大国良师:我们是教育改变的力量
2018-06-05王湘蓉,丁小彥,王金华等
由《教育家》杂志、光明网共同主办的第六期教育家成长大讲堂暨2017“寻找大国良师”颁奖盛典不久前在四川成都举行,在嘉宾访谈环节,几位嘉宾围绕“做新时代教育家型校长、教师”的主题进行了对话,其中几位“70后”老先生之言更是金声玉振,道出了“大国良师”精神内涵。师者,自古以来,用孜孜以求的信念和情怀,成为教化生命的中坚力量,被记录在历史的丰碑上。何谓“大国良师”?习近平总书记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定义了好老师的内涵。
师者的风骨,是民族的底气。新时代就是要大力弘扬师德高洁、师能精湛、师艺智慧的先生之风。
王湘蓉:教育家办学、教育家成长是社会的呼唤,是时代的呼唤,良师精神是教育家精神的基础,那么良师精神的内涵该如何诠释?
丁小彦:我们巴蜀小学的藏头诗是:巴山印古今,蜀水刻春秋,小时见未来,学问要创造。巴蜀小学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在此担任过国文老师。
我认为良师是使人获得教益的好老师,他品德高尚,专业精进,有教育情怀;他爱每个学生,也被学生深深爱戴。他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很温暖的师生之情,用爱心、耐心、恒心静候每一朵花儿开放。当然,时代在不断前行,良师更要与时共进,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开放创新,成就学生,成就自己,也是良师精神的应有之义。
王金华: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四有”标准是良师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大国良师还应该具备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辉。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位纳粹集中营幸存者后来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他在给他的老师们信中写道:“在纳粹集中营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篇文章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你的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只有教师本身具有人性光辉,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性的人。
李安民:我获得了“大国良师”的称号,对此我并没有很激动,而且一直在想下一步该怎么办。我认为良师精神的内涵应该是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服务。
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重要时期,老师和家长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我们“对待学生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教育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就不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学生。
我对学生,即使是所谓的问题学生都是很热情的,对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是想办法解决。我成立过“学习方法辅导小组”,设立过“学生心理咨询室”,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对学生教育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尽管过去几十年里没有获得什么荣誉,我也不改“初心”,敢于负责,敢于担当,退休后一直去一些学校做公益,想办法把孩子教育好。
对于这个“大国良师”称号我受之无愧!目前中国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连顾明远教授在《中国教育路在何方》一书的第一句话就问:“中国教育怎么啦?”
谁来解决“中国教育路在何方”的问题呢?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解决任何问题只有靠我们自己。在产业工人中涌现出了许多“大国工匠”,他们敢于挑战不可能,解决了许多别人连想也不敢想的问题,为祖国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也要敢于挑战教育工作中的“不可能”,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面对教育工作中的难题、难教育的孩子,也应该敢于负责,敢于担当。这样才能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周加惠:良师精神不是空洞的。第一,要有实干精神 ;第二,要有吃苦精神;第三,要懂教育、爱教育、爱学生;第四,要有大局意识;第五,要无私奉献。
郭卫华:良师精神的内涵就是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独立之精神、有自由之思想。
聂振弢:在努力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今天,首要的事,就是教育。办好教育,主力军是教师。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具体的指示。《教育家》杂志、光明网共同举办的“寻找大国良师”的活动,切实响应了中央的号召,落实了中央的指示,产生了良好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举世无比,实乃泱泱大国也;良师者,即古语所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优良嘉好之“人师”也。“大国良师”名字气概非凡,本人能获此殊荣,实在是感动多多,感慨多多。
王湘蓉:正如各位老师所讲,我国是文化厚重、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大国教育需要更多教育家型的教师和校长,大国教育更需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良师,这是新时代之所需,也是新时代之呼唤。在历史的长河里,良师精神是不灭的火种,代代相传,星火燎原。那么,又该如何践行良师精神?在你们的人生轨迹中,又有哪些成长中关键的节点,或欣喜或遗憾,触动心灵?
