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探究

2018-06-02魏士奇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现状小学数学策略

魏士奇

摘要:随着教改不断深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多地转变成互动式。本文就互动交流式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交流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78-01

傳统模式下,在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时,很多教师都会采取灌输的方法来给学生传授知识。有的教师相信只要讲的足够多,学生就可以学的更好。这种模式会使得学生太过于依赖教师,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等能力严重下降,使得课堂效率一直无法有效提升。教改深化使传统模式产生很大改变,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更加频繁地进行交流和互动,数学课堂的氛围逐步地活跃起来。此外,这种互动交流的模式,给予学生很大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1.小学数学进行互动式教学现状

1.1教师对问题的设置缺少足够的针对性。新课改明确地要求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具有启发性的教育,要懂得引导学生,加强学生自身能动性、创造性。而有的数学教师为更快地达到该目的,教学时给学生设置开放性很强的问题,以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然而,教师并没有将学生各自的特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问题设置地太过广泛,针对性太低。导致很多小学生无法弄懂问题,更不用说进行作答了。因此,虽然表面看上去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但最终教学的效果却无法让人满意。

1.2教师过于频繁地进行提问。有的数学教师想要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便给学生设置很多问题。这种方式使得整节课几乎都是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的回答,虽然表面看上去达到了教学想要的效果,但学生收获的数学知识却很少。小学数学需要进行系统而多样地教学,有的内容必须经过老师讲解,学生才可以充分地了解、掌握该部分知识,从而利于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但是若教师不顾内容,只注重提问这一形式来进行数学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丧失掉学习数学的乐趣,降低其主动性。因此,教师在互动中教学时要将问题本质进行准确把握,提问必须要以内容作为支撑,并且问题要主次分明,有明确侧重点。此外,要注意问题设置的适度原则,若设置过多必然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2.有效提升互动交流式教学质量的策略

2.1教师需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及时转变角色。在传统数学课上,教师总是将自己放于较高位置上。教师仅单纯地给学生讲解知识,学生也只有被动地对知识进行接收。这种模式严重地忽视了学生个性的要求,使得他们无法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因为与老师缺少交流导致很多隔阂的产生。新课改使得互动交流这一模式进入了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而教师也更多地由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成数学学习的引路人和组织者。教师更多地应用具有启发性质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此外,师生之间也加强了交流,使得传统的隔阂不复存在。因此,在新的模式下,教师需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及时地对角色进行转变,要更多地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究、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问互答这一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从而将学生这一主体地位进行保障。当学生正确地将问题解答出来后,教师要及时地予以肯定、表扬。学生答错或者是没有回答出时,教师也不应责怪学生,首先要肯定学生进行了积极思考,然后引导其向正确方向考虑。从而使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和谐,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信心。

2.2利用生活情境来教学。教师适当地利用生活情境来教学,可以很好地提升互动交流式教学的效果。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更加牢固地进行知识的掌握。因此,需要教师更加留心日常生活,在互动中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加顺利地学习数学。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民币有关知识时,便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来互动教学。在课前教师可以准备各种面值人民币,然后将课堂营造成超市这一情境。教师可以摆出一些物品,并且标好价格,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购买交易。学生通过这种自主地实践,可以加深对人民币的认知。同时,这种情境教学深受小学生欢迎,是一种很好的互动交流的教学形式。

此外,教师在对作业进行布置时要精选题目,更加贴近生活。例如在教授学生小数的乘除法时,可以让学生将该知识应用至生活,然后以数学问题的形式记录在本上让老师批阅。比如有的学生会设置这样的题目:在菜市场买土豆,一斤土豆1.5元,姥姥一共买了2斤,店老板还便宜了0.2元,最后付款是多少?该学生不仅利用了小数的乘法,同时还将减法添加进去,说明他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综合地进行运用。

2.3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仅限于师生,同时也包含学生间的互动。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通过交流来迸发思维,突出其主体地位。实现这种有效地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来教学。学生通力合作来解决问题,其探究、交流等能力都会得到增强和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统计有关知识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六人或者四人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个组一些事前准备的水果卡片、白纸等工具。然后让学生将喜欢的卡片在白纸上张贴,最后对各种水果进行统计,得出数量最多的水果。学生在张贴时,要寻找最合适的贴法,可以让人一下就知道白纸上有多少贴纸。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得出贴纸的最佳方式,此外还可以讨论出许多更有创新的想法。当小组讨论结束以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找到的方式进行评价,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后续的合作学习时更加富有动力。

3.总结

互动交流形式的教学,可以让课堂氛围得到活跃,还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进而更加顺利地学习数学。教师需要将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但不能单纯地注重形式,必须把握该形式的本质,注重学习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创造性、主动性,实现课堂效率质的提升,从而使师生共同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义昌. 新课程背景下对构建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思考[J]. 亚太教育,2015,(29):156.

[2]伊秀云. 试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J]. 学周刊,2015,(23):84.

猜你喜欢

现状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