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理念有机融入“珠心算”教学

2018-06-01韩强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珠心算融合

韩强

摘要:"珠心算"是珠算式心算,就是借助"珠像"进行心算,即"在头脑里打算盘",他从依靠珠算到离开算珠,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抽象的数字编成直观算珠映像,并在大脑中快速完成计算过程。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算盘为主载体,手、脑、耳、眼并用,多远早开发学生的全脑,将我国传统的计算方法与形象即依巧妙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发展等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三教;珠心算;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113-01

作为人的素质的创新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包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品德、创造美感和创造技能。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机融合"三教",即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我们在"珠心算"教学活动中,应通过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做到手、脑并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情景,引导参与,诱发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的分布在整个人口中间。"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是有着"类本能"的创新冲动的。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所以从本质上看,学生进行创新是这种"类本能"的回归。

在"珠心算"课堂活动中,学生手指拨珠,口诵口诀,大脑随着手拨口诵积极思维,使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活动显得生动活泼,寓学于乐之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提高。如我在教学"乘法应用题"的练习课时,让学生做了下面两道题:(1)逸夫小学有2排房子,每排有3间教室。一共有多少间教室?(2)逸夫小学有2排房子,一排有3间教室,另一排有4间教室,一共有几间教室?让学生根据题意把每题都用算珠表现出来。审题完成后,同学们纷纷举手,正确地列出了这两道应用题的算式,并且说明了列式的理由,我及时对大家能认真审题给予了表扬。这时,郑惠丹说:"老师,我认为第2题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我抓住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问:"用乘法怎样做?"他说:"先把它看成2排都是3间教室,由于有一排是4间,就少算了一间,在得数后再加上一间,列式为:3×2=6(间)、6+1=7(间)。"他并用盘示图表示出来。我当时给予了鼓励,并用算盘表示这位同学的意思,来肯定他的算法是正确的。这样又有幾位学生根据盘式图列出了另外一种解法,即4×2=8(间) 8-1=7(间)。还有些学生列出了2×3=6(间) 6+1=7(间)、2×4=8(间) 8-1=7(间)。由此可看出学生确有潜能,也表现了孩子们追求创新的一种精神。

2.数形结合,拓宽知识,启发创新思维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抽象和概括构成了数学的本质,数学思维的实质就是抽象和概括的思维。"由于抽象和概括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是培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珠心算"教学,由于算盘具有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因而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和概括思维的培养。算盘,对教师而言是教具,对学生而言,它既是学具,又是玩具,能使学生在拨珠练习过程中达到数和形有机地结合,并易于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正确掌握数学的定义、法则等。如教学认识"3"时,教材配有直观图:3个小朋友、3本书、3个气球、3根小棒,进而把这些物体的多少在算盘上都用"三颗算珠"表示(起到了直观向抽象过度的桥梁作用)。再抽象为数字"3"来表示。这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3.手、脑并用,强化训练,开发学生潜能

开发创新潜能创新潜能具有主动、求异、发散、独创等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灵活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即通过其创造力而表现出来。创造性思维品质反映出能主动构建起功能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既掌握知识的具体事实和细节,又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层次结构特征,养成一种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寻找规律、探求方法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表现出把重要的知识原理与有关问题密切结合并达到自动化程度。"珠心算"教学中,通过耳听、眼看、口诵、手拨等多感观并用,从动手、动口、动脑等同步训练中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发展。如拨珠练习7+3=10、8+2=10、5+5=10等,当学生明确两个加数"互补为10",再迁移新问题时,珠算的"表象"就会再现到他的脑海里,因而运用已有的知识计算:5+2+5=() 7+8+3=()8+6+2=()等时,学生就能运用"互补为10"的知识很快求得其结果,这个过程体现出学生求异创新思维的发展。从以上例举我们进一步看出"珠心算"教学,在"动手"的活动中促进了学生脑的发展,即智力的发展;在"动脑"的活动中使手的活动更加灵巧。而两者有机结合,则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训练,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也证明,在"珠心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把得到数学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使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成为学生富有成果的学习活动,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

猜你喜欢

珠心算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小学生珠心算教学研究
浅谈珠心算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试论趣字当头让珠心算启蒙幼儿心智
谱写“实空看想”四部曲,奏响珠心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