丁小彦:巴蜀小学马宏校长常说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做的哲学。践行良师精神要站在学生立场,放眼未来,不断实践,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比如巴蜀小学语文老师就在思考:学生在小学学习六年语文,毕业时他应该有怎样的素养?于是我们提出了“一爱三会”(爱母语、会读书、会思考、会表达)的学科素养标准,依据这样的标准,我们立足教材,链接经典和生活,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教材,变革课堂,评价推进,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我的人生轨迹中,主要有三个成长的关键节点。第一个节点是刚参加工作不久,师傅听完我的课就这样对我说:做好人,教好书,用一辈子的时光去锤炼课堂。于是我将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每天问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在不断追问中完善道德修炼,力求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心田;在不断追问中锤炼课堂,换来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个节点是2001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接受了一大批教育名家、名师的培训,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教育科研有了浓厚兴趣,我的专业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第三个节点是在巴蜀小学这样一个极具社会责任感学校的带领下,我除了自身的研究得以发展,还牵手更多学校一起进步。有一个场景一直让我念念不忘。那是2003年到綦江一个中心校开展走进新课程的教研活动,礼堂里坐满了人,还有很多老师自发地站在窗外。天突然下起了雨,老师们就打着伞,冒雨全神贯注地听讲座,我很受感动,深刻体会了乡村老师对新理念、新思想的渴求,这更坚定了自己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十多年来,我坚持到区县送教。特别是2011年开始,作为在“领雁工程”中负责牵手巫山实验小学的大使,我努力探索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新模式。此后,牵手的学校走上了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今年当我们再次走进牵手学校时,看见他们也牵手了十所学校,“1+1+N”的“N”的意义在延伸。我感受到了我的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王金华:我生长在教师世家,我的大伯、三伯、堂哥都是教师,虽然我没有见过爷爷,但听说爷爷是民国时期当地很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我当教师可以说也是家族使命的一种传承吧。所以1987年师范毕业后,我就立志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家长信任、学校满意的好老师。读了斯霞老师《我的教学生涯》,我就想成为斯霞那样的老师。我从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孩子、做好每一次家访开始,25岁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担任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校长,我就一直思考我们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
在我人生成长轨迹中有几个关键节点。首先是我参加工作就来到了一所好学校,遇到了一位好教导主任游丰伟,是他帮我磨课,让我在各级赛讲中脱颖而出。我当校长之后又有幸结识了苏州教育名家高本大、上海特级校长张雪龙、中国教科院教授韩立福等,是他们引领我走上文化办学、教改兴校的道路。加上我们有一支爱岗敬业、心态阳光、体魄健康、美丽心灵的好团队,我幸运地站在众人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在此,我也感恩《教育家》杂志、光明网“寻找大国良师”活动,使我这个豫西县城的小学校长能够获此殊荣,并在这里接受访谈,这将成为我一个新的起点和重要节点,使我和我们的学校走向更明亮那方。
李安民:在践行良师精神中,我们必然会遇到一些难题,是迎难而上呢,还是逃避“绕道走”?我认为一定要保持冷静,迎着困难上,多想办法。
过去,我在学生时代,当遇到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从没有放弃过。我喜欢独立思考,解决难题,所以学习成绩很好,拿现在的说法就是“学霸”。参加教育工作以后,遇到各式各样的教育问题,我也能保持冷静,分析原因,积极地想办法,绝不放弃一个学生,绝不“墨守成规”,而是深入调查研究,动脑筋想新办法,因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甚至创造了很多奇迹。
例如1991年设立全国第一个学生心理咨询室,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帮助很多同学考上了大学,自己从中得到了乐趣。为此我还写了一首小诗:“辛勤耕耘几十载,为育英才三中来,心理咨询有奇效,探索路上喜开怀!”
周加惠:有三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是我24岁那年,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在当时的就业机制中,毕业后国家包分配,我被分到沂蒙山区的平邑县,在山区的艰苦生活中,经受锻炼;是沂蒙山区的淳朴民风感染了我,是沂蒙山区艰苦的物质条件锻炼了我,使我更加坚强,更加热爱农村,愿意为农村做些事情。
第二个节点,回到自己的家乡青岛。我的大好年华,已经义无反顾地献给了农村,从46岁到退休,应该为自己的家乡贡献些力量了。
第三个节点,我的事业从60岁开始。60岁以后,一直到现在,这14年的时间,我过得特别充实,特别幸福。我义务到乡村学校上课一千多节,现在每天都忙忙碌碌,可是充满幸福。为农村教育贡献力量,是我的意愿,也是我美好的愿景。
郭卫华:成长中关键的节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我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在从教生涯中,我的硕士生导师王仁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张新时院士是我从教的典范,对我的教学风格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深爱我的学生们,不管是我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还是博士后,我见证和陪伴着他们的成长,尤其是2017年我被评为山东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学生们爱的反馈和他们的成长进步,也让我更深地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和使命感;也让我认识到,教育要深怀仁爱之心,因材施教,对于本科生主要培养其系统知识和扎实技能,对于硕士生和博士生主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独立科研能力,对于博士后主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不过,教育也是遗憾的艺术,小遗憾处处有。无论多完美的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能找到一些不足和遗憾。而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还有遗憾的就是,年轻时对于学生过于严格,随着从青涩到成熟再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我也从最初更多地关注学生当前的成绩,到现在更多关心他们的前程,更有耐心更有信心陪伴他们成长。
聂振弢:在正当天时,亦占地利,又得人和的今天,没有遗憾,但我一直怀着一个动员民间力量,在中原南阳办起一个一流大学的梦想。这不只是我一人的“中国梦”,这是南阳、中原,乃至国人之梦啊!
王湘蓉:每位老师的成长,都经历了从稚嫩懵懂,到成稳练达,对教育的理解也恰如“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老师是三尺讲台上的播种者,也是窗前灯下的守望人,在日复一日伴随生命的成长中,始终怀揣对教育不变的情怀和梦想,砥砺前行。那么对于良师的成长,我们应该营造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呢?
