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主题图”精准“慧课堂”

2018-06-01张海艳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主题图内涵动态

张海艳

摘要:"主题图"是指借以一定的主题场景为背景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画面。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单元主题图、情境主题图和习题主题图。主题图呈现出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这给枯燥和单调的数学赋予生机,拉近了教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数学学习巧用数学主题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巧用主题图,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主题图;内涵;生活;动态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229-01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了许多图文并茂,色彩明丽,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 教材编写主题图的意图主要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说,新教材中运用主题图可谓一大创新,"主题图"的深意,就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會焕发出新的光彩。

1.研究教材,深入理解主题图的编写意图,充分挖掘主题图内涵

理解主题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而让学生发现主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的单元主题图,就是通过图画的方式来反映本单元的有关知识的,用图中人物、动物、植物的数量呈现11~20各数。如图中可以看出有15只鹅在水里游,20个人在跳舞等。这些形象的画面本身就为学生认识11~20各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我们把丰富的数量比较集中地呈现于一幅自然生态环境图之中时,必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么美丽而又熟悉的环境中有多少棵树,有多少人在跳舞,湖里有多少只鹅等这一系列问题所涉及的数都超过10,从而引发儿童的认知冲突,让儿童感受在生活中仅有1~10的数是不够用的,在数比10多的物品时需要有新的数,激发儿童的学习需求,培养儿童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我们只有认真钻研,了解编者的设计思路,才能准确地把握主题图的内涵,这是用好主题图的前提。

2.研究学生,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及知识基础,依托生活,亲近数学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离开了生活,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生活中离开了数学,那将是一个空洞虚无的世界。因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与身边的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好奇的双眼来观察主题图,在生活中认识100以内的数:首先让学生数这幢高楼有多少层?公路宽多少米?轻轨列车每小时多少千米?从昆明到重庆大约要多少分?"你在观察中还发现了那些数字呢"等等,然后叫学生和我一起认识100以内这些数字。让学生"玩"得开心、学得很开心,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学习中去,"学习"热情高。 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就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3.研究呈现方式,通过多媒体,游戏、表演等手段使主题图化为动态

教材上的主题图往往都是静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这些静态的主题图利用多媒体或者游戏的形式,将主题图活动起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活动并参与其中,那么教师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把握的很到位。动态的主题图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奥妙所在,引起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极高热情。

用数学(8、7、6加几),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中的习题一共是4幅主题图,画面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形象,生动逼真,趣味盎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很喜欢。但教材上的画面是静态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本课时,我们灵活地运用了这些插图,把它做成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大自然动物园"的整体情境,以师生一起到"大自然动物园"中游玩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中,再根据教学内容依次拉近"兔子的乐园"、"鸟的天堂"、"鸡的世界"、"鱼儿的天地",让学生逐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以解决"大自然动物园"的管理员——书爷爷带来的两道题为这次游玩画上圆满的句号。这种形式深深吸引了学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小动物的可爱,从而很自然地实现了"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目标。

总之,我们要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来思量、分析教材,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教材。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其"内在魅力"远远超过了它"美丽的外表",它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理性地看待主题图,并深入地领会主题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主题图进行灵活地、创造地使用,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活用插图,巧教数学[J].李继萍.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7.Z5.

[2]做好深度解读,实现有效创编(上)——小学数学教材例题创编的实践与思考[J].夏井川,罗雪莲.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7.11.

[3]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的有效利用方法研究[J].李林.课程教育研究,2018.02.

猜你喜欢

主题图内涵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动态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
有效利用主题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