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美丽乡村老年学校留住城乡老年人的乡愁

2018-06-04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养老美丽老年人

近年来,在我们老年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不断增添生机勃发的新军。不久前创刊的《山东老年教育研究》就是其中的一支。我刊本期摘编的《打造美丽乡村老年学校 留住城乡老年人的乡愁》就出自该校刊。此文紧扣时代主题,直面老年教育难题,就如何以党中央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为契机,推动老年教育大发展,发表了真知灼见。虽然文字还略显粗糙,但仍散发着纯朴、清新的气息。期待各地老年大学协会(学校)的报刊提供更多可参考、可借鉴、给人以启迪的好文章。

——编 者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剧增和大量“四二二”(一对小夫妻养四个老人和两个小孩)家庭模式的出现,使传统养老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城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另外,乡村“空巢”老人(子女离家外出务工后的中老年人)问题依然突出,乡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少、劳动力缺乏、精神文化欠缺,乡村养老服务任务繁重。如何找到一条更加适合中国特色的城乡养老服务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迫切的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发出号召:“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每一个城市人的梦想,也是每一个农村人的梦想。探索教育养老如何服务城乡广大老年人,具有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美丽乡村老年学校的设计构想

本文所说的美丽乡村老年学校,是指在美丽乡村设立的住宿式老年学校,是具有教育、养老、医疗等功能的教学综合体。它以“田园居住、健康养生、因材施教、学养结合”为主要特点,以美丽乡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利用敬老院为办学场所,依托乡镇卫生院和美丽乡村旅游民宿提供住宿;配套不同课程,实行城市老年人农忙时来此集中授课,农村老年人农闲时集中授课,两批学员相交替;以田园养生和教育养老为主题,鼓励老年人学为结合,成立老年经济合作社,发展现代田园养老服务业,以文养老,以老养老,打造银丝下的春天。

美丽乡村建设为老年大学基层发展带来新契机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山东省美丽乡村现场会上指出,全省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三农”工作的总统领、总抓手。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坚持先难后易,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政策措施,实行重点突破。刘家义书记还强调,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是思路要打开,不要就美丽乡村谈美丽乡村。

沂南县地处沂蒙大地,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深入挖掘历史、红色、农耕等文化元素,将其融入乡村建设,着力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打造了一批以朱家林、竹泉村、红石寨为代表的美丽乡村示范点。现有的美丽乡村是居住人口有限,且以留守乡村老年人为主,大部分资源还有待开发利用。美丽乡村老年学校的入驻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新的生机,也为乡村养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新路子。

国内外成功的养老经验为发展美丽乡村老年学校提供了新思路

北欧,实行居家养老。其主旨在于为老年人在自己家中养老提供保障。老年人无需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现有的社会关系,也能得到专业人士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瑞典政府规定,开发商在住宅小区内必须建设适应老年人需求的配套设施,残疾老人和高龄老人可以申请对住房进行适合其起居的改造,也可申请搬入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社区。日本,实行地区综合照料支援中心养老。他们把养老重心从原来的护理转移到预防和日常生活照料上来,并且调动社区内志愿者、医院、民间企业、行业协会和居民共同参与。

我国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首创农村牧区互助养老模式。以中心村为单位,利用敬老院、闲置校舍、闲置办公场所,配套建设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实行“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助养老”,让农村老人离土不离村,享受互助养老服务。

国内外成功的养老经验,包括居家、综合照料、互助养老等都离不开文化教育和卫生条件的发展。不断发展的老年教育为中国特色城乡养老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建设美丽乡村老年学校,鼓励老年人回归田园,打造“乡愁”式养老。

当前老年人口养老现状及养老需求的转变证明发展美丽乡村老年学校适逢其时

以山东省沂南县为例。该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腹地。全县辖14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96个行政村(社区),辖区总人口93万。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71080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8.4%,其中90周岁以上老年人2980人,100周岁以上老年人67人。总体看,沂南县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增速加快,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形势严峻。

沂南县老年大学主校区建筑面积980平方米,现开设8个专业,在校学员300余人。下设乡镇老年学校16个,在校学员1252人。县老年大学部分专业现已出现“一座难求”现象,而乡镇老年学校仍处于发展阶段,总体来说人员较少。城乡养老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使乡村老年人难以享受到均等化的老年教育。

城乡老人现阶段的养老需求已经由原来的物质养老向文化养老转变,由传统养老向加强人民生命周期养老转变,更多的老年人已经开始注重提升生活质量、参加集体学习、实行集中养老、实现自我价值。老年大学在基层发展美丽乡村老年学校恰逢其时,适应各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在美丽乡村设立老年学校的初步实践与收获

沂南县老年大学在美丽乡村设立老年学校,目前主要采取两种办学形式:

