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向上攀升

2018-06-01邢海洋

北方人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海尔企业

文/邢海洋

苦活累活

自2012年经济进入“新常态”,也就是增速降低后,反思中国制造的声音变强了。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症结,最好的注解来自于郎咸平的“U形曲线”,他走到哪儿说到哪儿,不遗余力地宣传,于是中国人都知道了每一个行业都是“6+1”的产业链: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加上制造。而在这些环节里,中国只控制“2+1”,包括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和制造;而美国控制4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订单处理、批发和零售。

这个“微笑曲线”,美国垄断的上游,包括产品设计、订单处理、批发,加上零售。其利润在20%到50%之间,甚至更多。中国控制部分的利润最多5%,比如说富士康大约4%,小企业也就大约2%。

中国用自己廉价的土地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廉价的资源破坏成本,默默地干着累活、脏活、苦力活,给“白富美”打着工。而当劳动力红利枯竭,公民的环境意识觉醒后,中国制造的困境变得越来越大。

手机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产品,可谓制造业王冠上的宝石。拆解一台苹果,细数其中的零部件来源,就能大致体会到各国制造业在全球电子产业中的位置。2011年4月底,白色iPhone 4开始在中国内地发售,这已经是苹果手机在美国上市后的第四个年头,据美国首位华裔国会议员赵美心透露,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在中国组装,中国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钱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此话一出,国人震惊,均以此为中国制造之痛点。

可到了去年苹果上市10周年的时候,一台美国市场上售价999美元的入门级iPhone X,中国能赚到多少钱呢?中间又流向了哪些国家?根据公开信息,iPhone X的 BOM(Bill of Material)也就是物料清单,其成本是412美元。其中内地企业通过供应零部件和组装赚走了75美元。以台积电为代表的台湾企业,作为iPhone X的核心供应商能够赚取82美元。韩国是iPhone X供应链中获利最大的国家,三星、LG、海力士等巨头几乎垄断了iPhone X 的屏幕、DRAM、摄像头,共计129美元。

一部苹果手机,毛利润通常在60%左右,当然苹果的总成本除了硬件物料的成本,在实际销售当中还需要对开发、销售、物流等一系列成本进行追加,但总体而言,一个苹果赚取了智能手机90%的利润却非虚言。

7年时间,智能手机越来越全能,也因此变得昂贵,从4美元到75美元,中国企业享受到了移动应用类产品大发展的红利。但对于中国企业,最值得欣喜的还是份额从2%上升到18%的飞跃式成长。而中国的整机生产商的利润也在迅速上升着,据测算,苹果在2016年的利润还占据了全行业约85%的市场份额,到了2017年其利润则降到了全行业约65%。苹果让出来约20%的利润市场份额,大部分被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给瓜分了。

华为是国产手机的骄傲。5G标准、石墨烯快充电池以及AI芯片,华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人心。去年底华为Mate 10手机即将面市之际,有自媒体爆料称华为Mate 10系列使用了京东方的LCD屏以及OLED屏,网友一片期许。在此之前,高端LCD屏幕主要以日系厂商为主,OLED屏幕则以三星为龙头。对此华为不得不澄清“虽然很希望使用中国品牌屏幕,但这两款产品使用的都是日韩的屏幕”。

作为追求高质量的产品,在全球化时代里,产品的配件构成肯定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择优组合,必然难以做到纯国产。芯片制造方面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都有几十年的积累,欧洲企业都难以染指,中国制造虽在努力布局,要实现在最先进的手机机型中应用还得循序渐进。不过,在 Mate 10中,很多中国制造已经加入其中,如,武汉凡谷的射频器件、银宝山新科技的手机模具、立讯精密的连接器等。

“干中学”

那么,中国企业是怎么做到的呢?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在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们看来,这不过是西方技术和知识传播、西学东渐的又一个例证。这一过程已经被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追赶型经济体多次重复了。如今轮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技能,通过“干中学”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升级。

经济增长利率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工业革命后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就像一个养马场,隔一段时间就放出几匹马,首批放出来的马要在丛林中自己找路向前跑,要跨越障碍,要在杂草丛生的荒野中踩出一条路。所以这些马的速度不可能很快,他们以一个中低速的稳定的速度向前行进。

后面的马则可以借鉴前面的马趟出来的道路快速地跑,追上前面的马。于是这个世界的经济版图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图景:最初放出来的马,如美国和欧洲国家一直以一定的速度,其实是以不紧不慢的低速度在前面趟路,这是先发国家。后面的国家借鉴着发达国家的经验,引进消化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边干边学。因为学习的成本比创新要低得多,那些“干中学”的经济体因此以更高的速度追赶,直至靠模仿和学习提升效率的红利消失。一件尖端的产品出现了,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投产,再随着收益递减而转入次一级的经济体直至向着落后国家扩散。

当今的世界,科学知识的扩散几乎是即时的。但只有在实干中的学习才具有经济增长的意义,美国人很早就发现,没有明显革新的情况下,一种特定型号飞机的累积产量每增加一倍,它的单位劳动成本就下降20%。随着技术的积累,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总量递减,也就是说积累的技术具有递增的生产力。而中国制造,正是因为我们不挑肥拣瘦,先捡了脏活累活干,虽然所获不多,利润微薄,可持续的实干使我们有了沿着产业链向上攀爬的机会。

