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莎.明尼里: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2018-06-01暗地妖娆
暗地妖娆
有演技、有美色、有丑闻,有争议。在荣辱参半的人生路上昂首疾行,只有丽莎.明尼里做得到。
朱迪.嘉兰,好莱坞黄金年代最闪亮的国际巨星,一生都在银幕里、舞台上制造歌舞升平的欢快梦境,人们爱她风云莫测的体型和罕见却明显吃了亏的女低音,于是颁给她诸多表演奖项,甚至把她永恒地列入美国电影史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行列。
可事实上,朱迪.嘉兰一生中最大的成就绝对不是职业生涯所给予的,除了一堆经典作品,她还留给世间一件绝无仅有的瑰宝,这件宝贝叫做“丽莎.明尼里”——也就是她唯一的女儿。
朱迪.嘉兰之于丽莎.明尼里来说,既是她的天赋施予者,也是她的命运指路人。于是,就有了丽莎堪比戏剧故事的夸张人生。
天才降临人间
没有谁比丽莎.明尼里的明星路走得更为轻松了,这得功归于她的精湛的“投胎技巧”,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个风靡全球的明星母亲,再配给她一位歌舞片大师级导演父亲。朱迪.嘉兰与文森特.明尼里的婚姻虽然只维系了六年,却合力“出品”了才华横溢的女儿。可以想像,这对于女孩来说是多么占便宜的事,14个月大就在电影里出镜,七岁登台表演歌舞,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米高梅片场度过。这就意味着,丽莎比其它想走红的女孩早一步搞清楚“表演”是怎么回事儿。
丽莎·明尼里从未停止开办演唱会,足迹踏遍整个欧洲的著名歌劇院。
父母离异归离异,却分割不掉丽莎的天赋,和母亲关系僵化是必然的,因为谁也受不了一位长年为了保持体型而大吞药片的妈妈。于是乎,莉莎在16岁那年只身奔赴巴黎,近距离接触艺术,这让她练就了一把铿锵磁性的好嗓音,和鹤立鸡群的性感腔调。在法国呆够之后,丽莎转去纽约,正式向百老汇的舞台进军。她的试镜表现,让百老汇那帮挑剔的艺术家惊呆了,他们没见过这样的姑娘,看起来像是初登大雅之堂,却没有露怯的迹象,仿佛天生属于舞台。就这样,她争取到了音乐剧《众星拱月》里的角色,一演就是七个月,可说是一鸣惊人。
没有人在乎她是谁的女儿,只知道丽莎.明尼里即便是某个立志进城打拼的乡下少女,也无法阻止她的走红。母亲朱迪.嘉兰也终于向女儿低下了头颅,她主动给丽莎发了合作的邀请函,令母女二人的隔阂逐渐被消融。与此同时,丽莎恋爱了,母亲的好友彼得.艾伦赢得了她的芳心,于是有了一段令她尴尬无比的初婚,以及风生水起的事业征途。
在1963年,也就是丽莎19岁那年,她凭借戏剧《红色威胁》得到生平头一座托尼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得奖者。四年后嫁给彼得.艾伦,这段婚姻维系了整七年。这七年里,丽莎轻而易举地盖过了母亲昔日的风光。电影《何日君再来》让她赢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音乐剧改编的影片《歌厅》助她拿到奥斯卡、金球和英国电影学院奖“大满贯”。
对于内地音乐剧迷来讲,《歌厅》是丽莎不可绕过的经典,她在里头扮演的歌厅舞女莎莉,错爱一位儒雅的英国男教师,因为对方是位同性恋,虽然二人有过恋爱,却终究陷入了错乱的情欲关系之中。讽刺的是,这个角色的命运在丽莎的现实生活中竟也得以映证,与彼得离婚之后,丽莎才向媒体承认:“他对我说过,其实他是一个同性恋。”
正像电影里丽莎对自己的外貌评价的那样,她有个肉感的胸部和平袒的小腹,乌发黑眸和圆鼓鼓的面颊,令她与极具亲和力的甜美母亲有了微妙的区别。丽莎有法国女人的娇媚豪迈,甚至放浪的本色也很外露。所以丽莎可不是当时好莱坞趋之若鹜的“甜姐儿”,比起“赢得观众缘”这种小事,她更注重个性。
于是,就有了一些同样有个性的电影人拜倒在丽莎的黑丝网眼袜下,这其中最赫赫有名的就是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众所周知,老马丁体内的意大利血统促使他一直盯着“黑帮片”,而“肥美”的丽莎看起来就像“大佬的女人”,他为她痴狂了好一阵,甚至为此筹拍了电影《纽约,纽约》,本片破天荒地将镜头瞄准了音乐界,让罗伯特.德尼罗演萨克斯爵士乐手,而丽莎理所当然扮演了女歌手角色。这片子得到金球奖四项提名,却没能让两人的爱情得以圆满。
来自母亲的“诅咒”
这么说吧,丽莎.明尼里至今拿过四座托尼奖、一座奥斯卡,一座格莱美、两座金球奖和两座艾美奖。可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超越母亲当红时的火爆程度。很明显,丽莎继承了朱迪.嘉兰的潜力,却没能继承她的星运。原因很简单,大家热爱歌舞片的时代过去了,暴力、爱情文艺、乃至超级英雄类型的电影成为主流,百老汇的江湖地位不再与明星的走红挂钩,而丽莎偏偏就是喜欢呆在小众舞台上,演过的电影寥寥可数。
更遗憾的是,母亲的“遗产清单”上还有一些不太让人愉快的项目,比如多舛的婚姻。朱迪.嘉兰一生经历了五次失败的婚姻,女儿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通共结婚离婚四次,甚至没有生育。再比方讲,母亲的药瘾也落到了丽莎头上,在朱迪.嘉兰去逝之后,她的处方药让丽莎中了招,此后对药物产生严重依赖。记得某一次,她去到安迪.沃霍尔的家中坐客,期间不断恳求对方:“快,把所有的药都给我!”
