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游戏化的思维,思考最真实的教学
——以同题异构科学活动“滚动”为例

2018-06-05

幼儿100 2018年15期
关键词:门球异构教学活动

课程游戏化带给幼教工作者的思考与实践越来越多,如何真正让儿童在“自由、自主、创新、愉悦”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如何做到教学活动游戏化。笔者在观摩了一次同题异构教学活动后进行了有效反思,以下从视野、视角、视点和视界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随着江苏省课题游戏化步伐的逐渐推进,游戏精神开始渗透至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自由、自主、创新、愉悦”焕发着它特有的价值魅力。在此过程中,集体教学活动的建构也积极朝“教学活动游戏化”迈进,成了有着鲜活生命的行动方案。

笔者有幸观摩了一次市级同题异构科学活动“滚动”。现场所展示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能立足于不同的成长点,引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探究“滚动”这样一种科学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对比传统的科学活动,本次科学活动空间更开放,形式更多样,理念更新颖,过程更游戏化,赋予了集体教学更多的生命力与思考力,带给了幼儿更多探究的兴趣与发展。

一、视野:直击现场,感受“滚动”的精彩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当“滚动”拉开序幕,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扑面而来:

——有在打门球游戏中探究各种物体运动轨迹的;

——有在玩颜料中发现形态不同物体滚动规律的;

——有借助绘本故事去寻找物体滚动秘密的;

——有把生活场景带到课堂中体验滚动快慢的;

——有通过圆盘借助重力让神奇的倒滚发生的。

在这样的课程架构下,幼儿的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活动一:“和好朋友一起打门球真有趣,每次打门球,我都能发现一些秘密。我一共玩了三次,第一次我找到了可以打的材料,第二次我发现了纸杯与圆锥积木的滚动路线是弯的,第三次我尝试并统计了球体打进门框的次数最多。”

活动二:“我发现各种积木蘸上颜料后,白色纸上就会有长长的尾巴,有的是一条条线,有的是弯弯的彩虹,还有的是直直的马路。”

活动三:“今天老师带我们坐在草地上,和奥斯卡的小红球玩游戏,老师还给我们拿来了好多的材料,有毛毡、瓦楞纸……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我的小红球也能有各种各样的滚动。”

活动四:“将一张平平的纸变一变,就可以变出各种滚动的材料。老师还把幼儿园的几条小路请到了活动室里。纸筒在每一条小路上滚动都是不一样的,最后我发现滑滑梯搭成的木条小路滚得很快。”

活动五:“今天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事情,我的纸盘竟然能够倒着爬到山坡上。而方法是只要加一块橡皮泥就可以了。太厉害了,我要告诉更多的小朋友,回去还要表演给爸妈看。”

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别具匠心,不管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还是师幼的有效互动,都凸显了以游戏为载体、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过程。

二、视角:让课堂还原生活,让教学充满游戏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本次同题异构科学活动,不仅能牢牢把握科学学习的核心——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更能将课堂与生活相融合,将教学与游戏相渗透。

1.回归——我们需要生活化的课堂。

翻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难发现,科学领域的很多关键字都和“生活”紧紧相连,有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有利用实际生活机会的,孩子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探索发现的世界。因此,解决生活所需,学以致用,才会不断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

从本次活动组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滚动不是借助课件的一种力学演示,而是大量借助生活化的场景让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有孩子们喜欢的球场,有生活中常见的小路,有建构的积木材料。一位上课老师也表示,如果不是展示活动,她就直接把孩子带到室外去进行教学,让他们去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发现各种滚动的秘密,发现滚动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 超越——我们喜欢游戏化的探究。

课程游戏化教学,让我们更多地赋予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从本次活动中,笔者也感受到了教师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以活动“打门球”为例,三次不同的探究——“能滚的物体、滚动的路线、滚动的统计”,教师不是机械地逐步提出教学要求,而是很巧妙地赋予了幼儿一个游戏化的情节,让三次不同的探究变成了——“找找哪些材料可以打门球、试试哪些材料能很好地打进球框、看看哪种材料最合适打门球”,让幼儿在游戏化的场景中多次练习打门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找出了最适合的打门球材料。

大音希声,教育无痕。一次打门球的游戏,不露声色地让孩子们沉浸在宽松自由的学习中,他们的发现是实践验证的,他们的探究是真实有效的。确实,孩子们真的在玩,而且他们玩出了兴趣,玩出了智慧。

