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功能

2018-06-01吴玲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文历史思维

吴玲玲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253-01

一直因为自己是一名历史教师而感到光荣与自豪。对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的功能,是历史学科教师责无旁贷的職责 ,下面就个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历史学科人文教育功能的点滴体会提出来与同行交流。

1.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环节拓展,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现代教育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但是,强调探索过程,就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在表面上看却一无所获,然而,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比如在七年级的“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放一曲悠扬动听的古典音乐和一段春秋战国时代的录像、把学生带回春秋战国时代,感受百家争鸣背景;接着把同学分组成若干学派——儒家、道家、法家,“争鸣”开始。一时,各学派不甘示弱,纷纷发表见解和观点,甚至反驳其他“家”观点,为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老师不时提出问题:“假如你处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你赞成那个学派的主张?说说你的理由”等等,这时,同学的好奇心、探究心被激发出来,竞相参与。此时此刻,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紧接着,一位手拿纸屑、随意乱丢的同学出场了,老师布置儒法道三“家”的代表就乱丢纸屑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儒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法家说“把纸花捡起来,接受严厉的惩罚”;道家说“随他去吧,管他干什么”此时老师及时点拨“同学们比较欣赏哪一家的做法?为什么?”同学们立即又展开辩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时学生的体验与感悟通过教学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整节课同学们都沉浸在历史情境的感受中,最后老师布置作业:“以你赞同的学派的观点,写一份班级管理建议书”同学们个个显得胸有成竹。而且他们肯定在想:历史课真有趣。其实,“历史”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从一个历史事件的片段到一个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到一个朝代的更替,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喜怒哀乐的发展史,历史教师的天职,就是让学生感受这部历史的过程,在感受过程中发展思维、促进情感、陶冶情操、升华品格、启迪智慧。

2.培养问题意识、激活创新思维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积累知识,而且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自由的人、会思考的人、有思想、会创造的人,这也是发挥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功能之一。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思维?首先,老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提问、大胆想像甚至传授提问技巧;其次就是要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以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发展个性,从中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再就是教师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应给予及时解答、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应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同学探讨,进行发现式学习。如七年级在“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中,当老师讲到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的构造及曾测量出陇西一次地震的神器时,有同学提问了:“张衡的‘地动仪真有那么灵吗?我们现在还能使用它测量地震吗?”面对学生萌发的问题意识,如果老师因为不知道答案而绕过去,或生硬地要求学生服从课本的权威说法,那么老师就关闭了学生的兴趣之门、积极思维之门、甚至是智慧之门。“张衡与地动仪”,经请教和查找,得出至少科学家目前没有完整地再现张衡的神奇的“地动仪”,不能不说这位同学的质疑是有道理的,老师的这种如实平等的态度,打开了学生的兴趣之门,让学生的智慧在质疑发问中延续、闪光。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法拉第看见电流环绕软铁石被磁化,想到了“电磁生电”,袁隆平从偶然发现一棵特别优异的野生水稻到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这些都是发现式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3.注重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历史学科是人文科学的一部分。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人生存的意义、价值为己任。作为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人文教育,关键是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人格教育方面,教师要重视历史人物教学,历史人物教学有助于推动人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什么是健康美好的人生?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林则徐“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谭嗣同变法流血“请自嗣同始”;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历史史实,教育学生懂得国家昌盛为先,民族利益至上,学会担当社会道义,树立更高的人文理想和人文情怀。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学生探索大千世界、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历史教师崇高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人文历史思维
人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文绍兴
新历史
人文社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