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教学中的落实
2018-05-31贾春妍
贾春妍
摘 要: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的修订特别提出“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必须以知识教学为载体,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中突出育人导向,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论述,如何进行合理的化学教学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教学;落实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内隐在化学教学内容中的,是学科知识不断积累深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依托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等各个知识,挖掘其所包含的素养教育,突出育人导向,达成落实与发展核心素养之目的。
一、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的核心素养:学科观念: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学科思维: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科实践: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学科价值: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而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内隐在教材内容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情,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与运用
本文选择人教版《化学1》中的第三章第二节《铁的重要化合物》为例,依据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養的内容,深入分析如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实现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之目的。
1.教学活动思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铁的重要化合物》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教材选择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借助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的指导作用,对学生全面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涉及铁的化合物物理性质;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化学性质及鉴别;两种氢氧化物的制取等。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了钠的化合物,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比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同时对以化学对比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比较熟悉。本节课学生可以从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认识物质以及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三维目标的确定:掌握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性质的异同与制备,了解铁的氧化物的用途。合作探究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相互转化及鉴别,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观点解释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激情投入,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对比实验探究,通过微量实验的设计,体会化学与生活,树立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2.主要教学活动及解析。
(1)设计对比实验,分组探究、理解性质。设计意图:通过人教版《化学1》60-61页Fe2+、Fe3+分别与OH-反应;Fe3+和Fe2+的鉴别;又尤其是制备氢氧化亚铁的简易改进实验(如下图)与课本上的原实验三组对比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现象,分析所发生的反应实质。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比实验的设计,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差异分析,理解上述化学反应的实质;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注射器加以改进进行实验,本身也体现了一种创新意识。
化学变化与守恒思想: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所发生的反应,进而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及离子反应的情况;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依据不同现象又尤其是改进装置的明显变化的宏观现象推测在微观上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的社会价值: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改进实验装置效果更好,通过微量实验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实际生活中常见物品解决实际问题;另外Fe2+是生活中补血剂的主要成分,从而体会化学与生活,树立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2)解决问题,拓展应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尤其是创新实验启发,要求学生思考下列各图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并比较各装置的优劣的拓展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引导学生落实实验探究与运用创新意识,再次运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解决实际新问题。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与运用蕴含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教学活动和组织上,需要选择或创设合理的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性的学习情境,通过适当基于问题的、基于体验式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的发生,在学习者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尝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化学观念、化学的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从而最终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任务。
参考文献:
[1] 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