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探微

2018-06-02孙晓磊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语文学生

孙晓磊

摘要: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一直是中职课堂教学致力研究的重大课题。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优化语文教学,给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天空,搭建适合高高中生成长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力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较高境界。

关键词:语文;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90-01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式遭到冲击。事实上,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发展起来的,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我们不应把它完全抛弃,而应把其精华保留下来,再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创造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具有高语文素养人才的目的,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1.语文创新教学的理念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的新举措。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地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传统的"串讲加解释""面面俱到"的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挖掘和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讲得透,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长期如此,老师的"一言堂"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势必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做的两难局面,逐渐削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教师教学的激情,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触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以及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换言之,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给予"鱼"。因此,必须把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探究式的互动合作的学习模式。

2.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以及影音等资料结合起来,开展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需要,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想要让学生迅速地融入教学课堂中,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单靠黑板的展示以及老师的一张嘴,很难将枯燥的知识点讲得生动起来。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以及竞赛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灵活运用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在教學方式上,教师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丰富,也有部分远离时代背景,學生难以体会作者用意所在。笔者解读教材时,广泛查阅作者、背景等材料,备足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到课外知识,又深刻体会教材内容,既做到教材深印心中,又激发兴趣,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笔者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亲切、和谐、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师成为了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让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4.拓展延伸语文教学的课堂

现代的高中生一定需要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因应时代要求,新课标的语文教材也做出了调整,除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之外,还增设了"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这三部分的内容。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老师当然要充分利用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好每一节课教与学的内容,但是如果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那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任务是没办法完成的。只因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略创作的主体,很多教师在上作文课时,把自己预先构思好的创作思想灌输给学生。一进教室就把题目板书在黑板,然后给写作提示,或者提供写作素材,范读优秀例文。这样,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可以很快完成写作。然而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硬生生地把学生的探索发现的乐趣给剥削了,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空,像竹子一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只能千篇一律、毫无生气。久之,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恐惧的心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化为零。

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会更完善,我们语文教学有许多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同时,我们也要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语文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