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定一个能落地的行动方案

2018-06-04高京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龙舟汇报成果

高京燕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在学期初的调研活动中,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往往听的课型都是一个主题活动的开题课或者是一个主题活动汇报展示的指导课。在课堂中教师都会有指导孩子们设计行动方案这一环节,可是往往发现教师在指导行动方案的制定时忘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性质: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忘记了学生制定的计划是要让学生能根据计划做真实情境当中的真实体验的。似乎就是为了定计划而定计划。计划是否能落地似乎与活动无关,针对这样的现象,以《让成果汇报有“心意”,更有“新意”》這节指导课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程指导师翁老师还是遵循本课程课程性质的,“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让成果汇报有“心意”,更有“新意”》这一主题活动开展的前期,学生已经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端午节》这一主题活动分好了小组,并且完成了活动任务。这节课主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活动成果的汇报,根据自己小组的汇报内容制定一份成果汇报行动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课堂再现(一)

第一环节:确定展示内容——取其精华

1.汇报展示,是把所有的活动材料都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吗?你觉得这样好吗?这样似乎显得很杂乱、也不美观,那应该怎样改进这种展示和交流的方式,才能既表现我们小组水平,又能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需要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筛选、加工,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展示的,哪些是可以舍弃的。换句话说就是“取其精华”。这是我根据大家设计的活动方案整理出来的提纲,请仔细研究你们的活动方案提纲,确定你们小组准备展示什么。

2.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说说想展示什么?(教师适时板书后归纳这些都是内容,哪几项属于活动成果,哪几项属于活动过程)

经过分类,总结成果展示可包括:

(1)文化知识

各习俗的由来、背后的故事以及传统的操办形式,那些鲜为人知又富有趣味性的知识。

师:比如诗词组的同学,你肯定搜集了很多端午节的诗词,那除了展现诗词本身之外,你也可以对诗词进行加工,对它们进行整理归纳。这些诗句里提到了佩香囊的风俗,归为一类,那些诗句讲的是划龙舟的,归为一类。这样汇报起来就清晰明了了。

再比如龙舟组,有同学对划龙舟的人员怎么分工的很感兴趣,有同学想知道划龙舟时候喊什么口号,对这些鲜为人知又富有趣味性的知识,你就可以多搜集一些。

(2)流程回顾

小组人员的分工、活动中的趣事等,以及如何开展活动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动手类的活动。

(3)成品展示

各组手工制作的活动成品,具有代表意义的成果。可以让同学通过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式感受。

师:你们这么用心做好的成品,总要把它们拿到同学面前秀一秀吧!

(4)现场再现

便于操作和再现的动手活动。

师:看到你们的活动这么趣味盎然,别的同学也眼红啊,是不是可以组织同学们一起过把瘾呢。

(5)活动心得

各组同学活动时收获的乐趣和心得体会。比如收获了哪些有趣、有用的知识;与伙伴合作期间的趣事分享,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以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

师:活动之后,你回忆整个过程,肯定有所收获,活动中可能还发生了一些趣事,或者你觉得这次活动有什么遗憾,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可以和大家分享交流。

整个环节“教”的明显,忽略了“学”的指导。几乎都是老师在说,学生说的机会都很少,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老师不信任学生特征明显。

处理方法:

心中把握环节意图——紧抓环节目标 明确汇报内容

在本环节中,作为指导师要明确环节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落实汇报内容。

1.头脑风暴式

以《龙舟组》为例,先把问题抛给全班同学,“如果你是调查龙舟组的孩子,要把你们的调查成果汇报给大家,你觉得哪些内容是值得汇报的呢?”把孩子们想要汇报的内容都一一罗列在黑板上,通过学生举手表态明确汇报内容。

2.小组讨论式

首先让小组讨论明确汇报内容,选择一个小组把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师生合力完善汇报内容,各小组修改、补充汇报内容。

课堂再现(二)

第二环节 选择展示形式——同中有异

1.确定了可以展示的内容,那你们打算以什么形式向全体同学汇报,才能让他们牢牢记住你们的成果,还忍不住为你们的成果点个赞呢?

2.汇报交流:(学生介绍展示形式教师适时板书)老师也介绍几种汇报的形式供大家借鉴。

展示的形式:

(1)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图像资料、照片制作成幻灯片播放出来。

(2)将收集的研究资料编写成手抄报或展板展示出来。

(3)将活动中的照片制作成相册装订起来。

(4)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趣事编成故事讲出来、或编成小品表演出来。

(5)将整个活动经历制成微信美篇,进行推广。

师:选择展示的形式时,大家要牢牢记住四个字:“同中有异”。同样是展示文化知识,你诗词组的和龙舟组的就可以不一样,诗词组可以结合书法,让字好的同学抄写在宣纸,甚至粽叶上展示;龙舟组就可以拿着模型,还可以用知识竞猜的形式,给同学普及龙舟的知识。

在本环节中,指导师对三年级学生的起点估计不足,学生对成果汇报的形式有哪些知道甚少,因此课堂又是以教师教学生如何做而告终。

处理方法:

心中熟知学生起点——采用边引边导 选择汇报形式

在上一环节中孩子们确定了可以展示的内容,指导师抛出话题:“那你们打算以什么形式向全体同学汇报,才能让他们牢牢记住你们的成果,还忍不住为你们的成果点个赞呢?”可以利用边引边导的方式,拓展孩子们的思考方向。播放不同种展示形式的图片,勾起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加以补充,完善展示形式的种类,再让各小组记录下选择适合自己组的展示形式。

课堂再现(三)

第三环节:制定展示方案——提升展示效果

为了顺利完成汇报展示活动,请根据各组的活动方案计划,将组内想展示的内容,用喜欢的形式展示出来。要注意:时间搭配、精选特色、全员参与、依据个人的特长承担任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都做好,请各组用你们的奇思妙想让成果展示方案充实起来吧!

本环节中指导师忽略了各个小组展示的主题不同,却用了统一表格让学生完成展示方案,没有考虑到做活动是需要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境和活动情境出发的,这样的行动方案是不能落地的。

处理方法:

心中信任学生能力——根据实际情境 设计行动方案

指导师可以一个主题活动的方案为例,如《龙舟组》准备展示的内容是赛龙舟的起源和龙舟小模型,展示的形式准备用小报和展台的形式。如何分工、如何布展这才是本小组该制定的行动方案。指导师应该从孩子们各组的实际出发,制定出不同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方案,让行动方案成为下一活动的行动指南。

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题课还是中期指导课或者是成果展示课,作为指导师心中不能变的是都要让学生从真实情境出发做真实的体验活动。

猜你喜欢

龙舟汇报成果
屈原 端午 龙舟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工大成果
龙舟
《金娃——龙舟》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