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与意向调查分析

2018-06-01尹学斌闫昌健

四川水泥 2018年5期
关键词:青年人调研人群

尹学斌 闫昌健

(吉林建筑大学)

0 前言

当今社会,青年是购房与租房的主要生力军,青年人的生活状态在生活方式,居住需求,消费方式,家庭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其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对住宅、公寓今后的发展都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居住空间是满足人们生活方式和居住需求的基本场所,居住空间能不能满足居住者的心理行为需求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品质、工作效率以及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青年群体行为心理特征对未来住宅、公寓居住空间设计及改、建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发放”——也就是通过在实地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询问青年的答案的方式来了解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一方面力求全面的了解当代青年人更倾向于那些空间功能,对功能的细节要求例如空间的布置与家具的摆放等,另一方面要了解青年群体在空间中的行为习惯于特性,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在特定的空间之中做哪些行为动作。通过这两点来确定青年群体对于居住空间的需求特点。

本次问卷调研的时间分为两次,2017年7月至8月,主要是采用网络问卷发放的方式,分别对长春市不同地区的青年人群发放问卷。本次共发放调研问卷300份,其中回收的青年回复的有效问卷为88份。第二部分是针对青年群体居住需求行为的深入性调研。

1 居住需求调研分析

1.1 住房现状调研

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所显示数据,长春市18-35岁人口随着年份的增长趋势呈现抛物线趋势,符合一元一次曲线方程,这个年龄段在未来几年内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这代表青年群体在未来会成为购房、租房的主要生力军。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青年群体对住房需求有强烈的正向影响,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在于他们由于生育后代,家庭人口数量增多,对住房功能方面提出新的需求,二是工作逐渐稳定,收入水平不断提升,购买能力提升,经济能力迅速提高,对住房的需求不仅仅是刚性需求,改善住房条件的意愿逐渐加大。

根据调查的统计,接受此次调查人群中的年龄段比例是:16-25岁的人群有10.7%,26至35岁的占29.3%,36至45的有22.0%,46至60的比例为21.3%,61岁及以上的有16.7%,

如图所示,市民对于现有住房的满意与否基本可看成1:1的比例,满意的人群稍比不满意的人群多 10%,而表示不满意的人群对于自己的住房不满意的位置则是有很多,甚至出现的多选的状况,有25. %的人群放弃了此项调查,其中厨房和其他占了总数的 36%,经过详细询问得知,附近大部分人表示自己的家里的厨房格局不够好,缺少储藏空间以及游乐空间。

在进行原因调查时,在这其中,青年人普遍选择了改善居住条件和刚性需求。而进行意向调查时,有多达28.7%的人选择了租房,这一部分人以青年人居多,占77%。大多数青年人表示购房对于本就不多收入的自己来说实在是太大的压力,自己更愿意选择租住或是与人合租。

再基于以上基本调查概况对88份青年有效问卷进行深入调查。

1.2 青年群体的居住意向

1.2.1 基本情况

从调研数据中分析人群男女比例相对均衡,男性47人,女性41人,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年龄方面,其中 18-22岁的占16.8%,23-28岁的占71%,28-34岁占12.2%,由此可见,刚毕业的青年人,占绝大多数;在学历调查中,教育背景为本科占绝大多数,达到69.9%,研究生占27.7%,专科与其他占2.4%;在工资水平调查中,工资水平在2000-5000的占绝大多数,达到60.2%,5000-10000的占22.9%;

工作时间以6年以下居多,0-3年占36.1%,3-6年的占33.7%,6-10年的占16.9%;参与调研的青年人群的职业分布涵盖了教育、政府、医疗、IT、建筑、餐饮等多个行业领域。由于自身交往圈子首先的缘故,建筑设计人员与医疗卫生人员所占的比例较高。

近来由于网络大众化的迅速发展,部分基于网络而形成的新兴职业也在青年人中大受欢迎,例如职业游戏玩家、主播、微商、电商、网络写手等,

1.2.2 租房首要考虑因素

在选择租房首要考虑因素时,青年人自身的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占了主导的原因成分,大多数青年由于现阶段处于奋斗阶段,租金便宜成为了他们对于“家”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次考虑区位、交通,他们对于“家”的更多要求则是与工作地点的关系要适宜,在他们的生活中,工作占了大部分时间,他们需要的是如何从休息的模式更加方便的进入工作的模式。在这一点看来,区位交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提升自身生活品质相关的事情则不是现阶段能够来的及考虑的事情,所以对于通风、采光等一系列的要求并不是很受欢迎。

对于新型服务行业的从业青年人群来说,这些新型服务行业让青年人的上班——工作——回家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从事这些行业的人群在家中工作,这就代表家中要有适当大小、舒适的工作环境,尤其是职业游戏玩家,主播这类工作,工作空间的分配要求合理适当,要有适当的通风与采光等等。

1.2.3 租住方式的选择

在现阶段青年的生活习惯中,独立生活更加受到大众的追捧,其中独居男士居多,也有部分由于租金的压力选择与人分担,找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双人合租。大部分青年女性则选择多人合租,原因当然是以注重安全性为主。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恋人合租。值得一提的是,在调研过程中,大多数青年对于共用厨房与卫浴持有反对意见,这些人都认为厨房与卫生间都应属于私密空间,不应与人共享。由此可见,在租住方式的选择上,青年人更倾向于单人间或者双人间,并应带有独立卫浴及厨房更佳。

