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传统文化推动河南省的道德与法制建设

2018-06-04王学俊

商情 2018年15期
关键词:法制道德传统文化

王学俊

【摘要】作为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在河南省诞生了众多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其中的名人文化和法治文化对当下河南省的道德和法治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时代价值,如何利用这些传统文化推动新时期的文明河南建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 道德 法制

河南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在这里涎生了众多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纽带,也是新时期文明河南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础与源泉。文明河南建设是近两年来河南省为了推进文化建设而实施的重大举措。充分发挥好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不仅有利于推动新时期的文化建设,而且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早日实现。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名人文化、英雄文化、法治文化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具体来说,对于文明河南建设里面的道德和法制建设,我们主要吸收借鉴传统文化里面的一些具象内容,利用传统文化的榜样作用来推动文明河南建设。

一、利用中华名人文化、英雄文化推动河南省的道德建设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原地区一直是华夏民族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中,位于河南省的就有四个,这也就造成了河南省历史名人众多,各朝各代英雄人物辈出。历史上出生地在河南的主要历史名人有:

黄帝(公元前2717年一公元前2599年):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河南新郑是第八代轩辕黄帝出生、建都,统一万国的地方。抓住黄帝?“人文初祖”的身份,不但可以大力发展根亲文化,增强河南省的文化软实力,还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归宿感和文化凝聚力。另外以黄帝为代表的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华夏文明礼仪,都是新时期河南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本源和动力支持。

张仲景,字玑,东汉著名医学家,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在巫祝迷信流行的时代,张仲景能实事求是进行病理研究,对于流行的伤寒病进行细心钻研,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伤寒病的医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些不但是医学界重要的遗产,张仲景刻苦鉆研的精神也是当下精神文明建设学习的榜样。另外对于整体实力较为薄弱的当工河南医学界,张仲景的榜样作用也是不言而喻。

还有百代画圣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因为卓越超群的绘画技能一直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人物画也“冠绝于世”,他用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线条表现人物衣褶,使衣褶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这在美术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当下河南省绘画艺术薄弱,更应该从吴道子的历史地位与贡献中找到一种文化自信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这些河南省的历史名人在历史上都以自己非凡的才能和突出的贡献为河南省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自身也成为新时期建设文明河南的历史楷模与标杆,这些著名历史人物对于重启河南省的文化自信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河南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形象楷模与精神动力源泉,我们应该以这些历史名人和英雄人物为精神楷模,树立河南省文化强省的自信心,促进新时期河南省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二、借鉴传统法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推动河南省的法治建设

传统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行社会治理历史经验的总结。法治是当今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法治文化是社会治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法治文化不仅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影响着当时行为规范的制定,而且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其他类型的法治文化一样,我国的传统法治文化是对当时物质生产方式、产品分配制度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体现,也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活动的经验总结。

在传统礼法结合的法制观念下,中国古代社会更强调道德教化、“德主刑辅”,强调道德是社会的基础,以儒家的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得法治一直没有成为社会主流,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亲亲得相首匿”、“矜老恤幼”“诚实守信”等观念都是以道德的形式成为了中国古代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无讼、天人合一的观念也是传统礼法结合的法治文化表现之一,强调息讼、无讼,任何与自然相对的行为都会受到惩罚,这些传统法治文化中偏重道德教化的方面在新时期依然可以作为法律的补充被用来规范人民的行为。

张释之,堵阳(今河南南阳方城)人,西汉法学家,法官。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后任为谒者,后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后升任廷尉,张释之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他仍能执意守法,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传统礼法结合的法制观念在中国有着深厚和广阔的文化土壤,在新时期我们既要学习商鞅变法中“令出必行”的法律权威性,学习张释之执法严明公正的法律公正性,注重建立和健全国家法律和法规,也应该充分发挥道德教化的传统优势,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国之不存,何以为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矜老恤幼的善良品德,重新审视“亲亲得相首匿”所述的法律与人情的关系,从而推动当下河南省的法治文化建设。

小结:河南省的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其中的名人文化又是极具特色的一类,利用历史名人的榜样力量,鼓起当代河南人的文化自信: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推动河南省的道德与法制建设,这正是当前文明河南建设最应该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法制道德传统文化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打开法制文明的大门
玉门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