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铁还是乘公交
2018-06-02曹周天
曹周天
在北京,是坐地铁还是乘公交,这是一个问题。
初来北京,觉得地铁是件新奇的事物。在南京上学的时候,地铁总共加起来才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线,而且我从住处步行到最近的2号线站台也要耗费二十多分钟时间,所以我几乎不会选择坐地铁出行。因而,在南京也就不存在这样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可到北京以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北京的地铁纵横交错,现在算上通往各郊县的线路,已有二十多条地铁线了。所以,北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坐地铁方便。只要你留意地铁车厢内的那幅五颜六色、纵横交错的线路图,你就足以想象北京的地下早已是一层叠一层,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二十多条地铁线。你再看看那川流不息的长安街,或是车水马龙的二环、三环,你也就能够想到,就在它们的地下十多米处,一列列长龙同时在与上方的车辆和人群赛跑,这真可谓是现实交通版的“地上地下”。
哪怕路上再拥堵,只要你从那个不太显眼的地铁口进去,走到地下,就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走进车厢,列车在黑暗中飞速穿行两三分钟,你便会听到广播里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提醒你到站了。若是没有这畅通无阻的地下通道,说不定在那拥堵的路上,这两三分钟,公交车只往前挪动了几米,甚至还停在原处,用它那刺耳的喇叭声呼喊着内心的急切与焦躁。再加上现在的地铁车厢更加趋向人性化设计,若是到了酷暑,走进车厢便能感受到阵阵凉意迎面袭来;若是到了严冬,你坐在地铁9号线的座椅上,就感觉是坐在了炕上,温暖全在瞬间通过血液传递到身体的每个角落。有时,要是遇到时间紧急的情况,只要是冲进了地铁,那一定会在你手机百度地图所预算的时间之内到达目的地。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北京地铁,快捷、舒适。
如此说来,那公交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呢?首先是便宜。北京的公交车起始价格为两元,使用市民公交卡是一元,学生卡只要零点五元。而地铁的起始票价就要三元,是学生乘公交费用的六倍。这样的价格差异实在会令我常常对地铁望而却步。除非万不得已,一般情况我都乘公交。
如果仅仅用便宜这个客观存在的因素作为选择乘公交的原因,未免有些太刻板,难道乘公交本身就没有什么别的独有魅力了吗?这就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从这么多次的乘车体验来看,我初步总结出来两点公交优于地铁之处。首先是少步行。地铁虽然快捷,但它毕竟是在地下,而且北京的地铁站很少有上行和下行都同时有电梯的情况,因而,这一上一下就会消耗不少体力和时间;而且若是遇到像从2号线到13号线的换乘,那少说也要步行七八分钟。乘公交则不然,一出门就能上车,下车后走几步就能到目的地,这中间就省去了大量步行时间。其次是不枯燥。进了地铁车厢,就像被关进了笼子,站与站之间都是在“黑洞”中穿行。坐几站地,就经历几次这样的“从光明到黑暗,从黑暗到光明”的转换历程,除此而外,就只能闭目养神或自我消遣。而乘公交时的“活动”就丰富多彩了。你可以左右看看窗外,见证从出发到终点的全过程。这比单纯坐在宿舍里看地图要直观得多。随着汽车的运行,你就知道,哪里过后是哪里,哪里的附近有什么建筑,这条路叫什么,这个老字号在这儿,那里又有个公园,如此等等。我俨然把乘公交当成了坐旅游观光车,就这样,体会着公交线路带我走过的北京。“少步行”、“不枯燥”都是在否定意义上所做的判断,正面来说那就是“省力、丰富”。
行文至此,连我都感觉自己有点晕了,把地铁和公交的优点分别说了一通,又把它们“各打五十大板”,那我究竟是坐地铁还是乘公交呢?聪明人也许会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答案就是:有急事,路上堵就坐地铁;没急事,路上人少就乘公交。猛地一想,是很有道理,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但我以为,这样的回答显然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观点。它只关注了事情的最终目的和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把“选择”这个内涵丰富的行为抽象为一种没有人情、没有生活趣味的纯粹任务。这样做真是有些枯燥、乏味。何不转换一个思维,這样来回答:要是你想体验快捷与舒适,你就坐地铁吧;要是你想欣赏这沿途的风景,那你就乘公交吧!这才是一种随性而“择”的从容与潇洒。这样来做出选择,比起人们常有的那个回答更平添了几份浓情与趣味。但客观地说,我所给出的回答也难免落入“花拳绣腿”之列,似乎有些过于“罗曼蒂克”,甚至有点小资情调。但我想说,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就姑且当作一个引子,其实,在很多时候,换一种视角与一份心态看问题,生活的滋味就真的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