1.3 青年群体的居住行为

图2 -4 青年群体生活需求选择

根据图表所示数据分析,青年群体在家中,吃饭、上网、洗澡、等基本需求占了主要部分,由于互联网高速的发展,看电视行为变得越来越可有可无,信息获取的方式已从电视、报纸等转变成为通过上网、APP等新奇方式获取,青年人可通过网络平台来解决购物、饮食、租住、交友、娱乐等一系列生活需求。

青年人尚处于奋斗期,工作勤奋且拼命,吃宵夜的习惯大多数人有之,由此看来,青年群体经常要面临加班或者其他突发状况,在选择晚餐和宵夜的方式时,更多的人使用外卖软件或者归家路上买饭回家,虽然如此,大多数青年人在对待早餐的态度上还是选择在家做一顿清爽好吃的简餐,所以,在家中拥有一个简单的开放式厨房以及一个良好舒适的就餐空间即可满足青年人对于食物的需求,空间不宜过于空旷且一定要方便,最好是形成做饭——吃饭——清洗在一个空间的“短流水线作业”形式。

当代青年人注重仪表,自身形象的保持在他们平时的生活,工作,交流中拥有重要的低位,在卫生间的布置中,要尽量满足较为舒适的洗浴空间,用来摆放淋浴,甚至是浴缸,在玄关空间也应摆放落地式穿衣镜以及衣架,为青年人整理仪表或是归家休息提供最大的便利。在起居空间也应设置相当量的储藏空间,使不大的居住空间尽量的整洁与干净。

部分新兴职业或是从事建筑、IT、教育等等职业,对于家中拥有适宜的工作空间的需求是极大的,所以应将工作空间单独作为需要考虑的空间功能,在设计当中可以考虑设计为工作型及休息型两种,用来应对不同职业青年的不同需求。

青年群体娱乐行为越来越呈多样化及个性化的趋势,“养宠物”、“健身”、“种植花草”、“听音乐”“打游戏”,这些需求都体现了当代青年对于居住空间或者公共交流空间有很大的娱乐需求。

2 调研成果分析与需求总结

2.1 租住现状与居住需求的矛盾

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水平的青年群体来说,在租住酒店或公寓的选择上,往往会有不满意之处,租金、区位、交通三点要求同时满足不太可能,而他们三个往往有难以取舍,有的人为了安静的环境放弃了方便的交通,有的人为了更低的租金价格而选择喧闹的棚户区,有的人为了离工作单位更近而选择了高昂的租金。这种租住现状与需求的矛盾急需得到解决,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师应反复推敲功能空间的经济型与舒适性。

2.2 居住需求的多样化趋势

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由于工作形式、经济收入、家庭教育、居住环境等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以青年群体的工作时间为例,有的青年工作节奏符合“白天上班、晚上休息”的规律,有的青年经常面临“三班倒”的状态。久而久之,青年群体定型化的工作行为与多样化的居住行为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由此所形成的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也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结合前文对青年群体日常居住行为需求、不同人群的职业特点,以及各功能空间的不同使用需求的分析,将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2.2.1 安静休息型

拥有这种类型需求的人,大多不是好客之人,这些人对于家的需求只有最基本的需求——休息,需要安静的环境,简单舒适的空间,还有部分需要读书阅读的空间,经常与书为伴。房屋中需要更多的储藏空间来储物。与朋友聚会则是选择出去而不会约到家里来,甚至与邻里的交往也不多。

这种类型的人大多为学生,低收入群体。

2.2.2 工作创业型

这种类型的人需要在解决基本睡眠休息问题的基础上,由于自身条件的特殊,屋中还需要适当的工作空间来满足其办公、学习等的需求。休息与工作空间各占一半,其余的休闲基本以外出为主。与邻里的交往并不多,大多数空闲时间则是花费在工作的应酬或是与同事的聚会中。

以这种形式生活的年轻人多为从事科研、设计等职业,创业者,经常加班的“加班狗”以及依靠网络的新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2.2.3 生活交流型

这种人出睡眠休息等基本情况外,还有亲朋聚餐、娱乐活动、打牌、游戏等活动;室内空间则是以娱乐聚会交流空间为主,对于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的品质要求较高。

以这种形式生活的青年人大多为部分创业者或经济压力不大的气你男、他们性格上相对外向,好交朋友。

2.3 空间的复合与灵活利用

有调研分析可知,针对于不同需求的青年人群,房间的功能使用需求有所不同。设计过程中,在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其空间尺度应适应青年群体的不同需求。在确保空间完整性的同时,应注意基本空间舒适度,同时要避免空间的浪费,在这一个前提下进行居住空间设计,应该考虑空间功能与尺度的灵活性,在同一空间中满足多种行动需求,形成空间复合与灵活利用,近年来兴起的只能多功能家具为其提供了可能,例如沙发与柜的复合;床与柜的复合;柜与桌台的复合,多功能椅等等。

3 结语

本文重点在于对青年群体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资料收集、发放问卷及入户调研,对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进行调研,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整理对青年人群的居住意向、居住行为、行为频率、行为所属空间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青年人的行为特点对各功能空间的使用需求以及当代青年人的居住模式。最后,总结了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对于笔者此次设计的几点启示,为青年公寓、住宅的深入设计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1]尹学斌,魏远强.极小型居住空间在时间维度上的空间转换[J].四川建材,2017,(02):84-85+87.

[2]唐海源.集约理念视角下的青年公寓套型模块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3]刘臻.极小户型空间设计调查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青年人调研人群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