记得笔者在2014年写过一篇名为《寻访十倍股》的文章,引述了2013年年中美国股市的一个统计,LED照明巨头革命照明(Revolution Lighting)股价半年累计暴涨5倍,成为最耀眼的明星股。这只牛股当时还处在亏损状态,因为推出了超级节能灯泡,重写了整个LED行业的节能规则。

此时LED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在美国,未来5年—7年内,LED市场规模将保持每年50%—70%的增速,而LED照明占整体市场的份额尚不到15%,到2020年LED渗透率将大幅增长至75%,潜在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在中国的灯具市场,几年前还因为价格昂贵只见于手机、家电等高附加值电器里的LED已经开始普及,价格直追节能灯,因为强大的节能优势,性价比则大大超出。

5年后当我再回访这只当年的大牛股的时候,却不幸地发现,当时最高价达到52美元的行业明星,如今股价只有3美元了。这家企业虽然有了不起的技术,却无法把先进的照明技术变现,去年每股还亏损了2美元多。而此期间国内照明行业的巨头如三安光电、佛山照明等的股价虽然没有10倍的涨幅,但三四倍总是有的。彼时刚刚登陆创业板的华灿光电股价几乎就晋身到了十倍股。业界家居照明处于领先地位的欧普照明则于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

很多被西方企业垄断了技术的产品价格都非常贵。人工成本、环保成本乃至企业的研发成本都高居不下。虽然科技变革不断,提高了降价空间,可企业的定价策略总是挤牙膏似的。这就给中国企业提供了进入市场并站稳脚跟的机会。随着LED的普及、技术路线的改变,传统巨头专利技术瓦解,中国厂商凭借产业链和成本优势迅速崛起,飞利浦和西门子欧司朗照明业务收入急剧下滑,利润变薄。

中国企业咄咄逼人,在国内市场上高歌猛进,国际照明巨头已开始调整市场策略,出售或分拆LED照明业务,与中国企业做差异化竞争。

但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却只能从亚非拉做起,因为传统的海外巨头在本土及发达国家拥有数量可观的专利。为了突破专利壁垒,中国企业开始海外收购,如果不是美国和德国的政府部门阻拦,飞利浦和欧司朗都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了。

说到中国LED生产企业的长足进步,一个绕不开的功臣是一家位于上海的高科技公司——中微半导体,创立这家公司的人叫尹志尧,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副总裁,他于2004年回国创业。此前,海外垄断了LED的生产环节中的关键设备,以致价格高高在上。中微成功制作出了设备,国外再也没有机会垄断市场了,LED灯等照明产品的价格也因此每年下降约30%。这显然又是一个技术扩散的完美例证。之所以“完美”,是因为尹志尧和20多位海归没有带回来一张图纸,全凭知识和经验回国创业。

苦尽甜来为哪般

2017年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中,很多中国制造2025年行动纲领中的重点产业突飞猛进,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8.1% 、67% 、51.1% 、40.1% 、31.3%和30.6%,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上市年报即将出炉之际,传统的中国制造业的代表美的、格力和海尔等的盈利无疑将突破200亿元大关,迈入世界最赚钱企业的行列。中国制造从“U形曲线”的苦力端正向着微笑端攀升,这苦尽甜来又是如何获得的呢?回顾一下海尔当年的“大锤砸冰箱”不无裨益。那是1985年,张瑞敏和员工们含泪砸了40多台不合格的冰箱,一台就值工人几年工资了。这一砸砸出中国企业经理人登上这辆快速奔跑着的经济列车的一段佳话。3年后海尔拿到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又过了5年,1993年海尔登陆了上交所。

海尔集团在创业初期,面临着提高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的问题。在领悟了科学管理思想的精髓后,张瑞敏在创业伊始就在车间流水线上分解操作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赘余的环节,使每条流水线、每道工序上工人的动作都做到最简化、最优化。这就是著名的海尔“OEC”管理模式,强调将公司的工作落实到每个人每一天的每一项工作上,并及时检查调整。“OEC”“市场链管理 ”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当时还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

可上市十几年的时间,海尔股价几乎原地踏步。复盘那一时段海尔公司内部的变化,或可找到部分理由。那一时期,正是海尔的多元化战略阶段,此时的企业正从单一的冰箱向多个产品发展,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张瑞敏提出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接下来,海尔又进入了国际化战略阶段,此时不仅产品大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并且尝试着海外设厂。

不用说,“吃休克鱼”,并购没落中的老国企,海尔获得了产能,可也背上了包袱。国际化战略初期企业无论在市场进入还是品牌宣传上都面临着海量的投入,尤其以国内获得的微薄的人民币利润面对当时海外的市场铺展费用,无疑是天价的。

这一切都做完之后,海尔其实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光芒四射了,中国的明星企业取而代之的变成了联想和华为,如今则是光芒四射的BATJ,可海尔的股价却在2006年后稳步上涨,表面看海尔股票从2006年的4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20余元,似乎不多,但若计算上它每年的分红派息,股价等于涨了30倍。

不得不佩服企业家们的吃苦耐劳,佩服他们长远的眼光。中国制造从卖苦力中起步,卧薪尝胆,终于迎来了苦尽甜来的时光。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海尔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海尔与望远镜和天文台的故事
海尔引领直驱洗衣机新趋势:直驱产能迈入千万级
海尔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