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018-06-01岳丽娟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阅读读书

岳丽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041-02

1.调查原因及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要扩大阅读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不但如此,还规定了具体的课外阅读量,第一阶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阶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阶段不少于100万字。要达到这一目标,单靠背诵、阅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平时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大量阅读,自觉积累好词佳句,做到"厚积"而"薄发"。而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比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在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视野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一个侧面来说明数量的积累与熟练技巧形成的密切关系,也说明长期、大量的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保障。然而,一直奋斗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我发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的消化、理解,轻阅读的感染、熏陶。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值得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认真的思考与研究。

为了落实新课标精神,扎实推进小学生阅读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今年,对我镇几所农村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与师生交谈等形式,对这几所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通过调查探求有效进行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方法。

2.调查结果分析

2.1学生调查情况分析。

我调查的是几所农村小学,在对四、五、六年级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课外读物极少,就毕业班六年级一个班级来说很少有学生家中课外书籍超过10本,23%学生家中的课外书籍在5-10本之间,其余的只有2、3本而已,有的学生家中只有作文书,甚至有的学生家中根本就没有课外书籍。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读物更少,平均每生家中的课外读物竟然只有4本。并且在调查表中显示大部分读物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课内推荐的课外读物,很少有学生自己选择的或者是家长带孩子自由购买的,这就大大限制了孩子的课外阅读量。

再加上多数学生家长忙于外出务工,孩子由老人代为监管,很少有学生在家能自觉读书的,只有老师课内布置了,才偶尔读一次,根本没有读书的自觉性,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不重视,以为只要将老师布置的学习作业完成就可以了,家中根本没有良好的读书氛围,也就是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部分学生还只能在学校的阅读指导课上完成,读书量的缺乏,再加上读书时间不够充足,也就达不到阅读的预期效果。

再者就是,虽然老师也强调学生多读课外书,但是缺乏对学生阅读习惯和方法的指导,或者是指导不到位,就造成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及读书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收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读物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也就对课外阅读兴趣不高。

2.2教师调查情况分析。

在教师座谈中发现,虽然老师都很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但是却疏于家校的及时沟通,对于农村小学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束手无策,例如: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不重视,很少主动给孩子购买必需的课外读物,不配合老师督促孩子完成布置的有關阅读任务,家中根本就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亦或常年在外务工,很少能陪伴在孩子身边,更不必说关心孩子学习读书了,想让跟随老人生活的孩子自觉学习读书,困难就更不用说了。

调查中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老师虽然关注学生的阅读指导,但是又免不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个别老师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功夫,考试考哪里,就指导哪里,也局限了孩子阅读的丰富性。再者就是对学生阅读习惯及方法的指导不到位,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处于自我阅读状态,不能得到很好的指导,以至于到头来收效甚微,学生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也就渐渐失去了广博阅读的积极性,仅对故事性较强的读物感兴趣了。

3.调查结果引发的思考

由于教师缺乏有意识地专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许多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弱,有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很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知识、获取其他知识的能力,应引起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影响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教师素质、阅读兴趣、阅读氛围、家庭环境等因素,这几个因素中,每一个因素对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都十分重要,都不容忽视。

3.1教师教育观念须转变。

一些教师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些教师坦言,从没有认真思考过阅读能力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讲好课,如何管理好学生,至于阅读,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教师很少干涉他们。许多教师表示,他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关注过学生的阅读状况,更没有有意识地去引导过学生的阅读行为。

新课程改革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教师要在解决了生字词以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当把教材中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经师生共同解决之后,就要补充课外读物,让学生开阔视野,独立阅读。如:学完《桂林山水》和《记金华的双龙洞》之后,就应让学生搜集一些其它描写祖国风光的篇章进行比较,同是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写法上又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让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会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总之,教师要改变凡是要考的内容就让学生读,凡是不考的内容就不组织学生读的做法,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包括课外读物、电子读物等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小学课堂教学呈现开放化格局。

3.2加强方法指导,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进行科学的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少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父母或老师安排和规定的。阅读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一点一点地被消磨掉。阅读兴趣的消失,使阅读变得缺乏内在动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呢?一是内容的选择。要选那些贴近学生实际并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如低年级可选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简单的科普读物等等,要让学生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二是要树立榜样。教师应向学生多讲些名人名家小时侯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另外,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课外时间多和学生一起读书、背古诗等,教师对阅读的兴趣、热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

把学生引向书籍的海洋,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因此小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教会所有学生使用工具书,为他们创造自学的条件;教会预习方法,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提高思维能力;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哪些是应该精读的,哪些是应该略读的,哪些内容应该摘笔记,哪些写法是可以迁移的。并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可让学生填写"读书记录卡",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等,使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还要使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读书方法。阅读开始阶段,一般要以精读为主,也就是一句一句的读,一句一句的理解,有不懂的地方,通过查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弄懂了再接着读。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可进行略读和浏览,略读的速度比较快,常常是一目几行,意在粗知文章大意。浏览意在提取信息,一般只看看文章的标题就可以了。当然,三种方法可以交叉使用,要根据不同内容、不同需要而定。

3.3家校及时沟通,齐抓共管。

在调查的结果显示,阅读能力强的中小学生的家庭阅读环境较为良好。他们热爱阅读也可能是因为受到父母等家庭成员热爱阅读的影响。由于家庭成员喜欢读书,他们的阅读兴趣能够得到尊重。而且,他们的阅读活动还经常受到父母的指导,让他们受益匪浅。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取得家庭的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们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課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另外,我们在师生共读的基础上,大力提倡亲子共读,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

3.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很好的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可采用讲、展、赛的形式,举行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等,通过各种成果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得以自我展现,从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也使其相互借鉴,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阅读读书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