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投资尤需防风险
2018-06-03张程
张程
1月18日,中国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结果公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9%,整体好于预期。这不仅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80万亿元的大关,也是自2010年以来,GDP增长速度首次同比上升。这无疑释放了某种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经济正在企稳,甚至反弹。整体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对于投资者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资本市场似乎早就感知到了这种向好的形势,提前进入了狂欢模式。新年以来,上證综指在权重股的带动下一路飙升,已经突破3500点的关口。贵州茅台市值冲上了万亿元,股价一度达到800元;工商银行上演“大象起舞”,市值达到创纪录的2.6万亿元。基金市场也迎来了久违的亢奋,多支百亿级别基金遭到抢购,其中原定认购期为7个工作日的兴全合宜基金,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就销售了300亿元,当天即宣布提前结束募集。疯狂可见一斑。
市场似乎沉浸在一派乐观的情绪之中,然而在这种时候,投资者仍然不可忽视对风险的防范。因为随着国家对风险防控工作的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很多潜藏已久的金融风险将会开始暴露出来,从新年以来监管部门的行动来看,已经反映了这一点。
风险正在暴露
1月19日,银监会在官网披露的一则信息在资本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则信息披露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下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了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以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不良贷款。
这则公告一出,让整个市场都受到了震惊。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此前在业内的形象一直是一家风控优秀,不良贷款率控制的很好的标杆银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种“优秀”的表象之下,竟然暗藏着如此大的风险,不禁让人心惊。
其实在银监会公布最终的调查结果之前,坊间早就有关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数据造假的传言。其中几处矛盾之处一直是市场猜疑的重点。例如,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贷款业务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尤其是煤炭行业。然而在2011年至2015年煤价几近腰斩的情况下,浦发银行采矿业的不良贷款率仅仅增加了2.12%,明显与整个大环境不符。然而到了2016年下半年,国内煤价开始迅速反弹时,吊诡的是,在这种利好行情的大背景下,浦发银行采矿业的不良贷款率反而突然攀升至5.93%,与行业趋势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这些不正常的背反现象,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最终查出了这起惊天造假案。
浦发银行的这起事件在人们心中画下了一个问号:其他银行、企业部门公布的数据又有多少是虚假的呢?到底平静的表面之下还有多少暗流涌动?
从数据造假、风险暴露的角度来看,浦发银行并不孤单。在浦发银行东窗事发之前,已经有一个直辖市、一个自治区爆出了GDP数据造假的丑闻。2018年1月3日,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曝家丑”,承认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区县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一些地方盲目过度举债搞建设。经过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内蒙古自治区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当年总量的26.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当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紧接着的1月11日,天津市政府在地方两会期间也主动承认了天津市滨海新区2016年的GDP数据存在“水分”,该区此前公布的2016年GDP总值超过万亿元,而在将统计口径由“注册”改为“在地”后,天津滨海新区2016年的GDP数据被调整为6654亿,对比此前万亿元的水平,缩水了约三分之一。
从上面的这些事件可以看出,尽管2017年中国的经济总体上呈现出了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是在经济的健康发展道路上还面临着很多风险,其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一些潜藏的隐性债务风险和影子金融系统所造成的经济杠杆率偏高的问题,尤其需要警惕。
2018年很可能将是金融风险集中暴露的一年。一方面中央已经下定决心要打这场“防控风险”的攻坚战。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未来3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着重提出。此次内蒙古和天津相继爆出GDP数据造假问题,可以说是吹响了“防风险攻坚战”的号角,可以想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很可能还会爆出一些数据造假或者隐藏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排查和释放经济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也是必要的前提。因此投资者在今后的投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那些资产负债率高的领域,谨防风险,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刚性兑付正在打破
