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

2018-05-31刘艺慧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刘艺慧

摘要:“‘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是江苏省首批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着力“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农耕文明”儿童体验、“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三大板块内容的建设,并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促进儿童“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的养成,成全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品格提升;物型课程;农耕文明;儿童体验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4A-0039-06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基于学校现状,充分发挥区域物质和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时代要求,确立了“‘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经过层层筛选和激烈角逐,入选为江苏省首批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一、项目的价值与意义

(一)传承农耕文化之校本守望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其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延续至今,并逐渐演化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这些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代代相传。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伟大事业,学校作为教育人的主要场所,理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能够让孩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中保持对祖辈生活记忆的留存和思想道德品格的坚守。

(二)回应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會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的基本方向。我校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了校本化的理解与表达,提出了“健康的体魄、审美的情趣、敏捷的思维、自如的交往”四大培养目标,并在对“农耕文明”特质理解的基础上,贯彻《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具体化为“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

(三)打造学校特色的应然追求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地处城郊接合部,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苏南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农业、农村、农民应该是他们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学校在地域文化的土壤中提炼出“少年农学院”特色课程,该课程先后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的确立,进一步彰显了学校“一切为了成全学生的成长”的办学价值追求,是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应然追求。

(四)成全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国家教育的顶层设计总要通过学校这座桥梁落实到学生身上。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和成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成全人当下和将来的幸福人生。教育要在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满足其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为此,基于学校现状,我校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人才要求相适应的育人模式,“‘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便应运而生。这是学校课程的创新,也是德育模式的创新。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建设,促进“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的养成,成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二、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一)项目内涵界定

基于国家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具体要求,基于对“农耕文化”的内涵理解,基于“少年农学院”这一物型课程基地的建设宗旨,我们以全面养成为目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传承‘农耕文明 培塑有根之人”的主题,并对主题和项目关键词内涵进行了校本化解读。

1.主题理解

传承农耕文化中孕育的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培养血液里流淌着中华传统文明精神的人。

2.关键词理解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而在我校主要是指学生在基地场馆和外围空间开展的各种劳动实践和体验探究中形成的习惯、精神和价值追求。它既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也是新时代学校文化的发展。

“儿童体验空间”是为孩子搭建的一个通过劳动实践、体验探究等活动促进基本品格养成的环境。

“‘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是指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这一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场馆、校园环境、外围空间等的建构。在这个空间里,儿童通过亲自感知、亲历体验、亲悟成长等,在心底留存对农村、农民、农业、农事等的记忆,农耕文化的精神逐步得到化育和养成,实现“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的养成和提升。

(二)项目建设目标

遵循“价值引领目标,目标引领建设”的原则,我们确立了本项目建设的三个目标:一是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深刻理解“农耕文明”的特质,结合儿童品格成长的基本内涵,根据学校布局规划,师生共同参与,合理设计开放的主题场所,配置与之相关联的物件器具,形成可视化的儿童品格养成的物型场域。二是采用学科融入、主题推进等方式,以“儿童视角,成全成长”为理念设计儿童活动样态,引领儿童有序、有效、有力地自主选择、自由组合、主动参与。三是在“‘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中,使儿童能够记住一点农业常识,关注一点农业生活,能够在“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坚守中让孩子保持对祖辈生活的记忆的留存,逐步孕育爱劳动、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爱探索的乡土情怀,实现“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的自我养成。

(三)项目建设内容

儿童不仅是体验活动的主体,更是参与空间建构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开发、共同建构适切儿童发展的物型空间与体验课程,着力“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农耕文明”儿童体验、“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三大板块内容的建设。

1.“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

(1)主题场馆建设

在主题场馆设计建设过程中,我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需求性原则。我们向师生、家长发放了近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00多份,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多途径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活动需求,发现儿童对亲历种植、研究农事、探索未来农业发展、检测蔬果、手工制作、研究江南民俗等比较感兴趣。于是我们建设了“一馆、一场、一园、一屋、一室、一坊”六个主题场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根据课程开发的需要不断完善。二是整合性原则。在整体设计时,我们用两条主线整合六个主题场馆:一是中国“农耕文明”从古到今的发展缩影,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农业从刀耕火种到数字化操控的穿越;二是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品尝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春种秋收中亲历体悟,体会劳动的艰辛及收获的喜悦。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六个主题场馆的建设。