材料 手段 学习方式生活中的各种常见材料:易拉罐、纸杯、网球等打门球活动中尝试打击多种材料后进行直接观察重在体验式学习,通过直观练习获得经验大班科学各种形状的木头积木:球、圆柱、圆台、圆锥用各种积木蘸颜料,在白纸上滚动观察留下的轨迹通过直观形象感知,在动手操作中区分轨迹不同圆盘、斜坡、橡皮泥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幼儿探究向上滚的方法自主探究发现,有目的达成预设活动要求中班科学纸和纸筒玩具让幼儿自主探究在各种路面(包括坡路)滚动时的特点通过亲手搭建、直接感知,获得光滑粗糙、平地斜坡带来的不同滚动结果塑料小球尝试探究力的大小和借助摩擦力,感知滚动的快慢跟着绘本情节进行操作、理解尝试发现滚动的特点

三、视点:科学观察儿童,解读有效策略

透过生活化、游戏化的视角分析本次同题异构教学研究,我们还需将视点集中,通过积极解读、对比,观察、发现,反思在不同的教学组织下,怎样的策略更加积极有效,怎样的儿童更能获得成长。

通过材料对比、手段对比、幼儿学习方式的对比,不断在观察儿童中思考不同环节设计带来的不同教学效果的缘由。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儿童对自选的材料比较感兴趣,对动起来的操作比较感兴趣,对游戏化的情节比较感兴趣,而从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幼儿对控制力的大小较难把握,对倒着滚的原理没能获得初步理解,等等。

(2)思维之思维。

科学学习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一种思维力的提升。有效的科学活动策略不仅要让幼儿有兴趣、愿参与、动手做、多观察之外,更需要透过表面的现象,让幼儿产生寻找“为什么”的兴趣,有问“为什么”的好奇。如果幼儿只是在科学活动中觉得好玩、有趣,那只能说是一种自然、原始的探究行为,集体教学活动有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就是梳理与提升。每一次的探究都是建立在前一次经验基础上,每一次探究又都是为下一次的再学习做准备。所以,有效的科学教学策略就必须思维着幼儿的思维,以已有经验为基础,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引导幼儿不断地层层提升。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的积极作用还在于不断围绕当今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 “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进行教学架构,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是需要在不断引领中使幼儿从一知半解向恍然大悟前进,要积极把幼儿零散经验进行串联,使幼儿不断收获感性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

四、视界:革新教育思维,拓展教学内涵

一次同题异构的观摩学习,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教学技能方面的成长,更是不断拓展的教育视界。让我们不断地聚焦儿童行为,革新教育思维,拓展教学内涵。

1. 聚焦儿童行为的教学。

课程游戏化需要我们不断聚焦儿童,只有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调动,儿童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聚焦儿童更要不断聚焦儿童的行为,不断调动儿童的多感官参与,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活动。要努力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

2. 拓展集体教学的外延。

“一日生活兼课程,把课当游戏做。”在这样的理念驱使下,大课程更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当核心价值“滚动”成为一日或一周的中心时,集体教学之前、之后,又有怎样的设计与实施,一日活动的其他课程又是怎样的安排与建设呢?

我想,我们可以积极拓展集体教学的外延,将核心内容进行有价值的辐射。晨间,“小坦克兵”“赶小猪”进行滚动体验;户外,在生活中感知滚动的各种作用;区域,在与各种材料的融合中,让幼儿自由发现或制造有趣的滚动。以点及面的学习,多元课程的建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3. 同题异构教学的价值。

从本次活动中生发的思考中,我们不难看到,同题异构,可以激发教师多层次的思考。同题异构组织前,教师可以站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儿童,去设计组织教学。同题异构组织后,又可以激发教师思考活动的亮点之处、活动的融合之处、活动的改革之处。除了同题异构的教学活动,在集体教学外延不断拓展的理念下,还可以组织更多的同题异构区域活动、同题异构户外游戏、同题异构主题策划……引发探讨之继续,思考之渊远,展望美好的教育未来。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我们站在探究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站在儿童获得学习品质水平再提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实践水平。理念先行,实践探寻,让课程游戏化的发展融入幼教人的生命,让儿童快乐地学习,走向更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

门球异构教学活动
ETC拓展应用场景下的多源异构交易系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吴健:多元异构的数字敦煌
我的门球情结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我国门球运动的文献综述
——基于2010—2015年的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