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6-01祈举勇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祈举勇

摘要:小在新课改以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21-01

引言

小学生因为其年龄和心理上的一些特殊性,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懂的学科,在学习中如果学生依靠固有的模式进行思考,在解决问题上能够形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1.培养小学生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数字、模型和各种图形进行分析运算得出数学结论。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所面对的数学难题,因此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创新力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而小学生在对各种概念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中会在思维上有一定的发散性,这是因为小学生还具有探索和发现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同时还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能够在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因为学生的差异性,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会稍差一些,但是在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上可以引导学生在思维上进行学习能力的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对学生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1]。

2.培养小学生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原则

2.1 教学手段灵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应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性。教学中教学手段是教学的核心,所以教学手段的灵活性能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2.2 遵循新课标的课改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完善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根据新课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新课标学习的基本理念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体系,进一步促使小数数学思维培养与新课标教学模式保持一致,避免因过于追求质量而导致的教学知识超纲现象。在进行教学前,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帮助学生在更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全面发展。

2.3 循序渐进的推进教学。

循序渐进的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逐步对数学知识有所掌握,不能因为一时的追求教学效果或者教学效率而设置不符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新课改中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要求,应注重循序渐进的手段,帮助学生逐步完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系,这样能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3.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式

3.1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善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在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数形结合和空间量化的关系,逻辑上深化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借助直观化、形象化的图形进行讲解,同时还要把图形转化成数字,在数学生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进而增进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有一节内容是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用教学用具把平行四边形进行变化,看一下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跟正方形一样的形状。然后先让学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通过对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能够在直观上了解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是一样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计算出三部分的面积即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这两种计算方式中,学生能够用发散的思维用不同方法解决相同问题,这样对学生的思维深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也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3.2 教学联系生活。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对数学的学习就是要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注重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对生活实际进行一定的联系,例如,小学数学中有一个题目是小红用每分钟20米的速度上学,小明用每分钟30米的速度上学,小红家比小明家距离学校远100米,小明和小红同时出发,最后同时到达学校,问小明家与学校的距离。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上学放学的时候把自己和同学到学校的时间和距离都写出来,然后自己算一下,每个学生家之间的距离。这时候就可以发现,现在交通工具的普及,每个人的时间和速度都是不同的,在进行计算时要考虑到交通工具和等红灯的时间。学生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数学问题有一个延伸和扩展并且能通过实际生活解决数学问题。

3.3 情景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观察,和对事件的直观想象力,例如上面讲到的小明距离学校的距离,教师可以换一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在体育场上进行体育比賽,然后根据时间和距离测算每个学生的速度,并因此计算出两个学生所占位置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突破,保证在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下学习到知识,或者在课堂中,教师讲解分类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对学生进行分类,每个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在教学中通过情景教学和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能很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以及小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并且还要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进,保证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想象力的延伸性。

参考文献:

[1] 王金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123-124.

[2] 吴球.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 学周刊,2012(23) :136-137.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