临近年关,银行等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纷纷迈向年化收益率5%左右的水平,例如工商银行的“安享长盈”“财富稳利”,浦发银行的“同享盈增利”,建设银行的“乾元私享”等理财产品都已经达到了年化收益5%以上。这与往常在4%多一点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较,已经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在年底能出现这样一派喜气的上涨势头,恐怕除了“钱紧”以外,还与去年年底银监会出台的意在打破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新政有关。
去年11月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就《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要求,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金融机构在为投资人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同时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
简单来说,就是以后非保本产品不再进行“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包括银行、券商、保险公司这些以往在投资者眼中相对安全的投资机构,以后也将没有绝对的安全。只要是非保本类产品,风险就是由投资人自己承担。口头承诺对本金兜底,或者作出其他“隐性担保”的情况将逐渐消失。
从监管层的角度来看,打破投资者对“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心理预期,好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恐怕是为未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事先给大家心理上打一剂预防针。同时,打破刚性兑付也是让非保本金融产品真正起到其自身应该起到的作用——为实体经济输送“弹药”。
金融风险的破坏性往往通过挤兑和恐慌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使得经济陷入紧缩的旋涡。打破刚性兑付的预期,可以避免单个风险事件因为挤兑而将恐慌情绪传导到整个金融体系中。除此之外,过去由于保本理财产品给予消费者的“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预期,投资机构迫于压力,往往不会按照非保本理财设计的构想和初衷,将资金投向企业债券、产业基金、资产支持证券等实体项目,反而会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风险较小领域。因此,在没有了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包袱之后,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也将会逐步真正的流向实体经济。
打破刚性兑付无论是从疏解风险的角度,还是从引导理财等金融产品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都有好处。对于投资者来说,刚性兑付的打破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提高,投资者以后购买银行理财同样需要认真分析其风险收益比,不可仍然抱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会提供“隐性担保”的侥幸心理。
打破刚性兑付,也可以看作是国家实施“防控风险”攻坚战的一个前奏,减轻风险暴露后所带来的影响。
股灾殷鉴不远
新年以来,A股涨势强劲,上证综指创下本世纪最长的11连涨纪录。“股王”贵州茅台的股价一度突破800元,市值超万亿。银行、房地产等板块也在新年疯长,权重股工商银行新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25%,市值创历史新高,达到2.6万亿元。
然而与2017年至2018年蓝筹股的良好涨势形成鲜明比对的是创业板走势的低迷。2017年上证50指数全年涨幅达到25%,沪深300指数涨幅为21.7%,而创业板指数全年却下跌了10.7%。
1月24日,作为2015年A股牛市的代表公司之一,也是曾经的创业板领头羊乐视网,在经历了9个月停牌之后终于迎来复牌。然而与2015年凭借“生态化反”战略急速扩张的盛世光景不同,如今的乐视网深陷资金链断裂的泥潭,9个月的停牌并没有找到解决乐视网危机的药方,曾经的高杠杆率所撬动的多元化投资,如今全都成为压在乐视网身上的重担。24日复牌当天,上百亿的卖盘将乐视网死死的压在跌停板上,乐视网此时的市值已经不及其巅峰时1500亿市值的三分之一。
与乐视网的落败形成辉映的是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蓝筹股的集体狂欢。如果说乐视网代表了2015年创业板、科技股的疯狂,代表了“资本+故事”的疯狂,随着乐视网滑落,我们也看到了这种高杠杆、高估值背后的不切實际和一地鸡毛。然而今天蓝筹股的狂欢实际上也已经到了有些过于乐观的临界点。以此轮牛市的代表公司贵州茅台为例,这样一家严重依赖国内市场,多年来都未能打开国际市场的快消品公司,能否支撑起万亿级别的市值值得探讨。目前国内高度数白酒的消费群体以中年人为主体,在年轻人中并没有这样的白酒文化,茅台酒能否顺利赢得新生代的芳心尚未可知,何以对这样一家公司给予如此高的估值?更为吊诡的是,在国家采取各种行政手段禁止和限制高度数白酒消费的情况下,贵州茅台还能逆形势而上,业绩和股价节节攀升,实在反常。
以乐视网为代表的2015年科技股的覆辙殷鉴不远,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蓝筹股的狂热值得警惕。须知2018年国家大政方针上,对于金融领域是以防风险为主题。为了防控风险,也为了中国经济能走上高质量的发展轨道,主动刺破泡沫,挤掉水分是2018年金融领域的大概率事件。投资者在2018年投资时,应该时刻注意这一点,警惕风险,不要掉到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