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改革之帆 林场焕发活力
2018-05-31
2016年,在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计划工作会议上,45岁的护林员张建才结婚了的喜事被干部职工们津津乐道。张建才逢人便说:“搭帮了改革,我的日子才越过越有奔头。”通过实施改革,黄丰桥林场首次实现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人均年收入从2万余元直线上升为4.2万元。
黄丰桥国有林场的改变是湖南国有林场改革的一个真实写照。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不顺、债务负担沉重、基础设施落后、职工待遇低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困扰着国有林场。在经济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之下,湖南国有林场也演绎出了属于自己的改革故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对搞活林场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保护林场权益、收入不上交、扩大产品自主权和提高工资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规定。湖南的国营林场也随之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通过推进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单一林业生产结构、采取联营和贷款方式造林、扩大林场销售自主权、实行林价制度五项改革,林场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到1987年 改革开放快10周年之际,湖南国营林场销售收入达16812万元,比1978年的2080万元,增加了7.1倍。
1998年,湖南国有林场又拉开“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大幕。至2004年,全省国有林场精减了三分之一的管理机构和三分之一的管理人员,分流转岗职工1万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8000多名职工兴办了家庭经济,发展了13万多公顷私有林。这一轮改革,有效地强化了管理、提高了效率,林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然而,无论是建立生产责任制,还是“三项制度”改革,实际上都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管理国有林场办法的补充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国有林场指导思想全面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国有林场的发展仍在呼唤着大手笔和大智慧的改革。
2006年开始,湖南国有林场改革踏上新征程。从当年起,湖南国有林场改革纳入了国家农林林场税费改革的范畴,每年获得省财政相关补助8300万元以上,累计获得税改补助资金4.15亿元,主要用于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为国有林场参加养老保险打下了良好基础。以此为契机,2007年,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国有林场养老保险政策,将全省国有林场98%的职工纳入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范畴。
2010年,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再次将改革的春风雨露洒遍了国有林场。安得广厦千万间,造福三湘務林人。该工程总投资27.3亿元,为全省51775户国有林场职工改善了住房条件,全部职工住进了功能齐全的成套新建住房。根据测算,工程至少为2.4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十二五”期间,工程实际总投入42.6亿元,拉动相关产业生产总值近80亿元。多年来,国有林场的许多职工居住在破旧不堪的棚户区、泥草房,天晴一身灰,下雨要盆接。拥有一套自己的新房是他们心中的夙愿。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实施,使得绿意葱茏的崇山峻岭之间,一栋栋新居拔地而起,几代林业职工实现了“山上一张床 山下一套房”的梦想。
2011年,又是一个春天,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的决定。湖南通过积极争取,于2013年8月5日获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批复为全国整体推进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湖南林业人秉承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出实招、鼓实劲、干实事,以改革开启了全省国有林场的蜕变之路。
四年后,作为改革的先行者,湖南给出了精彩的答卷:
——明确了林场生态地位。全省国有林场全部定性为公益事业单位,明确一类事业单位203个,二类事业单位13个。重新核定事业编制14313个,其中全额事业编制13438个,差额事业编制875个,较改革前精简编制35.56%,人员、机构和续保缴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实现了“因养林而养人”的目标。
——完善了民生保障体系。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实现了全覆盖。通过提前退休、购买服务、转岗就业等方式实现了富余职工全面安置。全省完成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51775户,全部职工住房进城落户。
——实现了社会职能剥离。全省国有林场场办57所中小学、87个医院全部剥离,国有林场自供电网基本剥离,代管村剥离比例达88%,理顺了继续代管的乡村的关系。
——完善了经营机制。建立了以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森林资源监管机制,有利于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推动林场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了岗位设置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积极推进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
毫无疑问,湖南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林场职工喜而作诗:“林场山水秀,生态起雄风。拔地高楼起,居家景物丰。衢途通闹市,边寨变新城。最喜改革后,千行百业兴。”
然而,作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在全面完成改革任务之后,国有林场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找准发力点?国有林场应如何深化改革?湖南林业踏着勤勉务实的脚步再度出发:自2016年起,湖南又紧锣密鼓地拉开了改革工作“回头看”的序幕,督察调研、约谈督办、接待上访、化解矛盾,有效巩固了改革成果。同样是在2016年,湖南启动了“秀美林场”建设,次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进秀美林场建设的通知》,每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以建设“资源丰富、景观优美、设施完善、管理现代”的秀美林场示范基地为依托,国有林场改革得以持续深入推进。目前,已建成29个示范基地。
四十年来,伴随着一轮接一轮的改革,湖南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也大为改善:电路通了,不用再枕着星光入眠;自来水通了,职工心间幸福满满;水泥路甚至柏油路通了,可以阔步奔向更美好的生活;办公和生产用房建起来了,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数据显示,仅国有林场改革期间,全省实施完成了17.8万人饮水安全工程,电网基本移交大电网,职工用电实现同网同价,林场公路纳入当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省财政每年安排林区道路建设专项资金5000万元。
山林葱翠欲滴、新居宽敞明亮、职工神采飞扬……今天,当人们把视线聚焦湖南的国有林场,其蓬勃发展的面貌令人为之振奋,也让人没有理由不相信:改革,必将把国有林场带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