丁小彦:其实在当今教育领域之中,许多校长、老师有理想抱负、扎实学识、教育情怀,他们正在不断学习实践,开拓进取,取得了丰硕成果。相信只要给空间、时间,为他们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大师云集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王金华:良师的成长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的追求。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尚且涌现出了影响后世的大批良师;今天,国家昌盛,更需要大批良师来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良师的成长需要信仰的力量、自主的空间和自由的氛围。少一些行政的检查,多一些学术的研讨;少一些分数的评比,多一些生命的尊重;少一些考核的束缚,多一些个性的认同。我想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良师的成长。
李安民:关于教育教学我认为近二三十年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在鼓励中小学教师发表个人见解、勇于发现问题、积极创新方面,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做得很不够,不但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很多地方很多学校都不重视调动老教师的积极性,更不主动用老教师,特别是离退休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得不到发挥,造成了优秀经验的极大浪费。
《教育家》杂志和光明网举办的“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给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的老师创造了可施展才华的机遇,让我也登上“大国良师”的领奖台。我很感谢组委会举办这次大型公益性评选活动。
近来,西安市高陵区教育局也举办“我的教育生涯征文”。我认为这样的活动很好,有利于征集到好的教育教学经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让中青年教师尽快成熟,少走弯路。
周加惠:应该让老师们宽松些,心情舒畅些,负担减轻些。这样,老师们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研究学生的学习环境,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现在,好多学校、老师们都在喊负担重、时间紧,需要应付各种杂事,而教学中许多应该给予解答的问题,却无暇顾及。
聂振弢:钱学森先生曾说“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这话说得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真是振聋发聩的一问。为什么?借用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话来回答:“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我们所缺的就是如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这样的大师啊。回望民国期间大师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国学功底硬,二是留洋看世界。国学功底硬就是精通母语,谙熟母文化;留洋看世界就是不拒绝全人类创造的文明,拿来为我所用。这二者缺一不可。
郭卫华:聂老师刚才讲到民国时期,那个时期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化的关键时期。但开风气不为师。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国家内忧外患,文人们忧国忧民。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人文学科发展很快,自然学科也是开端之际,涌现出很多大师。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举世瞩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屠呦呦的青蒿素等,再如航空航天、高铁、桥梁隧道、互联网、金融等方面也是专家、学者辈出,这些都是兴国安邦的大师良师。现在,全面崛起的中国,必然是有强大的科技作支撑的。大国自有大师,自有大国的气度,尊师重教的氛围、更为宽松的环境,更适合良师的成长。当今盛世众多良师,还有待于像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光明网这样的党报党刊、主流媒体去寻找,去深入发掘。
王湘蓉:我们是环境的创造者,同时,环境也改变着我们。我们不仅要创建有利于老师成长的好的制度环境,也要营造相对宽松的人文环境,让老师能够真正潜下心来教书育人。老师们也应该扎根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放眼世界,不断丰富自己的学养,因为先生要有静坐听雨的境,先生要有临窗立雪的姿,先生更要有胸怀天下的度。正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良师应该有天下为公的气度和风范。
谢谢老师们,参加本次访谈的有多位“70后”,其他几位也是教龄超过二十年的老教师了,你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生涯呢?
丁小彦:回望自己的教育生涯,我像一座会生长的山,不断自我修炼、提升道德;像一本日渐丰厚的书,学习、研究、收获、成长写满了一页又一页;我还像一艘渡人渡己的船,成长自己时也带给别人快乐。
最想说的话是:做好人,教好书,用一辈子的时光去锤炼课堂。
王金华: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温润心灵的事业,所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自有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自有前程。
李安民:现在我获得了“大国良师”称号,今后在教育工作中更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发现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用一句话说:“我就是教育战线上的大国工匠,解决中国教育路在何方的问题我有责任!”
周加惠:我引用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郭卫华:当老师是件很幸福的事。教学相长,与积极向上、阳光明朗的学生群体相处,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滋养。请心怀仁爱,砥砺前行。
聂振弢:其实教育就四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谁教,教谁。其中第一条教育内容,第三条教学师资,这两条最重要。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个“工程”,就是成就大师的扎根工程和奠基工程,也就是“教什么”的首要问题。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明确指示。这两个文件指出了当前教育改革最基本的问题。党中央两个文件的正确引领,《教育家》杂志、光明网真是闻斯行之!这次“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既是对过去四十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开启。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写了一幅字,送给天下教师。光明在前,我们共勉奋进,为党和国家培育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以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
王湘蓉:时代赋予责任,责任体现使命。老师们的话语掷地有声,体现了新时代良师的责任和担当。大国良师,他们有着渊深的学养与宽厚的灵魂,肩负着塑造生命的时代重任,是国之兴旺的重要基石。国之根本在教育,教育之兴在教师。积微致著,每位老师在平常教育教学中解决一个小问题,社会将进步一大步,我们始终相信,人人都是改变的力量。谢谢各位老师参与访谈,大国良师是我们眼中的先生,也是我们心中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