小小农展馆。占地300平方米左右。馆内布展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农业的过去与未来;头顶19种种子组成的吊灯,形象地展示了种子的各种形态和特征;翻转图板介绍苏南地区特有的农作物;橱柜陈列着旧时农村劳动生活的老物件,可让孩子们联想到过去农村的生活场景。学生们在农展馆里还可利用多媒体触摸一体机上网查询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小荷微农场。以“趣”为主题,分“菜趣”“花趣”“树趣”三大区域:“菜趣”区域根据班级数划分为36块方桌地,装置智能灌溉系统,师生和家长志愿者们一起在方桌田里种植了大蒜、韭菜、青菜、香菜等几十种蔬菜;“花趣”区域种植品种优良、适宜江南地区生长的各种花卉;“树趣”区域种上无锡驰名中外的水蜜桃,方便学生进行“桃文化”研究。农具小木屋里摆放着孩子们进行农事劳作的水桶、铁耙、镰刀、锄头等老农具,让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些老农具的作用,還可以动手实践。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围墙上以彩绘的形式呈现了二十四节气农事图。

小荷感知园。利用互联网、传感器、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技术,通过现场安装的农业传感器及便携式实验箱等实现现场植物生长因子的采集,并在平台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形象的教学展示和互通,便于老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和科技感,提升学生对农业知识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趣。

小小组培室。室内配有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和设备,还配备了灭菌器、无菌超净台、冰箱、制蒸馏水器以及相应的玻璃器皿等器材。学生们亲自进行马铃薯、草莓、多肉等植物的继代组织培养。研究组培的过程让同学们了解到各种作物的生长,同时激起孩子们对生物科学探索的兴趣。

无公害检测屋。这里检测设施齐全,检测类目涵盖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十多个大类、一百多个品种。孩子们可以亲自参与操作,对每天学校食堂师生吃的蔬果鱼肉进行检测,留样观察。这样,不仅实现了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而且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树立了健康生活理念。

小荷美食工坊。学校特意聘请热心家长作为小荷美食工坊的指导老师,每周定期指导孩子制作各式花色西点和中华传统美食。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实践平台,让学生品味美食文化,体验劳动的乐趣。

(2)校园氛围营造

创意的小种植。各班配备小种植花架,每个年级种植的花草都形成一定的系列和特色,既培养了学生认识花草、养护花草的喜好,又使室外植物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

诗化的廊文化。教学楼走廊的墙面上布置了国学经典诗文,诵读中华经典名篇,从古诗词中了解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之精髓,孩子们浸润其中,找回渐行渐远的乡土情怀。

田园式花坛设计。学校的草坪、花坛设计融合了农耕文化元素,为原有的花坛草坪围上了木篱笆,与每个班级的小种植相得益彰,师生徜徉其中,感受浓郁的田园生活。

(3)外围空间构筑

我们开发融合学校周边特有的资源,包括勤建茶场、怡情花卉、敬老院、无公害蔬菜基地、街道农贸市场、校园旁边的湿地公园、田园东方基地、桃博园等,不断拓展和丰富“‘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内涵,构筑“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儿童体验空间网络。

2.“农耕文明”儿童体验

(1)多元并进的“体验课程”

我们采用项目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的方式,三者相互促进,优化发展,让学生玩转“农耕文明”体验空间,共同建构指向学生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提升的体验课程体系。我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开发实施“农耕文明”为主题的体验课程。

一是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访谈、外围调研等形式,确定了“花、菜、桃、物”四个研究主题,开发了校本教材《我们的乐园——走进少年农学院》,设计了四大板块:我是小小种桃人,以“桃”为媒爱家乡;我是小小花艺师,以“花”为媒爱自然;我是小小蔬食家,以“菜”为媒爱生活;我是小小研究员,以“物”为媒爱探索。每个板块又有六个主题:第一板块下有“识桃树、观桃花、研桃胶、品桃韵、植桃树、望桃途”六个主题;第二板块下有“花的世界、花的开落、花的制作、花的养护、花卉情浓、花的文化”六个主题;第三板块下有“菜认识、菜种植、菜检测、菜孕育、菜烹饪、菜储存”六个主题;第四板块下有“认老物件、知节气历、学歌谣谚、研老物件、走农耕旅、访民俗路”六个主题。每个主题下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菜单供学生选择。

