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2018-06-04袁桂侠白雪飞张洪秋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袁桂侠 白雪飞 张洪秋

【摘 要】目的:评价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選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入园时间均为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本研究选择39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选择同期39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并且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最终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在护理时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2-0-01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是十分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随着患者病情不断的发展,大约有75%的患者都会出现心律失常情况,这种情况会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1]。强化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以后心律失常患者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使患者能够积极的促进预后,保证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状态。所以针对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为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本研究选择其中的39例作为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时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同时选择39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干预过程当中配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18:21,患者的年龄区间为58岁到86岁,平均年龄为(72.5±13.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9,患者的年龄区间为61岁到87岁,平均年龄为(71.6±14.4)岁。本研究两组患者经临床检验和诊断,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进行相关的治疗,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配合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因篇幅有限不进行详细的赘述。本研究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过程当中,选择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指导,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在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以后,患者经过一般处理以后,仍然不能够放松警惕,要防止相关的不良反映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的发生,患者在梗死以后心律失常失常出现在发病以后的一周或两周之内,但是最容易出现在患者发病后的一天之内[2]。所以在此期间应该做好对于相关人员的访视工作,如果患者存在有异常情况,需要做好相关的处理。

②控制诱发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该安心的调养,护理人员应该保证患者病房的绝对安静,保持病房环境良好,严格限制对患者谈访的时间和探访的次数,要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③心理指导:在患者入院以后应该安静,患者与患者家属相处的时间逐渐的减少,因此很多患者会表现出一定的孤独感,甚至存在有不安情绪,这些情况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所以作为护理人员应该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患者的情绪,告知患者此时不应该出现不良的情绪,当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就能够和自己的亲人团聚。要努力地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适当地为患者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安慰,告知患者不要害怕,医院里所有的医生与护理人员都会尽全力对他进行救治,需要保证他们能够积极的接受治疗,告知患者一切都会过去。

④康复训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以后需要进行耐心的调养,做好康复训练工作,但需要注意如果患者存在有不良情况,需要立刻停止对患者的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评价本研究所有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当中的不良反应事件,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和比较,选择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调查研究。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版本为IBM SPSS26.0,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选择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表示为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并且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最终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3 讨论

本研究主要研究循证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从本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结束之后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可以证实循证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进行应用的价值。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它能够有效的对于护患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强化了对患者服务的科学性和统一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当中能够落实人本思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的促进患者心理生理等多种问题的改善,还能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落实相关的干预工作。降低患者不良情况的出现。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在护理时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韩松梅.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6):23.

马玮,蔡直佑.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7):29+34.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