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运行系统的构建

2018-06-04刘瑾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

刘瑾

【摘要】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进行有效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是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重点讨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运行系统的组成、运行模式及主要监控点。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02

党的十九大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铁还要自身硬”,职业教育要想让人民满意,关键是提高自身质量,即教育教学质量。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并维持高效运行,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旨在探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运行体系的构建。

一、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运行系统的组成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运行系统可分为3个子系统:教学质量策划系统、教学质量监督系统和教学质量控制系统。其中教学质量策划系统由校长领导的校级质量监控机构(通常设在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督导机构(督导办)组成,主要负责制定教学质量的决策和规划;教学质量监督系统由教学质量督导机构及其领导下的各级督导组和信息组组成,主要负责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价工作;教学质量控制系统由校级质量监控组织、院系质量监控组织和教研室组成,主要负责教学质量的控制与改进。三者关系如下图:

二、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运行系统的模式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PDCA循环模式,是20世纪著名质量管理大师William E. Deming所倡导的质量管理通用模型,又称戴明环。根据此模型,教学质量监控活动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即:计划(Plan),执行(Do )、检查(Check)、处理(Action)。

P(Plan)计划,包括教学质量达成目标的确定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 ),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检查(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析对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处理,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失败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

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反复,每循环一次教学质量提高一部,不断循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运行系统的监控点

按教学活动的环节,在三个方面设立监控点:教学输入监控、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输出监控,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业考核、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社会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的监控点。

1.教学输入监控

(1)专业设置。专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时应首先对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进行监控,是否存在社会需求,是否符合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是否具备专业设置所需的软、硬件配备,专业在学生、家长中的认可度。

(2)课程设置。课程是专业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内容,应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从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监控课程设置环节时,应评价课程设置是否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是否与专业口径相适应,是否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3)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要素。在监控师资队伍学历、职称、年龄配比,确保形成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另外,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一线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企业一线人员授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接近50%比较合适。

(4)经费及设备。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费及设备投入是基本后勤保障,重点监测财政拨款、专项经费立项及使用情况、社会(企业、团体、个人等资助情况)、学校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及使用情况、生均占有教学资源情况等。

2.教学过程监控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1],进行课堂教学监控时,应注重对教学内容及处理、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教师教学基本功与课堂互动交流、教学环节及控制等要素的评价。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除传统的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外,更要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即教学反思。

(2)实践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更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训教学(含实践考核)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符合职业能力的实践机会。对实践教学的监控,要评价其是否具备实习、实训条件(包括场地、设备、师资),实训教学计划是否符合人才培养需求,还要评价实践教学所占比例是否达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实习实践的规定。

(3)成绩考核。学生学业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务部门管理水平的综合考核。学业成绩考核的监控,首先要在思想上正确对待学业成绩考核;其次要完善考核形式,将考查、考试、答辩、毕业设计等多种考核方式合理应用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阶段的考核中;最后,考核主体要多元化,形成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全方位、立体化的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考核,促进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3.教学输出监控

(1)就业率。就业率是反应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2],也是评价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硬性指标,因此要建立就业率预警机制。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所在地区同类学校就业率应预警;就业率连续两年呈下降态势应预警。同时要对同一学校不同专业进行横向对比,设置专业预警系统。

(2)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反馈。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与毕业生、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对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监控,收集他们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检测指标包括:就业率、岗位稳定率、学用结合程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3)社会评价。职业院校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学校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要了解各界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以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1]罗敏杰.唐冬生.对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8):113-114.

[2]马树超.郭扬等.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4.(4).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