药物摧毁了丽莎的意志,也影响了她的婚姻,令她在一半辉煌、一半迷乱的生活中煎熬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今仍有很多人记得她2002年的那场豪华婚宴,嫁的是电视制片人大卫.吉斯特,伴娘是当时还在世的玉婆伊丽莎白.泰勒,伴郎则是吉斯特的挚友——一代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婚礼来宾人数超过800,耗资高达350万美元。可惜,这对夫妇在婚后不久便暴露了劣根性,丽莎是“药不能停”,而吉斯特则常年与酒精相伴,这导致他在每个醉醺醺的时刻都对娇妻报以老拳;两年后,他们离婚了,还落得一个“最声名狼藉的夫妇”称号。
但是,丽莎的华丽人生并未因那一地鸡毛而萎靡,她的壮实身躯和暴脾气有力地撑起了一切迎面而来的压力。失败归失败,歌却照唱、舞也照跳,这就是丽莎对抗挫折的最好方式。不断结婚离婚的过程中,她从未停止开办演唱会,足迹踏遍整个欧洲的著名歌剧院,1979年在卡内基音樂厅的演出,得到有史以来业内的最高评价。
到了2000年,恶瘾终于让丽莎受到了血的教训——她得了脑膜炎。医生严厉地警告她:“你以后永远别想再走路、说话了,唱歌跳舞更不行。”当时丽莎的回应是——“去你妈的。”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2004年可说是丽莎的“黑暗年”,她的保镖穆罕默德.索迈亚以故意伤害、殴打、违约、拒绝支付工作报酬和性骚扰等多项罪名将她告上法庭。同时要与她对簿公堂的还有正在闹离婚的丈夫吉斯特,金钱纠纷让她成为“丑闻”的代名词。
为了证明医生的诊断毫无根据,为了告诉公众她是“打不死的小强”,丽莎花了两年时间在与吉斯特的婚姻里忍受折磨,离婚后又彪悍复出,推出的唱片干脆就定名为《丽莎回来了!》。
接下来的发展更精彩,丽莎在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众喜剧《发展受阻》里演出,该剧以包括最佳喜剧类剧集、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三座大奖作为对她复出的回报;2008年推出的流行演唱会专辑《莉莎的宫殿》为她赢得托尼奖戏剧杰出大奖。
当然,好事的媒体绝对不会放过丽莎这样的“肥肉”,他们尖酸地指出她没有生育这一“顽疾”。丽莎的应对之策是,她宁愿把钱都花在做慈善上,也不会走母亲的老路。对此,在婚路上过尽千帆的她这样表态:“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还一定要结婚?我也想有孩子,可是试过了不成功。这对我来说反而是好事情,我现在干的事业能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全世界的孩子,可以和智障或者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们一起工作,干这些事让我明白了,我没有孩子是因为还有别的事要做。”
果不其然,哪怕近过半百,韶华已逝,丽莎也没闲着。她积极参与电视剧的演出,在《一鸣惊人》之类的音乐类电视剧里闪亮登场,连《欲望都市》电影版里都有她的身影。
毫无疑问,丽莎.明尼里处理麻烦的手段,比母亲要强悍得多,也利索得多。
所谓的“天之娇女”,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家世、财富、美貌和天赋,还得有永不低头的精神,以及无可挑剔的毅力。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丽莎.明尼里就是一直挺着脖子,把“女王”的光环牢牢扣在头顶,哪怕成为世人口中的“过气巨星”,也是一众新生代女明星望其项背的老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