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运用

2018-06-01郑金林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郑金林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技教育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252-01

小學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参考、借鉴,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信息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要求教师要广泛吸取其他学科的相关经验,结合本学科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下面我谈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长短情况,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但是媒体计算机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对学生形成剌激,迅速吸引其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之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我在教学CC认识原未,用原未影响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活估测比较短的特别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小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党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参与

教学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在教学实践中,我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让学生学习新知。鼓起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培养探究能力。我们要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例如在进行鼠标的使用教学中采取以任务先导的方式。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如:讲鼠标的常见图案以及它的含义时,我采取了这种形式。我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学习了windows窗口的许多知识,在使用鼠标操作时,你们有没有发现没有在不同的情况下鼠标的图案是不同的,……"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表示:"对!不一样!""这节课就由你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找一找鼠标都有哪些图案,并且想想这些图案的含义!"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上机寻找了,只怕自己比别人少找一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窗口知识积极上机寻找鼠标的各种图案,通过总结,学生找出了鼠标的六种常见图案:箭头、沙漏、多向箭头型图案、小手和"I"等,并且一一说出了他们的含义。通过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对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励思维;不仅要使其知之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启发学生怎么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给学生以"鱼"而是教会学生去"渔"。

3.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笔"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4.整合学科,全面应用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