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教育:一种平民教育的新形式

2018-06-03旭红

成人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开放教育远程教育慕课

【摘 要】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在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迫使教育分化,学校教育逐渐发展成为精英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财富的分化,平民大众要求获得教育资源。经过精英群体和平民大众的博弈,远程教育这种折中教育形态得以诞生。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远程教育走向开放教育,而建立在“资源+服务”模式上的MOOCs体系,更是平民教育发展的高潮。中国的远程教育与世界远程教育类似,也经历了上述发展过程,目前正走向大众化和个性化。

【关键词】远程教育;平民教育;精英教育;开放教育;慕课

【中图分类号】G72;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4-0020-04

【收稿日期】2017-07-05

【基金项目】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大学生群体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课题编号为14G349;湖北工程学院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2014年度开放项目“我国高等教育起点公平的研究”,课题编号为HGFGZX2014K03

【作者简介】旭红(1984—),女(蒙古族),武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幼儿教育。 客观看,空间的距离可以淡化人们的内心与情感,时间的距离可以使得人们容易忘记过去,包括知识和经验。教学活动本应该是无距离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面对面的,在同一时空中进行教学活动本应该就是任何教育的基本形态。在面对面的教学环境里,学习者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教育者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传播知识、信息与经验。而教学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互动过程,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助于推进知识、信息的传播与接收,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既如此,那人们为何会选择无法进行面对面的远程教育?毕竟远程的交互可能容易导致知识、信息甚至情感的丢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平民化、民间化的教育需求,平民化的教育需求要求打破面对面精英化的学校教育,保证人们在最大范围内获取知识和信息。

一、追逐优质教育资源导致教育分化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远距离教育,这个概念是在近代才诞生的。古代并没有这样的概念,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这种教育现象。如中国历史上孔子的施教方式,大部分学生并非是孔子亲自传授的,而是由其传授给身边的学生,再由身边的学生传递给更多的学习者,这实际上就有点类似于远程教育,孔子身边的学生是知识传播的中介。就孔子和大多数弟子的关系而言,其并非是面对面的教与学。那么,孔子的大部分弟子为何会接受这样学习方式?因为孔子本人就是稀缺教育资源,人们愿意在通过中介学生的交互中获取这样优质的教育信息,孔子通过弟子再传弟子来施教,实现了孔子思想和知识最大限度的传播。由此可见,远程教育方式的存在是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追逐的一种表达,也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换言之,如果没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存在,远程教育方式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当然,从逻辑或理论上看,任何的优质教育资源均应该是属于平民大众的。但实际上任何的优质教育资源均是分散的,当社会出现分层或有阶级的时候,财富的不均衡,就容易使得原本属于大众的优质教育资源被垄断,垄断在部分享受财富的人手中,于是学校就形成了。学校的出现是精英教育和民间教育的分野,在古代,学校是为统治者服务的,集中了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民间大众对知识有巨大需求,但难以进入学校学习。比如中国古代的太学就是如此。学校教育就变成了精英教育,用其优质的资源为统治者培养人才。学校的知识传播方式同样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是教与学的中心,通过一定的礼仪、程序向学生传播。在优质教育资源被集中在学校的同时,民间对教育的需求自然就是通过家传或私授的方式来实现的,但这种知识并非是来自于优质教育资源,更多的是一种技能、生存知识的传播。[1]教育资源被垄断,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阶层的固化。尽管中国古代通过科举制度,试图想改变这种固化体制,但实际上更加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向官方手中转移,毕竟科举是培养官方治国人才的。可见,学校教育最初就是对优质教育资源垄断的教育,也是人们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结果。

二、民间大众的教育需求冲击着精英教育

生產力与生产关系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头,新的生产力的出现必然会打破社会的固有秩序,也会引起生产效率的变化,如此就会逐渐使得社会财富的分配发生了变动。这种变动冲击着社会结构及传统秩序,使得各种被精英阶层垄断的资源得以不同程度的释放,在社会中重新分配。无疑,在近代社会,对传统社会秩序及社会结构推动最大的就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释放了社会效率,大规模的机器大生产推动了市场的扩大,也推动了财富在民间社会的聚集,民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资本力量。民间财富力量的壮大,就要求打破传统的资源和秩序垄断,民间对知识、自由的渴望在日渐高涨,以精英化为主导的学校教育秩序开始受到平民大众需求的冲击。

无疑,这种冲击是全方位的,有外在的表现也有内在的推动。在工业革命之后,英国诞生了一批市民大学。这类大学形式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对精英教育的冲击,是市民自治后对教育需求的结果。在欧洲中世纪,其大学是为封建领主和国王服务的,身份和等级是入学的前提,平民是无法进入大学学习的。但随着财富的分化,平民有实力将某些城市从领主手中购买过来,形成了早期的自治城市,是按照民主体制进行管理的。为了培养自治城市所需的人才,创立了市民大学。欧洲的市民大学有三种建立方式:一种是由学生发起成立的,学生来聘请教师进行教学的大学;第二种是教师发起成立的,教师自治主导的大学模式;第三种是管理者发起成立的,由管理者聘请教师并招收学生形成的大学模式。平民大众对教育的需求,使得传统的学校精英教育受到了冲击,社会发展方向的扁平化,使得精英学校不得不开放其招生大门,平民大众开始进入正轨学校学习。[2]

