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屏县2015—2017年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2018-06-04易燕罗贵川刘池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期
关键词:病媒玉屏餐馆

易燕 罗贵川 刘池

【摘 要】目的:为了掌握玉屏县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及其消长规律。方法:根据全国爱卫会《鼠、蚊、蝇、蟑螂监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GB/T23795-23798)的要求如期完成2015-2017年鼠密度(24小时后粘鼠板法)、蟑密度(24小时后粘蟑屋法)、蝇密度(6小时后粘蝇条法)、蚊(人诱蚊法) 结果:各场所均有监测到病媒生物,不同的场所病媒生物种类和密度各不相同。

【关键词】病媒生物;监测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2-0-01

玉屏县位于北纬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的特点,适宜各种病媒生物孳生。鼠、蚊、蝇、蟑螂(以上简称四害)是城乡重点防控的病媒生物,可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开展“四害”密度监测,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可为虫媒和鼠传疾病流行趋势提供预警信息,也是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的重要步骤。为了掌握玉屏县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及其消长规律,县疾控中心于2015-2017年按要求完成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捕鼠器为粘鼠板,捕蝇器为粘蝇条,捕蟑器为粘蟑盒,捕蚊为人工诱蚊法。

1.2 方法

1.2.1 鼠密度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全年共12次,监测场所不固定。采用粘鼠板法,选择餐馆2个,宾馆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1个,农贸市场1个,商场1个,将强力粘鼠板(20×30cm)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如:厨房灶台下、冰柜下、库房、杂物间、粮食柜、副食品柜、床下衣柜下等。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并作鼠种鉴定和统计。室内鼠密度(%)=粘捕鼠数/收回粘鼠板数×100%室内每个餐馆按15㎡布放2张粘鼠板,每个监测点每月室内布放60张粘鼠板为避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相邻月份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粘鼠板,3个月内不在同一区域布粘鼠板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0.25km。

1.2.2 蜚蠊密度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12次,监测场所不固定。采用粘蟑屋纸法。选择餐馆2个、居民户2户、宾馆饭店1个、单位食堂1个、医院1个、商场1个。将强力粘蟑屋(9×13cm)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场所,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蟑螂数,并作种类鉴定和统计。蟑密度=粘捕只数/张。每个餐馆按15㎡布放2张粘蟑屋。餐馆、居民户、宾馆、医院、学校食堂、商场各布放10张粘蟑屋,每次监测共在6类场所布放粘蟑屋60张。

1.2.3 蒼蝇密度监测:每年4月-10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6次。监测场所不固定。

采用粘蝇条法。选择餐馆2个、农贸市场1个、单位食堂1个。将粘蝇条悬挂在室内,记录24小时后粘捕到的蝇数,并进行蝇种鉴定。蝇密度=粘捕蝇数/条。每个餐馆和单位食堂分别挂粘蝇条2条,农贸市场挂粘蝇条4条。每次监测共在3类场所悬挂10条粘蝇条。

1.2.4 成蚊密度监测:采用人体诱蚊法。每年4-11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6次。每次监测选择居民区、公园、公共绿地、医院、农户各一处。

2 监测结果

2.1 鼠种群及密度

2.1.1 2015-2017年共布放粘鼠板1800张,有效鼠板1691张,捕获鼠形动物3种180只,平均密度0.11%。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65.5%和30.0%。从监测数据看鼠类季节消长不明显。不同场所鼠密度监测发现农贸市场、餐馆捕获率高于宾馆、单位食堂、商场(见表1、)。

2.2 蜚蠊种群及密度

2.2 蜚蠊类密度

2.2.1 2015-2017年布放粘蟑屋2160张,有效蟑屋1912张,阳性粘蟑屋259张,共捕获蜚蠊1459只,平均密度为0.76只/张。捕获蜚蠊中,德国小蠊1237只,占捕获总数的84.8%,为优势种,黑胸大蠊222只,占捕获数的15.2%(见表3)。蜚蠊全年均有活动,侵害率从4月开始明显升高,到11月开始降低,尤以6-10月侵害率最高。不同行业监测结果显示,餐馆和宾馆酒店密度较高(见表4、图2)。

2.5 季节消长,2月、4月均有蟑螂活动。

2.3 苍蝇种群及其密度

2.3.1 .2015-2017年共监测21次,布放粘蝇条210条,有效粘蝇条210条,捕获蝇类137只,密度为0.7只/张,其中家蝇和丝光蝇分别占捕获总数的71.5%和18.2%(表5),为优势蝇种。季节分布,从5月开始蝇类密度明显上升,10月后密度逐步下降。不同场所监测结果显示,农贸市场和餐馆密度和侵害率均高(见表6、图3)

2.4 蚊种类及其密度

2.4.1、2015-2017年共监测24次,共捕获蚊类120只,密度为0.12只/(人·h),淡色/致卷库蚊、三带喙库蚊、白色伊蚊、中华按蚊分别占捕获总数的75.8%、31.7%、7.50%、4.17%(见表7)。6-10月是玉屏县蚊虫活动高峰,12月蚊活动基本消失,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活动特征。对不同场所捕获蚊类分析发现,农户蚊密度最高,其次为居民户(表8、图4)。

3 讨论

3.1经过三年监测结果表明,我县老鼠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次是小家鼠,分别占鼠总数的65.5%、30.0%。鼠全年均有活动,分布广,以农贸市场、餐馆密度较高;因此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灭鼠活动中要以农贸市场、餐饮场所为重点。

3.2蟑螂三年监测结果表明,玉屏县蜚蠊以德国小蠊、为优势虫种,其次是黑胸大蠊,分别占总蜚蠊数的84.8%、15.2%。6-10月份侵害率最高,餐馆、宾馆酒店、单位食堂部门蟑螂密度较高。提示随着春季的到来,天气转暖,蟑螂度过了休眠期,密度呈上升趋势,因此,对重点行业防蟑灭蟑的措施还需不断加强。

3.3 蝇类三年监测结果表明,玉屏县以家蝇为优势蝇种,其次是丝光蝇,分别占总蝇数的71.5%和18.2%。有明显的季节分布(5-10月)。不同生境中,农贸市场密度最高2.25只/条。为了降低蝇类密度及其危害,控制策略应当以环境治理为主导措施,对重点行业防蝇灭蝇的措施还需加强。

3.4 蚊类三年监测结果表明,玉屏县以淡色/致卷库蚊为优势蚊种,其次是三带喙库蚊,分别占蚊类总数的75.8%和31.7%。具有明显的季节活动特征,6-10月是蚊虫活动高峰期,以农户、居民区密度较高。因此在蚊虫高峰期来临前应进行蚊虫孳生地的重点控制。对农户、居民区防蚊灭蚊的措施还需不断加强。

建议爱卫办建立病媒生物预防长效机制,制定相应措施及时组织辖区重点单位和各类场所加强防“四害”设施建设和孳生地的治理工作,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预防病媒疾病的传播和发生,发展文明健康的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病媒玉屏餐馆
贺天健《玉屏峰秋晴》
评价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媒生物的监测能力
黄骅市人大常委会 视察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暨城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玉屏桃花
贵州铜仁市玉屏县平溪中心完小
玉屏县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增产措施初探
2015 年北京市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警惕病媒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