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打造“花园东城”

2018-06-01宋铁健

北京观察 2018年4期
关键词:核心区小巷精细化

文 宋铁健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副书记,东城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检验“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效果,关键看非首都功能和人口是否疏解了,城市环境是否改善了,“四个中心”首都功能是否提升了,群众获得感是否增强了。

去年以来,东城区聚焦“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强化“精治、共治、法治”理念,制定并实施“百街千巷”工作计划,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加强精细化管理,确保首都功能、人居环境、城市品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同步推进“疏整促”,持续推进“花园东城”建设。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加大综合执法和“断尾去根”力度,率先出台“十无五好”标准,完成134条大街和496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坚持“口袋公园”建设与“大尺度绿化”相结合,新增绿地9.8公顷。

二是重塑街区生态。以东四三至八条、西打磨厂等为标杆,恢复原有规划和历史原貌,凸显古都风韵。加快补齐便民服务短板,共新增或提升便民网点103处,建成养老驿站34家。

三是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出台了《在城市治理中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共建共享的意见》,在街巷整治一线建立临时党组织。发挥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引领作用,编制了重点街区管控导则和环境提升“十要素”等专项导则。深化城管体制改革,实现城管执法力量90%下沉街道。全面落实“街巷长制”,在全市首创“小巷管家”工作模式。全区12个平房区街道、656条背街小巷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

当前,东城区“疏整促”和精细化管理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对比习总书记“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高标准、高要求,对比核心区群众“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的新需求,仍存在进度不均衡、综合整治不彻底、精细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随着“疏整促”的纵深推进,在拆除违建、封堵“开墙打洞”后,如何改善平房大杂院居民居住条件;如何做好滞留区拆迁管理;如何管理好直管公房;如何切实改善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消除简易楼等安全隐患;如何加大“断尾行动”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加强城市景观设计;如何让物业公司充分发挥管理作用,擦亮“小巷管家”“花友会”等群众自治品牌,进一步深化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等方面,尚需制定精准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当前,东城区“疏整促”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随着“疏整促”向纵深推进,要以提升核心区发展品质为重点,强化业态管控,实现“四个密度”降低。以商业、旅游等行业整体业态品质提升为重点,统筹考虑城市安全、环境保护、商业自治等各方面要求,进一步打造符合“四个中心”定位的核心区,需要一系列政策标准作为支撑。市级层面应研究出台核心区相关行业更严格的准入标准,提高老城住宿、餐饮、零售、房屋出租等行业准入门槛,制定胡同“负面清单”,作为下一步整治提升的依据,更好地调控功能和业态。建立市级高位统筹机制,加大中央、军队等单位协调力度,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契机,统筹解决文物占用问题;系统性研究制定文物腾退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市财政转移支付和对接安置房源等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拓展文物利用方式,腾退后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物腾退保护利用。同时加强旅游大巴管控,统筹制定老旧楼房改造、大杂院整治等具体方案,出台加强直管公房管理的有关政策,切实让核心区静下来,全面提升核心区发展品质。

抓紧出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配套政策,加强对基层的具体指导。市委《关于党建引领街道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实施方案》,总体思路非常清晰。目前从总体时间进度来看,市、区两级都是平行推进,像街道“大部制”改革、城管综合执法等核心问题,急需顶层设计和市级统筹。牵头部门应尽快出台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突出法治保障。

一方面,要深化党建引领、推进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服务群众的功能,广泛调动居民、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发挥“街巷长”“小巷管家”作用,形成以居民自治为基础的社会化参与体系,推广南锣、簋街商会自治的成功经验,构建党建引领、共治共管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启动街道体制改革,探索推进“三级五方”联动模式,深化网格化管理,研究建立区街协同机制,建立“街道立项、平台吹哨、部门报到、处理反馈、综合评价”运行模式。以街道为主体进行执法资源整合,推动重心下沉、执法下移、责权下放,让街道真正成为城市管理的责任主体,努力做到精细化管理每个社区、每条街巷。做到“一哨一考核”和“吹哨”全程留痕监督,将网格系统评价结果与街道评价相结合,年底纳入全区绩效考核成绩。

加大政策法规创新力度,完善市区联动机制,破解治理难题。目前,随着“百街千巷”整治提升向纵深推进,一方面要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另一方面要抓紧建立长效机制,从“运动式”“粗放式”管理向常态化、精细化管理转变,在疏解整治过程中构建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针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面临法制不健全、支撑不够有力的问题,希望市级层面研究总结背街小巷整治、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易发、多发的矛盾点,创新政策,充分利用现有法律资源,灵活选择适用条款,并出台具体法规文件,简化执法查处流程,实现问题破解于理有据、于法可依。

检验“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效果,关键看非首都功能和人口是否疏解了,城市环境是否改善了,“四个中心”首都功能是否提升了,群众获得感是否增强了。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统筹好保护风貌、疏解人口、整治环境、改善民生四个关系,着力促进文物保护利用、居民居住环境、居民生活品质、精细化管理四个提升,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共享疏解整治的成果,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核心区小巷精细化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姑苏小巷
小巷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研究
松萝山茶园现状及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