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运算思维培养创新

2018-06-01李全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创新小学数学

李全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 运算能力 运算思维 创新

对于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思维培养创新方法来说,我们能将各种复杂的运算题目,尽量转换为简单的四则运算,使学生能够利用基础、自身掌握最熟练的知识进行运算。同时,也能够使运算更为简单,运算准确率更高。这个过程需要对数字进行转化,因而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对加减法的运算思维培养创新

加减法的运算是数学中基础的运算,我们对加减法运算思维培养创新的过程首先是为学生巩固10以内的加法,为学生不断进行10以内的加法练习。如1+()=10,()+7=10等。在学生对于10以内的加法足够熟练之后,我们为学生强调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对以上题目进行逆向练习。如10-1=(),10-7=(),等等。经过训练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产生自觉的反应,如看到9就联想到9+1=10或9-5=4。根据学生的这个条件反射学生计算多位数的加减法就简单很多了。如在25+7=()中,学生看到25的末位是5,就把7分解成5+2,和的个位为0+2=2,十位为2+1=3,所以很快就能算出32的结果。又如,76-17=(),学生看到76的个位小于17的个位,就把7分解成1+6,差的个位转化为10-1,十位转化为6-1,最后很容易就得出59了。这样的加减法运算创新比传统的加减法运算更为简单,能够更加有效地發展学生的运算思维。

二、对乘除法的运算思维培养创新

对于乘除法来说,运算思维的创新最主要的是对适当的算式进行转化以便简算。如在2999×3=()的题目中,可以将2999转化为3000再减去一个3即可,即3000×3-3=8997,这样的运算显然比计算2999×3简单很多。其次要使学生弄清楚乘除法的交换律,以便进行简算。如在7÷28×4=()一题中,7÷28的计算相当复杂,且涉及到小数知识,我们可以先将7×4再去÷28,即得出7×4÷28=1。这样使得乘除法计算简便了许多,很容易就得出答案。另外,我们的乘除法教学也需要对一些特殊的乘法进行运用,如25×4=100,125×8=1000等等,这些特殊的乘法可以在简化运算时发挥作用。如127×8=()一题,就可以将算式转化为125×8+2×8,最后得出1000+16=1016的答案。

三、对小数的运算思维培养创新

对于小数的运算思维培养,我们采取小数运算整数化的方法进行。具体来说就是在运算开始前去掉小数点,运算结束之后按照去掉的位数再加上小数点。如在1.71+1.3=()的题目中,首先去掉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将1.71变为171,1.3由于1.71小数点向后退了两位所以变为130。再计算171+130,得出结果301,最后将301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变为3.01即可。这样的计算特别适用于小数点后位数不一的小数加法口算,使学生能够更简便的得出结果。又如,在1.1×1.1=()的计算中,先去掉两个因数的小数点计算11×11,得出121的结果后将每个因数去掉的小数点位数都加上,将121变为1.21即完成解答。乘法去小数点的原则跟加法略有不同,要求去掉每个因数小数点的几位最后还要一起加上。但是,也是为了更加利于口算,避免笔算才这样转化的。

四、对分数的运算思维培养创新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数学运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是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同仁共同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拥有了良好的运算能力与运算思维不仅可以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更进一步,还可以使他们将良好的数学思维拓展延伸到生活之中,为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所以,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更加努力地研究对学生运算思维培养创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从数学学习之中获得更多收益。

参考文献:

[1]邱学华.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创新小学数学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