一是在美丽乡村设立住宿式写生基地。2016年沂南县老年大学在美丽乡村示范点红石寨风景区(红石寨坐落在寨子湖畔,距沂南县城12公里。春夏秋三季可观500米的悬崖瀑布,冬天可观北方特有的冰挂奇观。是集休闲度假中心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示范点)成立写生基地,由工笔班教师肖洪增牵头成立“洪增国画工作室”,老年大学工笔班学员定期去红石寨写生,每年春秋都会开设1~2个月的集中教学,春季播种赏花,秋季采摘看景。从医疗卫生单位退休的学员还自发组成了医疗互助小组,负责学员的日常健康护理。景区免费为学员提供住宿和画室,学员创作的作品作为旅游特色在景区售卖,既增添了景区特色、吸引了游客,又为学员带来一定的收入、提高了积极性。学员在红石寨住民宿,吃食堂,也可以自己采买做饭,短则一两个星期,长则一两个月。上午集中授课,下午一起采风写生。课程结束后学员绘画技能提高,精神状态饱满,身体素质改善。常在景区活动的学员孔庆芝说:“有这么好的地方既可以学习又可以养生,还可以发挥一些余热为家乡做点贡献,回归乡土,是难寻养老好去处。红石寨住宿式写生基地的成立为城市老年人回归田园、圆梦乡村、学养结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是在待振兴的贫困乡村设立老年人传统手工艺教学点。2015年,沂南县老年大学在依汶镇人寿村设立老年人传统手工艺教学点,农闲时给农村留守老年人开设剪纸、泥人、缝纫、柳编等传统手工艺课程,受到农村老年人的一致欢迎。通过集中学习传统手工艺,他们拥有了一技之长,去附近的景区、集市摆起手工摊位,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村支书说,“咱们村这些留守的村民年龄大,文化水平低,但是都很渴望学习,心灵手巧,手工活这些东西老师教一遍就能学会,做点特色手工艺品拿到景区去卖,很紧俏呢。”乡村老年教学点的开设为探索农闲时乡村老年人集中教学养老探出了一条新路。

现在城市老年人希望回归田园、圆梦乡村,但要有能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配套设施,老年教育基层化为城市老年人的田园梦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现在的乡村老年人精神文化匮乏,迫切需要脱贫致富,老年教育能够把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承到乡村老年人中,使乡村老年人成为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同时也使农村老年人成为乡村脱贫致富的有生力量。

存在的问题

(一)美丽乡村老年学校尚缺专业的老年教育人才

老年大学教师现阶段以兼职为主,大部分是退休老干部,小部分来源于社会专业人士以及从教育局借调在职教师。现有教师人员少,能够派往美丽乡村老年学校的力量有限,在职教师时间冲突很难长时间集中上课。为了适应美丽乡村老年学校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退休专业教师、专业管理人员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二)美丽乡村老年学校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

美丽乡村老年学校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离退休老干部参加各项活动有能力自费学习,而乡村老年人收入有限,难以负担用于教育学习的费用。目前,乡村老年人学习基本上靠政府财政补贴和扶贫资金的支持。亟须引入部分社会资本,倡导老年人学为结合,实现作品产销,多方面收益,使美丽乡村老年学校焕发生命力。

(三)美丽乡村老年学校需要与医疗保障同步推进

美丽乡村老年学校的建设离不开医疗配套服务。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医疗保障。由于医疗保障不完备等因素,导致美丽乡村老年学校城市老年人集中开课最长不超过2个月。现阶段主要是由从医疗卫生系统退休的老年学员自发组成医疗互助队。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服务美丽乡村老年学校建设,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意见与建议

(一)打造教育、医疗、养老为一体的教学综合体

美丽乡村老年学校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离不开医疗卫生条件的保障。学校需要依托乡镇卫生院,保证老年人的医疗需求能够及时满足。开设课程应该因材施教。城市老年人回归乡村,适宜开设书法、绘画、摄影等专业,乡村老年人祈盼致富,宜开设传统手工艺等课程,两种课程要根据季节变化交替开设、有效衔接,以满足城乡老年人的不同养老需求。在美丽乡村老年学校还应成立心理咨询室、法律咨询室、志愿者工作室等,定期与老年人聊天,做心理咨询与疏导。不仅要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要保障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总之,要努力把美丽乡村老年学校打造成集教育、医疗、养老为一体的教学综合体。

(二)多渠道引进优秀师资,发现和利用民间手工匠人

城市老年人的求学需要主要集中在书法、绘画、摄影等方面,可以季节性的邀请高校退休教师来美丽乡村任教、休养,借此解决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乡村老年人的求学需求,主要集中在剪纸、泥塑、缝纫、柳编等传统手工艺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待遇邀请手工匠人落户美丽乡村,任教、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五老和新乡贤的带头作用,让乡村老年人成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手工艺的有生力量。

(三)倡导老有所为,成立老年经济合作社

城乡老年人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鼓励并帮助老年人成立老年经济合作社。美丽乡村老年学校帮助老年人把农村土特产、传统手工艺产品、书画摄影等作品放在网上售卖,采取众筹形式订单式生产,将新时代城乡老年人的学习成果转化为经济来源。由原来的输血式养老变为造血式养老,以老助老,学艺养老,帮助美丽乡村原有居民手工致富,劳动脱贫。

(四)引进社会资本,发展现代化的田园养老服务业

现有的美丽乡村在政策支持和大量资金投入下,坚持完善设施、下沉服务。按照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对照《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和贫困村“摘帽”标准,扎实推进农村“四化七改”,大力推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服务资源下沉。

美丽乡村老年学校可以借助美丽乡村各项发展中的资源,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的现代服务业,引入民办养老院、民办医院、田园康复中心、田园疗养中心等,构建现代养老服务业新体制机制的先行区。积极发展众包、众智、众筹等分享经济新业态,依托养老服务业的聚集,打造区域养老品牌,打造现代化的田园养老服务业示范区。

同心共筑老年梦,美丽乡村入画来。理论和实践证明,美丽乡村老年学校在新的时代,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在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老年教育事业要紧抓机遇,搭上顺风车,打造更多美丽乡村老年学校。祝愿为城乡老年人乡村养老提供的这条医养学相结合的中国特色之路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养老美丽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