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探析

2018-06-01邹敏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陶行知小学语文教学

邹敏洁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倡导语文教学课堂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对学生生活意识的重点关注,将小学语文教学融入生活中,也是顺应当前语文教学的时代形式步伐。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处在摸索人文领域的重要阶段,将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更好的感悟生活,体验生活。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精华的教育理论就是生活教育理论。它突出了教育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认为缺少生活的教育没有灵魂,毫无生命力。它还颠覆了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主张学生放开怀抱贴近生活,走向社会。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不停摸索中稳步向前发展,把生活与教学融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迎合了小学生现阶段的成长需要,为语文的学习构筑了更优质的环境。本文针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如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多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69-01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他对语文教学非常重视。他所提出的教育理论的中心点就是生活教育思想。该理论涵盖三大内容,即:社会就是学校、生活融入教育、教学作为一体。陶行知先生始终坚持生活与语文教学紧密关联着,对学生的教育不该刻意谋求知识的完整,而应该更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能够直接接触语文,并在众多实践中能够将语文的规律掌握,也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理论的体现。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依旧是传统的单一模式,即使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却也无法引起重视,学生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削弱。学生就好比小鱼,怎样才可以在浩瀚海洋中畅游?这也是作为语文教师都需要去深思的问题。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更倾向打造一个充满生活氛围的教学小课堂。

一、把生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从生活中来,也用于生活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让我们明白:教育的内容以生活为主,教育是为了生活而展开,并时刻在生活中寻觅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细心观察身边多姿多彩的生活,力争营造一个充满精彩生活情境的学习氛围。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搜寻一些与文本教材相关的图片,可以有全面的,可以有局部的,也可以有特写的,然后再搭配与图片相关联的文字,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解析和诵读中,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思路也围绕着教师的教学发展,教学效果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另外还可以采取户外教学的方式,例如在教学《青蛙看海》课文时,把学生带到校园内有阶梯的地方,让几个学生来分别扮演老鹰、青蛙和松鼠,台阶就代表老鹰指的那座山,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随着文本内容往上跳,累了在台阶中间休息,山泉水就用矿泉水代替,当到达顶峰的时候,学生们鸟瞰眼下,仿佛大海就在眼前。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教材内容,教材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二、把语文教学带入生活

教学作为一体也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里最基础的理论,他强烈倡导学生必须要亲身经历社会实践,还特别指出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跟语文教学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开展与教学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自身实践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一)在生活中提高识字量

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对汉字的认识和掌握是学好语文学科的基础。教师要突破识字教学的约束性,充分利用好生活这本大字典,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是识字的课堂,让学生形成一种贴近生活感受识字乐趣的好习惯。例如,在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可以让他们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街道上各个商铺的招牌、马路上各大广告的标语等都可以成为我们识字的课本;各大超市中的商品、菜品、奶制品名称等也可作为识字的来源。长期实践下来,学生们就会形成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都会去留意生活中的点滴,默化潜移中就能将生字都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如此与生活相融合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识字量得到了拓展的空间,从而语文学习的功底更加稳固。

(二)在生活中提高阅读水平

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应该通过把教材内容带入生活来完成。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感觉到文章的枯燥和抽象,无法切身去体会文章中作者所呈现出来的意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作重心的教育不具有生命力。一篇优美的散文、一首抽象的古诗,仅凭教师的诵读讲解,根本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课内的知识通过课外的生活实践来完成,学生对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得到进一步领悟。例如,教材中关于季节的知识,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走近自然。与春天有关的知识,则带领学生共同寻找春天的气息,嫩嫩的柳树和青草,花开正浓的桃梨树……还可以指引学生利用他们的嗅觉,去感受大自然中春的味道等。当一切重回教室,拿起课本时,眼前尽是一幅幅生动灵活的春天景致,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三)在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综合能力在实际人际交往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口语交际,学生口语交际得以提升的基础就是把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刺激出来。在学生实际的日常生活中,都免不了会使用到问候语、感谢语等,通过在生活中构筑一个相符合的场景,让学生在对生活的排演中掌握口语交际的重点,引导学生放开自己,大胆地走进生活去锻炼、去领悟,继而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更大的进步。

三、把生活体现到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会涉及到我们未知的领域,或者说与我们的生活相差甚远,这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困难和阻碍,这就要求作为教师,需要借助一些外部因素或者道具,把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转换一种表达方式体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具体形象的去感知和学习,从而能从多个角度去对课本进行理解与掌握。例如,在对《蜗牛的奖杯》进行教学时,很少有学生知道蜗牛曾经是长着翅膀,通过多媒体软件的播放,看着会飞的蜗牛如何在比赛中胜出,学生看到后都会产生很重的好奇心,而致使其热情高涨,一定会更想知道现在的蜗牛为什么没了翅膀而继续专注的看下去。相较传统的教师讲解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生活和语文融合起来,能更好的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能制伏存在于传统教学中只针对知识传授的弊病,使教学课堂质量更有效的提高。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就是教育,实际上指的就是教育受生活决定,生活因教育而改变。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我们应该遵循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顺应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步伐,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真正落实到点上。

参考文献:

[1]汤菊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启示[J].课外语文,2017(19):167.

[2]岳婷婷,梁玉敏.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分析[J].智能城市,2017,3(01):184-185.

[3]尚洁.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運用实践[J].课外语文,2016(09):113.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陶行知小学语文教学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