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音律与易
2018-06-01陈绍诚
陈绍诚
易除了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原理,诸子百家和中国自古文物制度也都超不出易经的原理和范圍。传闻伏羲画八卦,而相传中国的琴也是伏羲创造发明的。到了黄帝,由《连山易》演出了《归藏易》,他也创造了十二律吕。再到周文王,将易推演至《周易》及六十四卦,是中国音乐发展成为最完备并最受到重视的时期。秦始皇焚书把中国大半的经典烧掉,《乐经》也随着这把火一起毁了,中国的音乐也因《乐经》的失传而失去了黄钟的标准长度,十二律无从订出标准,形成不能正五音,没有六律的问题。听说在《乐经》尚存时,中国的音乐都是雅乐,《乐经》失传无六律不能正五音后,都变成了俗乐。
孟子曾说过:“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这里孟子讲的六律就是六律六吕,但因《乐经》失传,音律失去准则,雅乐也随之灭亡。相传黄帝造音律时将十二个高低不等的音分为六个阳性和六个阴性的区别,而六个阳性为六律,六个阴性为六吕,合起来共称“十二律”(黄钟、林钟、太簇、南吕、姑洗、应钟、蕤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仲吕),十二律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这种把声音分成阴阳概念的只有中国有,好比男女两人的嗓音调平,同时唱歌,其音色还是有明显的男声女声之别,这种分阴阳的形式与易经的阴阳原理是相同的。而十二律是用十二个长短不等的竹管作成,竹管越短发声越高,越长则发声越低,其中“黄钟”最长,发声也最低,这些成为“律管”。而五音就是“宫、商、角、、羽”,其中有二变者,就是“变宫、变”,加起来有七音,和现代乐谱用的1234567是一样的,音同名不同,但古时候不用“变宫、变”二音奏乐,因此为“五音”。
据司马迁于《史记》所述,中国古律的产生是依照“三分损益”原理制出的,也就是竹管最长的“黄钟”(例如9寸),其长度的三分之二就是“林钟”(6寸),而“林钟”加上自己长度的三分之一就成为“太簇”(8寸),以此类推下去成为十二律。但古律有一句“还相为宫”,代表十二律中各律都可以作宫音,宫音也可在十二律中循环往复转动,决定以何律作为宫音,整个音级各音均按次推移,这是“调高”的转换。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用三分损益法产生到最后的“仲吕”于“黄钟”本数不合。自汉朝大易学家京房,到南北朝的钱乐之,再到宋朝的蔡元定,都曾经试图将十二律做到“还相为宫”,但都无法达到。到了明朝,朱载造出十二平均律,虽然靠此能做到“还相为宫”,且在乐器的配置和转调时非常容易,也就是现在大多数使用的,但不合于自然现象,也不属于自然律,听起来稍微不大协调,而西方世界也有做出平均律,但比朱载晚二百多年。中华音律和易学是息息相关的,包括十二辟卦与律吕、五音与五行、河图洛书也是音律之本,但因篇幅关系无法全部解释。
礼记乐记篇:“乐由天作,礼以地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以和众”,“乐者通伦理者也”,“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 ,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可见礼乐均有匡正人道的功用,自古以来极为重要。
《易经》乃我国文化最早的创作,将宇宙奥妙、天人关系包含在内,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不管是学理、天文、社会、哲学、医学、人生准则、度量衡、音律等,上至国计民生,下及医卜星象,均是渊源于易之天人合一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