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利院0~6岁残疾儿童综合干预探究

2018-06-01王荣方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综合干预残疾儿童福利院

王荣方

【关键词】综合干预 残疾儿童 福利院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目前0~6岁的残疾儿童约167.8万人,每年新增残疾儿童19.9万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综合干预

综合干预是针对单一治疗方法的不足而提出的综合性的系统干预方法。它是指通过临床专业人员、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心理学专业人员、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干预,以某种或几种训练方法为主,辅以其它一种或几种训练方法,以解决学前特殊儿童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问题的干预模式。

早在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JeanneS.Chall和AllanF.Mirsky率先提出了教育神经科学这个学科的名称和构想。他们预测到21世纪,教育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将会与神经科学工作者、生物医学工作者深度合作,共同探讨人类学习和接受育的机制,创立一门独特的教育神经科学或教育神经心理学,但这样的想法在当时没有得到学术界更多的认同。

(二)对0~6岁儿童进行综合干预的意义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早已表明,0~6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残疾儿童接受综合干预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儿童进行综合干预,有利用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補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最大程度的发挥。部分残疾儿童甚至能通过学前综合干预,从根本上改变其功能障碍的状况,恢复成与健康的孩子一样的学习和生活。

二、我国福利院对0~6岁特殊儿童进行干预的现状

(一)福利院0~6岁儿童现状分析

全国福利院各类残疾儿童不同比例的存在,绝大部分也都是多重残疾儿童。我们对2013年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儿童的残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95%以上都是残疾儿童,主要有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这几大类,其中75%左右儿童存在多重残疾。

(二)以儿童残疾类型为依据进行干预

如对言语残疾的儿童进行言语矫治与干预,由语言治疗师或者老师来实施干预,国内多家福利院借助泰亿格电子有限公司出品的启音博士设备,由老师根据儿童的情况制定方案,实施干预,少数福利院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言语治疗师。对肢体残疾儿童大多采用康复治疗和干预,大多由康复医生或者物理治疗师来实施干预,干预的策略包括OT、PT等。精神残疾的儿童如行为问题、品行障碍等则由心理辅导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来进行干预,有的福利院由社会工作师来实施干预。

(三)以儿童所属部门为依托进行干预

福利院根据儿童年龄、残疾类型等因素为主要依据,将儿童分配到不用的部门进行安置管理。每一个部门工作的内容和职责会各有不同,配备的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技能人员)也各不相同。以一名5岁的儿童为例,如果他被安置在护理部门,他接受到的是以生活照料为主的服务。如果他的身心发育达到相应要求,则可能会被幼教科或者康复科选去,在某个时间段接受相应干预。如果他被安置在康复科,则可以接受针灸、按摩、大运动、精细运动等系统的,由康复医师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三、福利院儿童综合干预存在的不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发展,生活在福利院的残疾儿童接受了“养、治、教、康”等服务。大批高学历、专业技能人员纷纷投身儿童福利事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投到这里。近年来儿童福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和进步。但在对福利院残疾儿童进行综合干预也存在不足。

四、各专业单兵作战、综合干预缺乏横向协作

福利院的医护人员、康复医师、教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营养师等都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在某个工作时段以某一类儿童为工作对象来开展工作。各专业人员的工作部门,工作场所,工作对象相对分开。专业人员之间沟通与横向协作不够,尤其是面对多重残疾的儿童时,各专业单兵作战的缺陷就显得很突出。由此可见,单兵作战的缺陷对福利院残疾儿童影响深远。

五、福利院0~6岁儿童综合干预的构想

(一)加强儿童综合干预人才培养 1.建立儿童综合干预人才培养机制

国家教育部门倡导并鼓励学生在攻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如鼓励医学专业的学生辅修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同样也鼓励心理、社会工作、教育专业的学生辅修医学专业。教育部门要为学生跨学校、跨专业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同时,高校也可以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在医学专业为主课程体系下开设特殊教育、心理学、社会工作等课程。同样道理也在特殊教育、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中加入医疗、康复课程,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2.建立儿童综合干预人才的用人机制

如何选拔人才,如何用好专业人才,尤其是用好具有综合干预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时优先考虑,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能留住现有的人才,同时吸引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加入到儿童福利事业中来。也只有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才是能形成“个人发展、儿童受益、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多赢局面。

(二)对0~6岁儿童进行综合干预工作的具体举措。

1.成立综合干预工作小组,形成多专业融合协作的团队

建议建立由特殊育工作者、医生、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背景的员工组成综合干预工作小组,对福利院儿童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包括生长发育指标,心理发展水平测评、智力测量、体格检查、身体残疾测评等,判断其是适宜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康复干预、心理干预、特殊教育中的某一种,还是几种干预措施同时进行。同时,建立儿童个案档案,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2.建立综合干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规范

在“医教结合”“康教一体”“双师型”人才紧缺、福利院工作人员人手不够的阶段,可以让有医疗、康复、教育、心理、社工等专业背景的员工每天固定1~2小时,或者每周固定半天至一天的时间,在综合工作场所,对有需要的儿童进行预估--制定工作方案--方案实施步骤及实施时间分配——实施效果评定及调整——最终评定等一套完整综合干预工作。各专业通力合作,整合多方资源。让福利院0~6岁儿童享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达到身心协调发展的目的,切实保障了儿童利益最大化,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和“一切为了孤残儿童”的工作宗旨。

参考文献:

[1]张希敏.中国目前0~6岁的残疾儿童月167.8万人.中国新闻网,2016-4-29.

[2]李伦.学前特殊儿童综合干预策略探讨.中国特殊教育,2009,(03).

[3]ChallJS,MirskyAF.EducationandtheBrain[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8.377.

[4]沈晓明.在中国提出医教结合理念的背景与思考.生物学杂志,2013,(04):244.

猜你喜欢

综合干预残疾儿童福利院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BABY,COME BACK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孩子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送至福利院
综合干预对青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影响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爱心彩笔”进入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