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2018-06-01郭莉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教学语言探索

郭莉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是非常重要的,规范性是基础,生动性是重点,情感性是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真正的学习进去,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语言特点;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038-01

在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之中,小学教育无论是在教学思維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个相当大的进步。小学教育作为最初始、最基础的教育,对学生的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而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语言作为为学生传授知识并且辅助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和媒介,在授课中是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的。与此同时,语文科目与其他科目相比,虽然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但最主要的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主要是因为语文科目有着科学性的特点,但更偏重于科目的艺术性。换句话说,语文科目是融合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综合学科。因此,在小学语言科目的授课的过程中,对教师语言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老师语言的教育教学的过程。

1.教学中语言是不能被取代的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媒介之一。而在学校的授课过程之中,这一要素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小学语文老师课堂的授课过程之中,语言就成为了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之间关于语言、知识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作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知识传输的纽带,老师通过语言这一工具为学生传输知识,辅助学生进行学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对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理解最主要的就是通过老师进行语言上的讲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成为了课堂上教师授课工作的重中之重。

虽然,近些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大幅度的发展,使得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等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融入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但是,无论在课堂上融入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都不能改变这样的一个事实:教学语言永远不会被完全取代。反之,教学语言在授课的过程之中,由于所面对的对象是学生,而多媒体等等方式只能作为一个工具或一项辅助的手段,根本不能过完全的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口头讲授。与多媒体等等手段相比,老师的讲解更加的灵活并能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讲解,从而使得老师和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这就是语言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之中,不能被完全取代的最重要的原因。

1.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现状。

根据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了解以及调查,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小学语文老师的教育教学语言为稍微显得黯然失色。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在进行小学语文科目的学习过程之中,同样也会变得语言苍白、流水账甚至 贫乏。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存在着这样的崔武授课方式:就是老师老师只是在课堂上将课前所准备好的内容一味地进行主观上的讲解,并不会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或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没有感情、语气也过于平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很难去在老师的讲授过程中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从而主动的去进行学习,使得小学语文课堂的授课效率低下。

2.小学语文科目教学语言应具备什么特点

在小学语文科目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正在处于学习和模仿的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老师在课堂的授课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

2.1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基础知识出发,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最后组织成诙谐的语言。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掌握好语言的度,要控制声音的表现力。要在每句话中强调重音,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说话的节奏感要张弛有度,争取在重音和停顿中达到统一,这样,教学内容就会易于被学生消化。

2.2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在学生的思维火花碰撞的关键时刻,教师的语言要能够暗示学生的思维不脱离文章的中心。同样的问题,由于所用的时间不同,提问的方式不同,往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为此,教师要精心考虑和选择自己讲话的时机。教师的语言提示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整个课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3肢体语言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还应包括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其产生和运用要早于有声语言。适当运用这些语言艺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之中,教学语言的优劣,关系到老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阐述能否被学生所吸收,能否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关系到老师课堂上的授课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科学的、完善的具有艺术性的语言对知识进行讲授,从而提升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兴趣,最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兴国.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研究[J].学周刊,2016(36).

[2]李兴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语文建設,2014(29).

[3]李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

[4]万少敏.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索[J].赤子(中旬),2013(8).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教学语言探索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的语言特点浅析
法律英语在司法应用中的语言特点
《天上的街市》的语言特点
英语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