由于资本的操作性,学校的精英教育开始解体,逐渐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教育形态,如同工厂的生产车间一样,学生和教师只是车间的零件,教育过程、程序方式、考核模式均是标准化的,这就是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现代学校教育尽管是标准化教育形式,但第一次使得平民大众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仍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

三、远程教育是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博弈的结果 尽管平民教育对学校精英教育造成了冲击,但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还是掌握在少部分学校手中。尽管大学实施了大班制的授课方式,但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其过高的门槛还是一种限制。扩大平民大众的受教育权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于是,政府开始推动学校向世俗方向转变,民众也开始自己组建教育资源向社会传播,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比如英国最早的市民大学——伦敦大学,在1849年就创立校外函授学院,为无法进入伦敦大学学习的学生提供教育,这被视为是近代远程教育的发端。如此,远程教育就以这种校外函授的形式进入了平民大众的视野中。但这种方式很快遭到了学校精英阶层的反对,认为学校盲目扩大其教育覆盖面,在无法实施师生面对面教育的情况下,会导致校外函授教育质量的下降,进而会影响到学校声誉。但无论如何,这是平民大众争取优质教育权的一种抗争方式,至少使得很多无法进入精英学校的人获得了教育的机会。

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远程教育的概念,也扩大了远程教育师生交互的方式。广播电视的出现,使得第一代的函授教育进入了第二代的电大教育,使得远程教育与平民大众的联系更为紧密,也为平民大众接受较好的教育资源提供了一个平台。于是,更多的学者开始参与到广播电视教育的研究中来,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和分析其合理性及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基本要素。无疑,这种理论研究提升了广播电视教育发展的空间。今天,网络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张,一种全新的形式,突进了平民大众教育,丰富了教育形态。在事实上,很多研究者开始看到广播电视教育和在线教育发展的形势,综合这些教育形态其最好的名称就是远程教育。[3]

四、开放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平民化的高潮

开放教育运动在现代发展的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开放大学的成立,这实际上也是民众长期斗争的结果。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工党在竞选中提出,要努力向民众开放英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工党的竞选纲领帮助他们赢得了大选的胜利。1969年工党政府为了兑现承诺,提出了四个开放性办学思想,即教育对象全面开放、教育场所全面开放、教育方法全面开放和教育思想的全面开放。这种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促进了终身教育理论和全面学习理论的发展。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终身教育理论向世界普及推广。这种开放式的教育观念也开始在教育体系内部产生了各种新的理论形态,特别是随着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各种开放教育支持性理论得以发展,如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社会交互主义等。这些新的教育理论形态反映出社会大众对教育需求的一种变迁方式,换言之,教与学的关系开始发生改变。教育自从精英化发展到平民化,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第一次被纳入到讨论的范畴,开放教育开始以学生为教育根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改变了人类历史上教师主导的教育过程,学生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或权力为主导,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想法,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不能脱离学生的思维。无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改变了教师的身份,也改变了教师的地位,更是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这无疑是平民化教育运动发展的胜利。自此,教育产品的个性化,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得以发展,提高了教育效果和针对性,从而能够在最低的教育成本下保持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进而稳固了远程教育的群众根基,因而使得远程教育迈向了远程开放教育。

五、MOOCs是远程教育平民化发展的新形式 无疑,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借助于网络的发展,教育的形态更加多元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社会的扁平化,使得个性在教育面前成为主题。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平民成为社会主体力量,其以强大的冲击力和开放力打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使得各类社会资源能够在更加开放的范围内共享。社会的改变迫使教育体制改变,迫使教育回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人们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更多的共享需求,使得教育生态全新化和平民化。

面对网络历史洪流,教育界开始做出反应。进入新世纪之后,世界名校开始推动其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启动MOOCs课程,免费在网上开设其主导课程,至今已经有近200门课程实现了全球共享。此后,像哈佛、耶鲁、牛津,包括中国的清华、北大也开始推出其MOOCs体系和开放课程计划。如今,MOOCs体系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放性课程体系。MOOCs的出现符合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所有规律,具备了远程开放教育的所有要素,使得平民教育真正到来,其完全打破了有入学门槛的教育体制,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看法。

