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2018-06-01周水平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物理

周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161-01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部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学研究,初中物理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认为物理知识晦涩难懂,学习积极性较低。另外,有的教师不注重实验方法,实验教学呆板僵化,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创新实验教学,以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如何开展实验教学?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以生为本进行实验创新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存在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比较喜欢智商高的学生而不喜欢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创造力强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不合乎传统的兴趣,他们常常探究那些不符合"教学常规"的知识领域,被教师认为增加了教学负担。所以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生怕不小心,损坏了实验器材,常用讲解法教给学生间接经验,或者在班上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这就造成学生对物理现象的一知半解。初中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正处于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抽象思维水平较低,难以体会其中的物理知识规律,更难以把握相关的思想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就要转变教学模式,教师要从"主动教"转化为"启发和引导"学生学,让学生从"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实效

2.1注重启发,调动创新思维。

启发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运用直观启发方法,加强"示范"效应,引入学生"抢答",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流畅性。在沪科版版初二物理第九章《浮力》教学中,进行了"探究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笔者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容器,同时也为学生准备铝柱、铁柱、弹簧钩、盐、砝码等实验设备,并为同学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探究问题。(1)浮力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系吗?(2)实验中,选用不同的液体时,相同质量的铁块和铝块哪个受到的浮力大,你能解释原因吗?笔者让学生自备容器,使用烧杯向容器中注入相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对实验产生期待感。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清实验的关键点,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2.2创设适当情境,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在教学"声音传播"时,遇到了难题,学生没能理解掌握"回声"问题的计算方法。为此,教师引领学生完成题目:一艘船的航行速度为10m\\s,在行进路途中,轮船鸣笛,5s后有回音传来,求:这艘船距离障碍物多少米?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只想到声音传播过去的时间,不理解声音传回来的时间。让学生选择实验地点和实验器材,模拟船航行的情境。学生选取学校外侧的围墙为实验地点,准备测量仪器:米尺和秒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让学生自主实验。通过测量,学生发现他们在距离围墙340m远的位置发出声音,需要近5s的时间,声音会回传到自己的耳朵。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声音回传也需要时间,进而有效掌握回声问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2.3加强应用性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此,在学生学习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兴趣活动社团,搞一些小发明创作竞赛,举办一些实用物理知识竞赛等,采用不同的方式,去鼓励学生想、做、思考,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了简单机械原理后,可以和学生一起拆装改装自行车;学习了用电常识后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行设计特色的实验电路,还可以带领学生安装实际生活电路,等等

3.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3.1吃透原理,创新实验方法。

实验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实践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埋头于实验操作而忽视了原理对实验的指导作用,或对实验原理不甚了了。只有吃透实验原理,才能在原理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同一个实验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原理,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实验情境和操作方法。这是学生实验教学中一种可供挖掘的创新因素,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的素材。

3.2想方设法,创新演示实验。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3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现行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多数都属于训练类、测量类和验证类,它对于训练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操作、学会对物质的某些特性和某些物理量的测定方法以及验证所学物理规律的正确性起着很好的作用。但有关探索性、设计性方面则涉及太少,这又不利于学生通过实验观测来模仿前辈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3.4开展小组学习,激发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及时并有效地完成物理实验,就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不但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让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后发现同伴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后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能及时并准确地完成实验,这时每个小组之间的成员就会思考交流,提出不同的意见,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得到创新,从而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