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探析

2018-06-04郭丹

商情 2018年15期
关键词:大学生

郭丹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教育意义深远。大学生对其实现认同感需要经历一定过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价值观很重要。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逐渐形成并趋向成熟的阶段,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同身受直接决定他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可程度。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认同

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要阵地,承担着文化傳播和价值导向的职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能否认同并科学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如何深入引导大学生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任务。“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被社会成员认知、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内化为大众的价值取向,进而在实践中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本文提出从认同角度来引导大学生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助于当代理论研究和具体T作的开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它能自我调节和自我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实现了与社会的深入交融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诉求,人们必然在交往中形成特定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趋向频繁,为了确保这种关系的和谐成为了社会的必然趋势。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好契合了现代人的现实需求,符合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仅为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搭建了思路,还为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利于引导个体不断实现价值追求。它是综合个人价值高度凝练出的目标,追求,并以此作为社会准则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一定价值观必然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中,反映了人和人,国家,社会的多种利益需要。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必然是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长期存在并引领人的社会化发展。它立足于当前现实,又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激发人们新的动力。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缺失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程度并不高,这使得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存在不好效果,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对引导大学生良好的价值取向有重大意义,反观现实面临一系列困难,教育成效不甚理想。

1.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是当今世界文明的标志之一,它独具的民族性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但是当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尽人意,民族虚无主义和国家虚无主义等历史虚无主义使得大学生在历史视野上变得狭隘或者底蕴不足,对历史知识不够完备,传统典籍阅读少之又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这种共同价值情感,理想和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体现。因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2.大学生缺乏对中国先进文化的信仰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胜利和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认可,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道路发展的可行,并与中国实际不断融合创造出符合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然而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马克思理论产生怀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具备实际意义,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空想。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广泛而深入,社会思潮的辩驳此起彼伏,冲击了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受到挤压。高校价值观教育宣传力不足,成效不高更加造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欠缺。当下的社会矛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的理想相差甚远使得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质疑,加之之前的党政机关的腐化现象更加降低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信心。

3.大学生对社会的多种价值思想产生疑惑

现代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民的价值取向渐渐的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全面,自身又处于家主管尚未成熟的阶段,思想多变且自由开放,面对多种价值取向渗透行为时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随着微博、微信、网站的新科技进入生活,西方意识形态等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也映人眼帘,大学生作为网络主要参与者,在不辨理论的科学与否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产生对现实状况的困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存在着照本宣科现象,把理论和现代社会状态没有结合讲解,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思想没有深入思考了解而妄下结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认知不明确,认同感降低,甚至不喜欢听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主要是要落实到行为认同中,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得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性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聚焦目标,问题,推进全方位的宣传教育。

1.国民教育的系统培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日常生活相交融,才能体现其价值和生命力。它是一项系统T程,必须要以党的中心为出发点,以中央会议指出的“立德树人”思想为中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融入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全面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和日常行为的标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中提炼出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宣传教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都进人民群众的心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整合公共自愿,把所有有效因素都激发出来,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2.实现宣传方式的广泛创新

人类对某种思想观点只有认知了才能形成一种认同,从而实现自觉践行。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宣传核心价值观本来就是一种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方式的创新本来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它需要我们秉承创新思维,用科学的方式加上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宣传的对象被动变为主动。为此,我们大力弘扬汲取网络好的信息的过程中,也要与大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健全网络机制从而掌握主流思想的话语权,最终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宣传。在贴近青少年的生活中,实现网络文化机制建设,使得网络环境更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

3.教育活动实践中传播价值观

价值文化的宣传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把日积月累的价值观认同教育与日常校园活动相结合。“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参与和体验的过程,是获得一种精神,一种立场的不懈追求的时间过程。”加强大学牛社会实践锻炼,让学牛在实践中去感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不管是“三下乡”、勤工俭学,还是社会调研和公益活动都是各高校需要积极组织策划带领学生参与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积极领头羊作用,对广大学生做好表率,感召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日常牛活中,对学牛的行为规范,交际方式都可以进行积极引导,使得价值观成为大学牛心中的一种行为力量,让大家对其产生自觉认同。

参考文献:

【1】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z).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 -05 -05 (2).

【5】刘济良,等.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