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8-06-01梁爱莲
梁爱莲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和深入,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对于初中化学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 创新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65-02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教育产业带来了生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作为新时代的一个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引入到教育行业中。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思想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化学技能,使学生学习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教育能力中的作用。化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教学内容和理论的统一,进而实施教学与操作的一体化。其次,在化学过程中,学生最喜欢的部分是做化学实验。通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实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肯定和支持学生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探究意识。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引发学习欲望是当前所有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初中化学这一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理性学科,化学与语文和数学等基础学科不同,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将情境教学法引进实际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各种素质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镁化学物质的属性时,教师将采用燃烧镁条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在化学实验中镁条出现的变化、颜色、气味、声音等现象。利用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觉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解释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体验化学的同时,享受化学的魅力,制定长期的目标和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愿。
二、注重实验张扬学生独特的个性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喜欢张扬个性。从多方的调查数据证明,许多成功的人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他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他们具有比较独特的个性。他们都喜欢用自己的视角,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在独特的个性中往往能够激发灵感,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引导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提供条件和空间。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时,各小组提出了一连串疑问,为什么制二氧化碳不用浓盐酸而用稀盐酸?能否像制氢气那样用稀硫酸来代替?能否用其他物质来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怎样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组内相互提问,互相解答:为什么不用浓盐酸,还可以用块状的碳酸镁代替石灰石等;有的合作小组已知道不能用稀硫酸,但他们想通过实验证明;有的小组还用现实生活中的吸管、纯净水瓶等装配成了制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有的小组不仅查到了比较全面的数据、文字,还配上图片,他们能变废为宝,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索,不仅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人往往对自己数学的事物容易产生亲近感,化学本身与生活和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而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生产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到农业基地和工厂进行实地参观,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进行详细记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生的敢于探索的精神。例如,在教授与空气有关的内容时,教师根据学生基本了解空气成分的基础上,引入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氮气,但是为什么种庄稼的农民还要加入氮肥呢?这个生活中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教师趁此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通过探究,学生知道氮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的,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只能通过改变氮的存在形式才能被吸收和利用。通过自我探索,学生打开新知識的大门,品味创新探究带来的快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越来越重视。开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化学教学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引入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可塑性人才,进而促进了我国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晓娜.试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3,19:61.
[2]李向虎.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3,8(48):11-12.
[3]赵国法.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