二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借助“‘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这一有利条件,我们通过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以“花、菜、桃、物”四大主题中的“桃”为例,语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教研组从三年级语文课文《剪枝的学问》入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在孩子们学完课文后,老师带着学生走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体验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老师指导下尝试给少年农学院里的桃树剪枝,看看“剪枝后的桃树是不是增加了产量”。在这个等待结果的过程中,语文、美术教研组通过课堂和社团活动联合开展了“绘形 绘意 绘心”为主题的活动内容:读诗文、画桃韵、赏桃文化。从桃花盛开、点花、结果、包桃、摘桃、吃桃、写桃诗等环节,师生共同制定了不同时期的活动形式,贯穿整个学期,形成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研究。这种从真实生活出发产生的学生真正感兴趣且有价值的问题和活动主题,吸引学生们持久探究。在这个系列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感受到桃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了现实的科学实践。这种跨学科、多维度的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清晰地指向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伙伴协同的“体验方式”

围绕研究的主题,学生可以选择合作探究的伙伴,与同伴、教师、家长共同探究体验;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案,发动组织、实施和评价学习活动。例如在进行“桃树的种植管理”这一板块学习时,学生就可以邀请会种桃树的爷爷奶奶作为自己的指导老师,和同一小组的同学组成“我是小小种桃人”体验小队,学习桃树的病虫害防治,学会粘桃袋、摘木叶等,从而培养孩子的尽职担责和实践创新精神。

(3)灵活转换的“体验空间”

学生根据主题研究内容的需要,在体验空间中可以灵活转换学习的地点。在“花的世界”这一板块学习时,学生们就可以先到组培室看看一棵花苗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再到微农场“花趣”区域、学校旁边的湿地公园等欣赏各种各样的花,说说它们的名字,再利用双休日和父母亲一起到公园或者花店了解花的品种,解读花语内涵。这种儿童体验方式的变革,进一步激发了儿童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4)快速便捷的“体验平台”

我们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惠山教育云平台,将“农耕文明”各个主题场馆的图片、文字介绍、学生围绕“农耕文明”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学生在主题场馆中开展活动的微视频上传到这些平台。家长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或者云平台二维码,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和孩子一起进行一次有趣的“农耕文明”之旅。家长和孩子亲临体验后,可以通过平台分享、评论、点赞,和学校做进一步的沟通交流。

3.“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

如果说“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为儿童体验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农耕文明”儿童体验为儿童基本品格的养成提供了活性土壤,那么“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则是儿童品格养成的有效促进机制。因此,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围绕“过程、结果、发展”三个评价维度,我们努力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品格养成评价机制,突出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性,注重评价的发展性,超越评价的时空性。

(1)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学生“农耕文明”体验档案袋

为帮助孩子们在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中真实地记录有趣的体验经历,刻画难忘的成长历程,留下精彩的成长足印,我们建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关注过程性评价的学生“农耕文明”体验档案袋。

一是设计“‘农耕文明之旅”游学证。让学生在学校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能经历一次次美妙的“农耕文明”之旅,一直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为此师生共同设计了“‘农耕文明之旅游学证”。游学证分为两部分,前面是学校各个专用馆室图文并茂的介绍,后面是根据学校已有馆室,设定学生在每个年级所要去的场馆,及以此为基地所要完成的体验活动、探究活动和自主活动评价表。各项活动中,达成“优秀”级盖一个金色“农耕小达人”章,“良好”级盖一个银色“农耕小达人”章,“一般”级盖一个蓝色“农耕小达人”章。

