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高等职业教育在残疾人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作用研究

2018-06-01王荣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特殊教育残疾人

王荣光

【关键词】特殊教育 职业教育 残疾人 脱贫攻坚

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关注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庄严承诺,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责任。

受到生理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残疾人群体的文化水平较低、劳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不足,很难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总体的就业层次和水平较低,就业稳定性不强,很难实现全面脱贫。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残疾人群体受教育水平偏低是根本性的问题。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教育先行,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普遍共识。

一、高等职业教育在残疾人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残疾人脱贫攻坚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贫困,而且还包括精神层面的贫困,需要“真脱贫、脱真贫”。高等职业教育在残疾人全方位脱贫中具有下列几方面主要功能。

1.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残疾人群体的受教育水平。目前,残疾人群体接受教育的“短板”主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很多残疾人在接受高中或者中职教育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总体接受教育的程度要远远低于健全人群体。相比于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门槛”相对较低,主要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主,是以完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相比于同龄的健全人,残疾人更加适合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也能够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在现阶段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覆盖面,是提高残疾人群体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彻底实现精神层面的脱贫。

2.高等职业教育有助于残疾学生实现就业创业。正如前文所述,高等职业教育是完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无论是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还是人才培养模式,都以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作为发展方向。实现残疾人全面小康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业增收是重中之重,只有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获得稳定的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相比于一些综合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更高,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因此,让更多的残疾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获得更加系统地培养,对于他们实现就业增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促进残疾人群体物质层面脱贫的必由之路。

3.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残疾人群体参与社会生活。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除了要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和理论课教育以外,还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参加实训和实习。通过广泛参加实习实训,残疾学生可以有效拓展视野,广泛深入地接触社会,锤炼适应社会的本领,更好地实现融合社会的目标。这些残疾学生毕业后,将会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转换的需要,更为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彻底实现脱贫目标。

二、大力发展特殊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特殊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为专门为残疾人或者为残疾人服务的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发展特殊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极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办好特殊高等职业教育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办好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好特殊教育,不仅是指特殊教育覆盖面的拓展,而且还包括办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我省大量的特殊教育都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仅有一所高校为残疾人提供专门的特殊高等职业教育,还无法达到“办好”的要求。只有大力发展特殊高等职业教育,让更多有需求的残疾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实现我省特殊教育“质”的变化和提高。

2.大力发展特殊教育能够有效满足残疾人群体接受教育需求。根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系统”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辽宁省内18~23周岁适龄肢体、言语、听力和视力障碍残疾人共有9262人,根据省残联对2012~2017年考入高校的残疾人情况统计,每年约300名残疾人被高校录取,还有7600余人未能进入高校接收高等教育,适龄残疾人具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强烈愿望和需求。这部分残疾人是残疾人群体中的优秀人才,应该通过接受特殊教育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3.发展特殊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的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一批行业办学的高校纳入了省教育厅序列统一管理。发展特殊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份内之责,也是丰富我省高等教育形式和实现教育形式多元化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特殊高等职业教育,也就实现了特殊教育发展水平范围的延伸和水平的提高。

三、如何充分发挥特殊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特殊高等职业教育在残疾人脱贫攻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应当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进一步夯实特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的功能,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就学。同时,要鼓励其他高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广播电视大学和成人教育学院也可以开设远程教育课程,逐步形成以“特殊高等职业院校为龙头、各类基础教育特教学校为基础、普通高校及社会力量廣泛参与”的全方位、广覆盖的发展格局,夯实特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

2.支持和鼓励特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引导特殊高等专业教育院校根据行业和劳动力市场发展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全面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技能培养,让更多的残疾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打造精品课程和拳头专业,实施特色办学。开展特殊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一批功能完善的就业孵化基地,安置残疾大学生实习就业。建设智慧化校园,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残疾人提供远程教育服务。

3.为特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首先,要加大对特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和建设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施项目化管理,增强高校发展潜力。其次,要尽快落实残疾大学生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政策,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满足就学需求。最后,要建立特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师资建设机制,在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和引导特殊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参加各类培训。

参考文献:

[1]张莉.我国特殊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15).

[2]肖源,管才君.我国高等特殊职业教育院校职能转变的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特殊教育残疾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