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8-06-04陈晓雨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陈晓雨

【摘要】中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针对这一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摆在中职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人结合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尝试通过以下几个策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加强与专业课的联系;采取有效评价体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互动。

【关键词】中职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对中职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现状

现阶段,中职生文化基础科目学习能力较差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数学,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总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学习,甚至部分学生已经彻底放弃数学的学习了。目前,中职数学这种尴尬的局面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大部分中职生数学基础薄弱,学起来也比较吃力,而且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十分枯燥无味。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他们来中职学校是为了学专业的,学习数学等文化课是在浪费时间。本人曾经联合几位数学老师对学校中一年级的学生中做过一份关于数学课的问卷调查,统计后发现有79.8%的学生认为数学太难学了,对数学没兴趣,认为数学不重要。

2.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老师把学生这种不良的学习氛围单纯的归咎于学生基础差、不爱学习,对于其多层次的原因缺乏正确的把握,认为这些学生就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在这种错误的观念的影响下,只注重匆忙的完成教学任务,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应付式的去讲课,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了解。这种情况只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没信心,也越来越没兴趣,不仅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形成了恶性循环。

3.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学校为了名气与就业率,过于注重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培养,文化课程设置较少,不被重视。这也引发了学生的误会,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学不学文化课无所谓。在招收教学人才方面,也过多的注重招收专业教师,数学老师招收较少,造成数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二、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策略

针对目前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现状,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彩的课堂开头,经常能够学生带来新奇感,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对学习数学由抑制向兴奋转变,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的念头。为此,教师在进入教室时,应该用积极饱满的情绪来带动学生。情绪是会感染的,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会有兴致去听、去学。例如,有时在课堂的开头,本人会用一些新知识相关的数学趣味题提问学生,让学生一开始就关注到课堂学习来。

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应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本人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时会故意渗进一些幽默的语言或话题来逗笑学生,其他没在听讲的学生听到别人笑得那么开心,也会好奇的加入听课的行列,来听听老师在讲什么,部分学生听起来觉得挺有趣的又能学到知识,就会把注意力关注到学习中。

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生活实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在讲《集合之间的关系》时,本人就以学校饭堂两天需要买的菜作为例子,通过大家一起探讨分析来导入新知识。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了,他才有有动力去学好它。所以,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

尽管学生的年龄相仿,但是每個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特的个体,对知识的领悟跟消化能力也是不同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能采取死板的“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应该采取更加灵活新颖的分层教学。

教师应该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等次,对他们设置不同的目标。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要让他们多做拓展类、提高类的题目,在原有的数学基础知识上多做延伸,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注重数学大纲基础知识的探究,打好牢固的基础上再适量进行数学知识的拓展延伸。而对于基础能力层次较差的学生,恰恰这部分学生是占大多数的,应该要求他们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采用循环渐进的方式让他们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多做鼓励。耐心的向他们引导分析,让他们不断的在学习数学上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这种分层教学模式,满足了个体差异性的要求,是因材施教的具体表现。

3.加强学科联系,提高数学实用性。

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相关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作用。

本人所任职的学校是建筑类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工程测量某些知识时就需要认识三角函数,所以在讲授三角函数的时候要跟学生强调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基础性跟重要性,这样,学生就更有动力去学习数学知识了。《平面》这一章的知识对学生学习《识图》有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在上课的过程中,多以建筑类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讨论该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着数学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将数学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让学生懂得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或专业上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改变“动专业,轻数学”的错误想法。

4.创新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生

教师通过自制的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交流合作意识、知识的掌握程度、解決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对相关信息给予反馈,有利于中职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励着他们不断发展进步。

本人常用的评价方式是自评、互评、师评。例如在学习数学知识《集合之间的关系》时,设计数学项目“通过观察多媒体上的中国地图,讨论江苏省与中国的位置关系,并画出韦恩图”,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总结的基础上记录下自己的思路和结论。然后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学生对每个小组的成果结论进行评价,再又由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并升级为知识点,最后学生自己进行反思总结。通过类似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在评价过程中还要注意将各类评价相结合,让评价体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

5.增加师生互动,构建和谐关系

中职生大部分都是数学基础薄弱的,是教师眼中的差等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的自卑感。因此,教师不应该显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种和谐的关系能够产生感情的效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期待,从而产生信任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老师的支持鼓舞下提升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深入的接触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学生,和学生做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这样能够大大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多做师生互动,多于学生交流或者让他们互相交流,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适当的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讨论。让学生在这种互动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乐趣。

三、结语

总之,面对中职生普遍数学基础差,不爱学习这种局面,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素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通过多种合理的措施手段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林元畴.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

[2]王夫泉.摭谈如何调动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J].职业教育,2013

[3]孔企平著作.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何玉刚.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的有效策略[J].职教通讯,2007.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