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话昆曲

2018-06-01

北京观察 2018年3期
关键词:折子戏程砚秋昆剧

文 恽 来

摄影,成为我退休后的一种爱好。一天,影友打电话约我去拍摄昆曲演出,我犹豫了一阵儿,还是答应去了。昆曲是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地点就在剧院的排演场,曲目是《桃花扇》。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昆曲的演出。过去总是听人讲,昆曲看不懂,所以几十年都没主动去看过昆曲的表演。这一次,因为摄影而欣赏昆曲,感到十分幸运。北方昆曲剧院的一批中青年演员,甘于冷清却功底深厚,以他们儒雅清新、流丽悠远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让我折服。之后不久,我又主动观看了他们演出的昆曲《红楼梦》,它同样深深吸引了我。

我对昆曲的最初感受是:昆曲与京剧有异曲同工之妙。先是装扮,如果不听唱腔,我看不出舞台上演出的是昆曲还是京剧,他们同样服饰华美考究、扮相俊朗鲜明。次之是程式,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和谐统一,昆曲与京剧民族风格一致。三是意向性、虚拟性,同样是“无马的马、无门的门……”是意境的表演,追求形似神似的艺术效果。

摄影 恽来

但是,昆曲与京剧又有不同。经请教专家,昆曲与京剧的不同,可概括为比京剧更慢、细、软、雅。“慢”是节奏缓慢,安静曼妙;“细”是表演精细凝练;“软”是清柔缠绵;“雅”是曲调唱词文采典雅、曲牌经典清雅、音韵和谐、抑扬顿挫、合腔依律。

昆曲,又名昆剧,源于江苏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昆剧诞生于元朝末年,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曾一统我国剧坛230年,从明中后期到清朝康乾盛世达到巅峰,直至清中期才日渐式微。江南优雅的风物、富庶的田园、温润的气候,造就了昆曲清柔、婉约、细腻的美学风格和动人美感。昆曲自南方流传到北方后,就有北昆之称,而江南叫做南昆。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具古典精神的表演、是雅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昆曲源远流长,我国许多剧种都是在昆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京剧诞生之初,京剧名角和许多艺人,都通过学习昆曲来吸取艺术元素和养分。北方昆曲剧院的同志介绍说,京剧的“四大名旦”都唱过昆曲的折子戏。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合唱过《西厢记·佳期》,程砚秋和俞振飞合演过《牡丹亭·惊梦》,尚小云演出过《青冢记·出塞》等。尤其是梅兰芳,他始终是向昆曲学习的倡导者。梅先生先后学会了《金山寺·断桥》《牡丹亭·闹学·游园·惊梦》等几十个昆曲折子戏。昆曲丰富了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同时也提升了他的艺术境界,使他后来创作与演出在古典美学领域更具深度与魅力,梅先生是从昆曲中受益良多的京剧艺术家。

快慢是对立的统一。在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的今天,找一个晚上,静下心来听一首婉转如莺的昆曲,真让人陶醉!

猜你喜欢

折子戏程砚秋昆剧
罗周昆剧创作论
梅兰芳、程砚秋、齐如山与早期京剧导演
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
当代昆剧导演及艺术流变述论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明清庆寿折子戏的演剧特征与舞台效果
砚田勤耕秋为收
论张弘的新编昆剧
自我保护的刚柔并济
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