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2018-06-04马婷
马婷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地方本科院校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综合改革的发展,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寻求努力发展的出路,注重自身的特色办学,因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要顺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形势,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并提升其办学质量,在立足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转型,最终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字】综合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改革的发展,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但是其没有注重自身的转型发展。在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要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结合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改革,积极融入到国家的创新体系中。
一、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中问题
(一)师资建设不足。现在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虽然专业性比较强,但是其在企业的实践经验很少,实训教学和现场指导能力差,更加注重理论型的教导。而且院校也不注重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太倾向于学术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培养需求来建设师资队伍。
(二)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资源配置一般是省级政府或市级政府管理的,所以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小,很多自主招生、专业设置、教师招聘等内容都难以进行有效管理。而且高校的资源配置主要是由政府单一化控制,政府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学校的管理职能效果差,不能真正的发挥管理作用。如果地方本科院校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缺乏相应的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就难以实现资源配置的转型。
(三)校企合作困难。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生命线,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智力保障。但是目前校企合作没有有效的合作保障机制,其思想理念、目标利益等方面差异比较大。而且很多校企合作基础本都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的合作深度和层次,不能将学校和企业这两种教育教学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学校也没有认识到人才的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职业实践,只注重“教书育人”,这就使得与人才培养方式与地方行业企业发展相脱节。
(四)评价机制的制约。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合格评估标准中,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重点院校的评价标准趋同,这就不利于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为了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合格评估,就将这一标准作为办学指引。如果无法顺利完成指标,可能就会出现弄虚作假、瞒报教育教学数据等情况,使得很多人力物力被浪费。如果可以建立健全完善的本科教育评价体系,就可以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进行转型,这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要求。
二、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地方高校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生产、技术维护等具体实践来更好的进行讲解,让学生可以真正了解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组织管理。而且地方本科院校也要积极引进优秀的企业工程师,让他们为学生讲解企业一线的成果和项目研发经验,大大缩短高校专业与企业一线之间的距离。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来当专业教师,也可以与企业建立“人才互用”的模式,让他们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进行讲解。如果地方本科院校有条件,可以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去其他国家考察、学习和进修,不断提升自己对学科前沿的追踪能力。
(二)加强政策引导
在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要统筹其产业行业发展,积极在部分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中进行试点和引导。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扭转应用技术类大学“低人一等”的错误认识,也可以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而且也要加强衔接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分互认等内容,推动从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到硕博研究生培养的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在与企业行业合作时,要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机制的保障,让企业具有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
国家教育部门要尽快推动《高等教育法》的修订,对应用型本科办学的转型提供标准和意见。同时推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的建立,对于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的评估可以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介入。而且也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和准入制度进行完善,推动“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的落实,建设校企共建的教师培养基地。
(四)加大经费投入
在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要重视其实践教学,有非常高的硬件条件,比其他类型的高校有更高的培养成本。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要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财政政策支持,可以选择基础比较好的院校进行试点,并设置专项资金。而且该政府对高校的现行财政拨款方式也要有所改变,要根据学校类型来确定[3]。政府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教育投资中来,支持行业企业进行高等教育。
(五)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教育部门要将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权放宽,并根据地方主导产业和技术领域的需求,来对专业目录外的专业进行自主设置,保证可以调整专业动态。同时学校对教师引进自主权也要扩大,让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的人才培养需求来自主引进教师,并对现行的职称评聘指标体系进行改变,推动激励机制的建立。招生考试选拔制度也要随之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招生制度,加强不同行业、企业和地方本科院校之间的合作。
结语:
在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需要的要求。现在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比较功利,而且高校的扩招加大了社會的负担。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进行转型,就要继承发扬我国的办学文化传统,改变自身过程过程中的不足,注重提高自身的特色,加大经费投入,并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l】陈拥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职教论坛,2015 (1):21-30.
【2】杨忠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和路径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122 -128.
【3】董云川,邓凡.转与不转一一地方本科院校的新抉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 (9):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