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技能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模型设计

2018-06-04李慧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现已被很多学校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模式实施应用。然而不同学科根据其课程特点,在实施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各不相同。笔者作为高校的一名专业技能课教师,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了一套适合高校技能课教学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关键词】翻转课堂 技能课 应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翻转课堂”通常也被称作“颠到课堂”,即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和知识的内化过程颠倒安排。该种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通过使用录屏软件将PowerPoint演示文稿进行录制,又将自己对该节内容的讲解录制成视频,上传至网络播放,让那些学习比较困难或因事而缺席课堂的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补课,等到下次课堂教学时,这两位老师针对看视频学习的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通过这样的举措,让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或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帮助,这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学视频为基础,通过网络,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相关知识技能,而在课堂上老师重点是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该种模式的诞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技能课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高校技能课的教学,实践性与操作性比较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仅要完成对规定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将技能的学习落到实际应用中,且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创新。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课堂、课后。

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是:学生课前进行自主预习,课堂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课后进行知识的巩固内化。在这个模式中,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基本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而对知识的巩固内化大部分是在课后进行,当遇到问题时,就不能得到老师及时的帮助,进而对技能进一步的应用创新产生了制约。

依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设计其应用过程为: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堂进行巩固内化,课后提升技能应用与创新能力。在这个模式中,学生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完成知识技能学习,遇到不懂或没理解的内容时,可以重复观看教学视频,直至理解,如果还有疑问,便可以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寻求帮助。这一过程是基础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的活动不再是知识讲授,而是围绕学生课前学习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答,让学生得到老师及时的帮助,从而完成知识的巩固内化。这一过程是核心过程。该过程的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也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学习情况,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即:根据学生掌握技能情况的不同,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即可以帮助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慢慢理解内容,也可以帮助学习较轻松的学生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训练。在课后,学生可以围绕新知识技能思考其应用与创新,为技能的应用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上这些优势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效果,在这个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从技能学习的传授者变成了技能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曾经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课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技能课教学中的应用模型设计

高校技能课因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的特点,故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应用要求比较高,甚至要拓展技能的实践应用创新。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在高校的技能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構建出一个较实用的应用模型。该教学模型主要由课前学习、课堂内化和课后创新三个模块组成,每一部分都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相应的活动要求。

1.课前学习模块设计

(1)教师活动

1)准备教学视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教学视频是前题,该视频可以是任课教师自己录制,也可以采用网络上的优秀教学视频。视频主要涵盖本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技能操作等内容,要清晰呈现教学过程。

2)设计制作学习任务书:学习任务书即学生学习指导书,用来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重点、难点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学习任务书中要围绕本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可以促进知识内化的思考题、项目实践题和其它应用性问题,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内容。

3)上传网络,关注学生学习进度:将准备好的教学视频和学习任务书,统一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并告知学生的学习时间段。在这个学习时间段内,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这里使用的是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帮助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学生活动

1)观看教学视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端、手机端或其它设备登录网络观看老师发布的教学视频

2)完成学习任务书:通过观看观看教学视频,理解并掌握本节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根据任务要求一步一步完成所留任务。

3)记录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如遇难以理解的问题或无法解答的问题,可以做详细的记录以便在课堂中得到老师一对一的帮助

4)提出问题:在理解与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要提出一些与当前知识技能相关的应用性问题或创新性问题,以便后续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与应用。

2.课堂内化模块设计

(1)教师活动

1)检查任务:根据课前设计的学习任务书,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可以采取提问、查看任务项目等方式进行。

2)解决问题:通过检查任务书的完成情况,结合学生在观看视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学生一对一的解答,根据学生理解与掌握情况的不同,实施个性化教学、差异化教学。

3)提出探究性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及技能应用技巧,针对性地总结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项目研究或其它创新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及兴趣点,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再根据题目类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形成小组协作学习模式。

4)反馈评价: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创新性问题的提出情况、探究性问题的探讨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评价,这也是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进行考核与评价的一步。

(2)学生活动

1)呈现任务结果:向老师呈现自主学习后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围绕任务书所设计的任务来完成的,可以是具体的课堂技能案例、实践操作练习或项目任务等内容。

2)呈现问题:根据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记录的问题,向老师呈现遇到的问题并寻求帮助。这些问题可以是难以理解的客观问题,也可以是学习过程中提出的质疑,还可以是在理解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大胆创意,提出与知识相关的其它应用性问题。

3)独立探索问题:独立学习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从依赖性学习走向独立性学习的过程。通过独立探索问题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4)协作学习:当老师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和任务时,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体系和兴趣点,组织生成学习小组,在小组内以讨论、对话、头脑风暴等形式充分探究问题,再根据任务性质进行小组成员分工,最终结合“拼图学习”策略实现小组协作学习。

5)交流成果:所有学生在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都会获得相应的创意成果,通过交流成果,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验、分享学习成果、展示自我学习价值、从中体验学习获得感与成就感,还可以让个体之间不同的创意点想互碰撞,产生更多的新创意,让学生的创意空间再一次放大,让知识技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创新。

3.课后创新模块设计

(1)教师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知识技能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2)学生活动

发挥想象,开拓创新:根据老师的引导或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大胆实施知识建构,开展项目创新性研究。该创新性研究的主题可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选题,也可以是自己根据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兴趣点自主命题,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技能的应用创新。

四、结束语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老师而言,首先为了达到较好教学效果和较好的师生交流关系,翻转课堂中的教學视频最好是老师亲自讲授的视频,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前和课上获得一致感,才能更好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具备一定的视频录制与编辑能力;其次,为了能够在课堂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水平,老师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技能水平。对学生而言,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且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这样才能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其次要有较强的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在完成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应用水平。综上所述,不仅要求老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作者简介:李慧玲(1979.2-),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教。

课题项目:校级课题,河套学院主办,项目名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技能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项目编号: HTXYJY15010。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
扬翻转之风帆,激课堂之精彩
备考史密斯玩转“翻转课堂”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关于“翻转课堂式教学”的探讨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