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么学好初中语文

2018-06-01李晓东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法学法初中语文

李晓东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教法与学法的探究已成为教育科研的重要议题,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被视为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对此谈几点浅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法;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245-01

近年來,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1.教师指导法

教师指导法是指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包括:①预习中的指导。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探索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就某一篇文章给同学布置预习任务,例如:鲁迅的《祝福》,(1)要求学生对作者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作者的其它作品。(2)要求学生深入把握作者在创作此文时的时代背景。(3)概括全文的主旨并谈谈文章折射出了怎样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就会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加自主学习的热情。②学习中的指导。这一过程的指导主要是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课堂笔记,记录一些比较好的句子、词语等。也可以记录老师在讲课中写的板书,这样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课前预习笔记,找出在预习时遗漏的知识点,或是课前预习的不足,加以改正。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经验。③课后预习的指导。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对于学习过的知识我们要不断的复习,这样才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语文的学习更是贵在积累、温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老师应该在学完一单元后做单元小结,把每单元的知识点穿起来,或者是进行一次小测验,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清晰,而且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教法和学法要有机统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一般来说,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但是,教法和学法又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所以它们彼此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相互代替。

因为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主导,后者是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法”改革的重要性。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法采取注入式;而素质教育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教法采用启发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教师的教法必须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是有机统一的,这一点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之一,我们的有效课堂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近年来,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学法、教法改革研究逐渐引起高度的重视。其实,教学方法理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提出教法与学法的密切配合,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更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3.注重学生情感方面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和趋于稳定阶段。不同的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和需要大不相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对其仔细观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热情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语文。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时候,要把握时机多给他们获得成功表现的机会,并多给予表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而对于外向型学生要给他们充分自我表现机会,保持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对他们要提出更高要求,对他们的缺点可以公开批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培养和利用个性中积极的情感因素,如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信心,使用语言时不怕犯错误等,它们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穷的力量。

那么怎样改变呢?更新观念,尽快树立中学教育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的服务观点,提倡"百花齐放",力争"推陈出新",光大"合格加特长"、"优质加特色"的因人施教法。语文是最不受拘束、最生动活泼而又最丰富多彩的一门学科。我们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拘泥于课文本身的讲解而放不开手脚。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不拘一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别开生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追求实效,在用字上狠下功夫;从课本出发,深挖内涵,发散思维,让学生学到书上有、书上还没有的有用知识。如此不断求活求实,以变应变,自然就不再会是进退维谷胡同窄,而是左右逢源天地宽了。

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抠脑子的事。能变则活,善变则进。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猜你喜欢

教法学法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