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考

2018-06-01洪德斌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洪德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教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着各个教学领域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完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的高效进行。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基础性课程之一,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小学生启蒙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和重视,而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有效成果,是我国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和地位也值得我们去重视。本文首先对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重点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重要作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064-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载体,还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客观需要,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可以极大的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民族精神。

1.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积累下的文化成果,是我们每个人的巨大文化财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学积极重视,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也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传统文化的有效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培养。

1.1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教学,有利于促进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随着近些年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小学阶段,作为小学生学习教育的启蒙时期,对于学生未来的教育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其中的基础性学科,因此需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而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以历史中的典故和古人们的奋斗历史对小学生形成鞭策,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小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

1.2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也是实现对小学生全面教育培养的需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教学,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不再是仅仅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教育,还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有效培养,让学生在进入社会能够有效的适应工作的需要,而不再仅仅是所谓的"书呆子",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而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教学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有利于小学生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促使小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而实现对小学生的全面培养。

2.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要负责人,对小学生的学习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一定要加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学习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保持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对小学生的教学培养。

2.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设置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习对传统文化的印象,提高学习的效率,尤其是其中的古典文化,更是极为重视意境的存在,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设置,使得学生能够感到身临其境,形成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环境设置,通过视频、音乐的有效应用,形成一个相似的氛围,让学生们感受到作者在诗中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教师在旁边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将作者王安石所处的环境进行充分的介绍,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作者的另一个思想意图,在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学习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素质能力。

2.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有效吸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核心进行开展,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就一定要重视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问小学生:"如果由你带头晏子出使,面对楚国的刁难,你应该如何进行应对",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行详细解释,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基础教育,还能够有效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韩雨健姜聪.浅析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教育》,2016.

[2]肖梦灯.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考试周刊》,2017.

[3]祁晶焱.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学习(上)》,2015.

猜你喜欢

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舞蹈表演的身体表现力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品牌服装设计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