MOOCs的成功具备了两个要素:一是名师,各个著名大学推出原本只是属于课程的名师来主导MOOCs课程,能够大大吸引学生;二是技术平台,在线平台的无门槛注册,使得任何地方的学生能够通过MOOCs视频感受如同在课堂上接受名师的教学。MOOCs在技术和体制上的进步和开放,推动了传统精英教育格局的根本改变。但是,这种开放式的教育形态目前只是停留在课程开放上,其必须遵循“三不”原则,不提供文凭证书、不提供学习辅导、不提供课程辅助材料。[4]盡管“三不”原则还是对精英教育的坚守,但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推进个体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不再对名校、优质教育单相留恋,而是更加觉得教育服务效应比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更重要。如此,远程教育的发展就逐渐用服务取代了资源,通过“服务+资源”的全新模式来打破教育精英对资源和服务的垄断,真正推进远程教育的平民化。

六、中国远程教育的平民化发展

在全球远程教育平民化的发展浪潮中,中国的远程教育也不能置身于事外,实际上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也是技术进步和平民运动推进的结果。中国远程教育也是发端于函授教育,1951年东北师大和人民大学是最早推进函授教育的学校。1959年,哈尔滨师大是最早推进广播电视教育的高校。1960年,中国第一所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同年的四月份,上海广播电视大学成立,由此开创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体系。在“文革”期间,函授教育、电大教育处于停办状态,整个教育体系没有发展。

中國远程教育真正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十年“文革”积压了人们对知识的太多渴求,大批荒废了学业的年轻人迫切需要接受教育。但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无法回应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求。1977年英国首相希思访问中国,提及到英国开放教育模式,引起了邓小平的兴趣和强烈关注。于是,在邓小平的力推下,借鉴英国开放大学模式的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体系开始全面诞生和运作。改革开放后,电大教育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年轻人的知识不足问题,解决了教育资源缺失的问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但是这种情况在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变化,电大的广播电视课程对学习者的吸引力开始下降,一方面是知青回城的浪潮已经过去,同时传统的高等院校开始恢复元气,学习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此时,电大为了提升其课程吸引力,开始走向面授,推进面授和广播电视教学的结合。同时,普通高校为了巩固自己的竞争力,也开始质疑电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1986年,随着深圳特区、海南特区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引发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冲击。当时的国家教委为了平息人们的意识形态论争,开始关闭了电大的无门槛开放性课程,对电大也采取了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的政策。自此电大系统也开始走向了封闭式的办学道路,平民化教育运动在中国第一次受挫。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结束了人们的意识形态争辩,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电大也开始将其主要力量集中于基层,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人才,建立了县级电大系统,真正确立了电大系统平民化教育模式。

1990年,中国经济开始向市场体制转轨,国企改制,大量工人下岗,1990年后,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有委员们提出建立远程开放教育体系,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视,经教育部研究之后,正式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当年12月,清华、北邮、浙大、湖大四所大学作为试点高校开始实施网络远程教育,1999年,中央电大也被教育部批准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截至今天已经有68所大学被批准为试点院校。为了更好地共享优质资源,全国的电大系统与各地知名大学合作,推出了一大批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迫使电大开始信息技术教育转型。特别是2014年,国务院放宽了网络教育的审批权限,电大系统、社会办学机构在信息化转型中急剧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的空心化,教育质量受到批评的声音从未停止过。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深化,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共享问题不仅仅是要满足,而是要追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感受问题。MOOCs的兴起改变了这种模式,推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建立在优质教育资源上的教育形态大规模出现,如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新的教育生态。[5]远程教育需要再次转型,突出学习者的个性,突出服务的质量,保持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模式的融合,提升学习者的感受。中央电大和上海等5所地方电大转向开放大学就是证明,拉开了中国远程教育走向服务、回归民众的序幕,提升了教育个性化、服务型与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的效应。

无疑,远程教育就是在平民运动的冲击下,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回归社会和大众,为每个社会个体争取自己的终身教育梦想而产生和发展的。远程教育因平民运动使得教育资源平民化,也使得教育形式平民化,宣告了社会大众对教育权的主导性。因此,远程教育是平民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形式。

【参考文献】

[1]孙玉秋,何先平,冯建中,等.教师不再垄断知识传播的背景下大学数学教与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60—61.

[2]杨东平.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3):8—13.

[3]丁兴富.“远距离教育”和“远程教育”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1999(1):20—24.

[4]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1.

[5]王继新,张屹.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8.

Distance Education: A New Form of Civilian Education

XU Hong1,2

(1.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Hubei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ogan 432000;

2.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are scarce. In the process of peoples pursuit of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forc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elite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division of social wealth, civilians demand access to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elite groups and the common people of the game, the compromise education of distance education was born. Th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romoted the distance education to open edu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ource+service” model MOOCs system is the climax of civ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Chinas distan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law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distance education is similar. It also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s moving towards the popular and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Key words】distance education; civic education; elite education; open education; MOOCs

猜你喜欢

开放教育远程教育慕课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实践教学解析
基于IPoverDVB—S单向传输模式的远程终端系统与数据维护技术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浅谈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