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组合作中渗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8-06-01王玉真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小组合作渗透

王玉真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既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中观的科学分化,更依赖微观的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抓好学校课堂教学,就把握住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小组学习是适应新要求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因此,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39-0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既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中观的科学分化,更依赖微观的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发挥课堂、課程的功能,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改造和固化。而这种经验的改变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其中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教育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学生学习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空间条件,而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变化。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总之,抓好学校课堂教学,就把握住了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

新形势下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而小组学习,是适应新要求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因此,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小组合作中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呢?下面,我就这一点来谈一谈。

一、在情境创设中,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更注重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所以,教师要在备课时,要将教材进行解读,创设切合实际的问题情境,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前对教材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课堂上还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如,小组讨论、辩论赛、表演、竞赛等,提供丰富的形式,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展示自己。学生在对教材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初步建构认识,形成见解,并尝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有目的的参与合作。在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在小组构建中,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但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分组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同时,还要注意整合各个学科,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特长有机会展现。学生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得到学习机会。不同的人的优点得到展示,并从他人身上学到不同的知识。如:A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好,但书写字迹较糊涂。B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但性格开朗,组织能力较强。把这两个学生分在同一组,由于A和B差异均衡,可实现组内成员平等对话,有利于形成共识,同时也可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能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进而有学习的机会。这样的小组建构,各组间的总体水平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所有学生在合作共同体中奋发向上、共进发展。

三、在小组分工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在小组学习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误区,无论讨论还是汇报,都以优生为主,学困生成为讨论的旁观者,无法参与进去。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小组合作失去了兴趣,逐渐成为摆设,小组合作也失去了意义。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重视这个问题,在小组分工时,注重各成员之间的有机搭配。每次小组合作的开展,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让各成员之间各司其职,有事可做;同时还要让各个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这样既避免了一言堂,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职能转换中,体会不同职能的意义和责任。久而久之,学生就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获得体验。这样提高了各个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认真负责,才能有所收获。

四、在小组合作中,实现实践创新。

在科学分组、有机分工的基础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了灵活多样的资源,又有了民主生动的讨论氛围。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各成员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有效的利用各成员之间的智慧,进行实践创新。使原来的消费式的课堂,变成生产式的课堂、创造式的课堂。由于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成系统丰富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如: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时,教师问:如何表示出一张纸的1/4。很多学生会想出两种方法。1.平均分成四个小正方形。2.平均分成四个长方形。在合理分组的情况下,小组合作氛围民主和谐,会激发学生更多创新。有些小组想出连接对角线,形成四个三角形;有的小组表示先平均分成两个长方形,再连接对角线,形成四个三角形;更有这样的小组,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八份,给其中二份涂上颜色就是1/4。小组合作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生长出创新的思维。

五、在小组评价中,培养反思精神。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学习结果的展示,每次合作结束,要及时选取一、二个小组进行汇报。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效果:1.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只有在合作中善于总结表达的人,才能把合作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2.其他同学在教师对汇报小组的评价中,可以得到参考和指导方向,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做一些反思,并进行修正和改进。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学习成果,又能得到知识的系统建构和提炼升华。教师对汇报的小组要及时评价,进而对全班学生的行为作出简短的点评。注重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让教师转变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能再以单纯的学业成绩为考核标准,而是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创造实践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方面去考量。而评价对象,也由个体的学业成绩转变成为以小组的团体成绩作为标准;静态的学业成绩转变成以动态的学习过程为主,通过对话、表演、问答等形式,做到结果共享的全员关照,摒弃传统优生评价本位的片面做法。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还可以进行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在评价中教会他们客观认识自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就是为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做好树人的工作。教育和树人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发展素养强调经过学生的学习可以教、也可以学。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通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逐步形成。而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实现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我们一线老师有很多不足,水平也很有限,但只要我们心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在课堂教学中一点一滴去渗透,总是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读本》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小组合作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