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解决措施研究

2018-06-01房燕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状况心理健康措施

房燕

【關键词】农村 小学生 心理健康 状况 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始终是心理学者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要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比、分析获取的调查数据,明确各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点,大力支持地区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农村小学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特征,从不同方面入手科学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使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身心健康发展。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小学生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上升到新的高度,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大众谈论的火热话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围绕《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展开了系统化的调查工作。在调查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学习障碍是各年龄段小学生面临的关键性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动力,甚至产生辍学念头,对学生后续各阶段学习乃至成年之后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年龄角度来说,7~13年龄段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该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并不成熟,知识与社会经验不足,需要来自父母和教师各方面的关怀。他们大都不具有较高的自控能力,纪律意识、道德意识不强,极易出现违反班级纪律等情况。从性别角度来说,该年龄段女生生理和心理都比男生成熟,语言能力大都比男生强。和女生相比,该年龄段男生更加冲动、大胆,品德缺陷也稍加严重。总的来说,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是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的个性化心理,拥有健康心理品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措施

1.家庭方面

在新形势下,我国要根据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存在的各类问题,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农村地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形成、能力发展等都有着较大的影响。父母要正确认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放在核心位置,根据孩子个性特征、心理特点等,采取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都会经历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父母要多留意孩子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孩子在各年龄段的想法,随时了解他们日常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思想上科学引领孩子,掌握正确做事的方法技巧,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等。同时,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建立在“和谐、温馨”家庭环境氛围基础上。父母要注重和谐家庭科学氛围的营建,要抓住小学生喜欢模仿这一特征,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行为,科学培养自身综合素养,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借助榜样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日渐他们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学校方面

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农村小学肩负的责任不可忽视。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农村小学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对各年级各层次学生进行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班主任在各年级学生各班级学生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日常言行举止、心理状态等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班级学生。农村小学要从实际出发,对各年级班主任进行针对性培训,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随时关注班级每位学生成长,随时主动和各层次学生交流,了解他们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客观分析出现的具体原因。随后,班主任要找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突破口,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心理疏导,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向其提出针对性建议、意见,将育人理念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班主任要根据各阶段学科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知识技能融入到日常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课程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科学培养并提升多方面能力。此外,农村小学要深入了解各年级各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组织学生阅读心理图书资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趣味游戏活动等,便于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日渐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不断规范他们日常行为,塑造健全人格,更好地成长成才。

3.社会方面

在新形势下,社会也要多关注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国要根据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出台针对性政策,采取多样化手段,大力支持农村地区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国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使其积极参与到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力整顿街头书刊、成人用品、低下的影视镜头等下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避免学生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出现各类心理健康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高难度工作,要借助家庭、社会二者力量,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科学致力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促使每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具备更多优秀的品质,成为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中重要的建设者、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董玉娟.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J].科教导刊,2016,(10):189-190.

[2]陈海鱼.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途径探索[J].现代阅读,2013,(01):74.

[3]陈华.浅议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8.

[4]卫萍,许成武,刘燕,郭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2):91-96.

猜你喜欢

状况心理健康措施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