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8-06-04张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创新教育信息技术

张军

【摘要】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兴趣是创新的源动力,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兴趣的培养,通过教学目标任务化,教学任务活动化,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辅以现化的教学工具,大幅提高教学效率,探索出了一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1]课堂就是这个基地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用于创新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做好创新教育,教学中至少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兴趣培养

兴趣是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创新的源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研究对象感兴趣了,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深入思考,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1.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为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适宜的情境引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制作网站》时,教师可以预先制作一个网站,这个网站要使用教材中的各个技法,这一单元课开始时,给学生展示这个网站,学生会非常羡慕,教师告诉他们,这只是使用了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如果他们认真学习,至少也会做成这样,甚至比老师做的更好,学生学习情绪必定高涨,对学习充满了期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等到学生学会后,教师可以再拿出这个网站,让学生指出哪些需要改进,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把学习走向深入。

2.体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喜欢玩游戏,有的甚至着迷,但对学习不感兴趣,是什么原因呢?通过了解才知道,他们在游戏中都是“成功人士”,在游戏中可以呼风唤雨,一呼百应,很有成就感,但在学习上,这些学生学习很不“成功”,有些人学习“从失败走向失败”,他们几乎没有成功过或很少成功,他们找不到信心,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法使他们在学习中“成功”,设法给他们一个成功的平台。在教学中,教师针对这些学生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长期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学生的兴趣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3.适当评价,强化学习兴趣

有些问题成功与否,就看如何评价了。教师对学生要进行科学地评价才能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强化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走向成功。教师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要注意评价对象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优秀生和学困生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对优秀生可以适当有点鞭策,对学困生可以多些鼓励,切忌对学困生进行无端的空洞的表扬。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设置成一个个的任务,教师再把一个个的任务设计成一个个教学活动,根据具体的任务,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是采用小组合作突破,还是学生个人根据教材自主探究突破,还是先个人探究再小组间合作突破,要因任务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教学任务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才不会钳制学生的思维。教学任务的设置要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1.教学任务的设置要源于学生生活,越真实越好。比如在学生学习电子表格中的函数时,其中有一个教学目标“会使用sum函数求和”,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课前让学生从“学习用品、娱乐消費、食品饮料、交通费”四项调查10个学生的压岁钱的使用情况,做成表格,作为求和的素材,上课时,让学生对每个人的压岁钱数目进行求和或者每一项的花费求和。

2.教学任务要有一定的连贯性,要尽可少地设置素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任务设置要有一定的连贯性,一堂课是有许多任务构成的,它们之间要相互关联,要层层递进。教学任务要尽可能少地设置素材,尽可能做到一材多用,比如上边的素材,可以用到下边的“会使用average;会使用if函数”的这两个教学目标上,任务设计成求每项的平均花费,通过“零食饮料”的数目大小用if函数定性为饮食习惯“好”或“不好”。每一课、每一教学单元的任务系列构成一个任务阶梯,使学生踏梯而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是非常活跃的学科,信息教学工具也层出不穷,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掌握一些先进的信息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教学工具,比如微机室安装电子教室软件,学生上机时,通过这个软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于统一管理和个别辅导,使用它能很好地组织教学。

如:泰安市教委设计、筹建的教育云平台,上课时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个云平台,课前,教师把教学设计的任务和一些素材,插入到云平台的电子备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平板或电脑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计算机会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是选择题,计算机会把每一个选项的选择率给统计出来,供教师使用,为教师选择合适地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节奏、选取教学难点,提供科学翔实的数据。

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生动地方式呈现教学任务,课堂上把那些重复的、繁重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批改作业、统计对错等任务交给计算机,计算机会实时地把数据反馈回来,供教师使用,教师把节省出来的精力和时间用到“教”上,用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来。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文安.试论创新教育及其特点 [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1) :9-12.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创新教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