二是设计作品发布栏。我们在农展馆里的白板、教学底楼大厅的移动白板、学校连廊的宣传窗设计了“农耕文明”主题活动的作品发布专栏,展示学生参加“农耕文明”体验活动过程与物化成果,包括活动精彩瞬间、观察体验日记、学生调查报告、小论文、手抄报、手工制作等。2018年上学期,学校进行了少年农学院“花、菜、桃、物”主题式手抄报评比和主题式征文比赛,并根据实际将参评作品发布于相应的专栏,最终评出若干奖项。孩子们的各种体验作品、精彩瞬间等每学期都将保存到他们的“农耕文明”体验档案袋中。待到他们小学学习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时,孩子们的游学证和六年“农耕文明”体验活动的丰厚积淀和品格砥砺将会陪伴他们跨入新的学习生活,促进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关注结果性评价——建构互联网+评价模式

我们初步建构了更具有影响力、推动力的互联网+评价模式,将学生参加“农耕文明”体验活动的成果作品等通过微视频、微美篇等发布到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惠山教育云平台等,让更多的老师、学生、家长能及时欣赏、点赞、评价、互动等。这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展示自我的舞台,还方便通过互联网带动更多的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学校的项目建设,共同传承“农耕文明”,活跃优秀的民间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真正发挥结果性评价的甄别、激励和导向功能。各班也可以通过微淘宝,开设一个小小网店,出售自己的农产品,体验“农耕文明”中所提倡的自给自足的文化内涵。

(3)探索发展性评价——进行跟踪式评价

在建立“农耕文明”体验档案袋、互联网+评价模式基础上,我们探索了有利于项目持续发展的跟踪式评价机制,通过社会问卷调查、家长个别访谈、参与相应高一层次学校的活动、外围调研等方式,了解社会各界对学校学子留下“农耕文明”印记品格养成的评价,用以判断该项目是否沿着预期目标的轨道取得了有效进展,为进一步完善“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提供参考依据。

三、项目的思路与挑战

在“‘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项目建设进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形成了几点工作思路。

(一)目标引领,整体架构

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的目标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追求,面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锤炼,紧紧围绕“一切为了成全学生的成长”的价值追求,明确了“健康的体魄、审美的情趣、敏捷的思维、自如的交往”的培养目标,并对照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进行了整体架构。我们围绕“‘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进行“一馆一场一室一屋一园一坊”六个主题场馆及校园环境、外围空间的构筑,师生共同开发实施“育桃、品花、种菜、研物”四大主题体验活动。学生在项目的参与、开发、体验、建构中,养成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

(二)师生共建,多方参与

我们始终把儿童放在生命成长的正中央。从项目确立、空间架构、活动设计到评价奖励等方面,我们都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及家长访谈、孩子先期体验等不同形式,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活动需求,以“给学生以选择和尝试,让学生去亲历和体悟,服务于學生成长和成才”为出发点,把“可操作、能达成、有趣味、有意义、有挑战”作为衡量我们项目建设的标准和尺度,努力建构适切儿童、方便操作、学生喜欢、家长认同且符合办学理念的品格提升项目。于是,校长亲自主持,团队合作,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开发、共同建构适切儿童喜欢的物型空间与体验课程。同时,我们主动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引入专家、院校资源的专业引领和智力支撑,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热情,真心实意实施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合力推动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项目建设品质。

(三)注重體验,自主探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现代文明的推进,农村逐渐远离我们,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也逐渐被这个喧嚣的城市所淹没。“‘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引领学生在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书本间接经验、超越封闭课堂的学习中,通过种植、组培、义卖、调查、研究等方式,去亲历、操作、体验、探究和感悟,在多姿多彩的自主实践与探究体验中,丰富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掌握一些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交往沟通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磨炼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

(四)有机融合,动态生成

项目推进的主要载体是课程,课程的品质即项目的品质和教育的品质。为此,我们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校基地主题活动课程的系列开发”的引领下,努力建构项目与课程融合实施的方式,围绕“‘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依托各物型场域,以融合、拓展与创生等方式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促进“‘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项目得以有效推进。同时,也不断丰富课程实施的内涵,提升课程实施的品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教书育人的无痕落实。

在“‘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较为系统地构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其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很多年轻的教师没有从事农事活动的经历,进行农事为主题的专业培训需进一步科学设计;农耕文明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对接需进一步探索;本项目指向的品格养成的内涵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调整;儿童体验活动样态的设计需进一步细化;物联网技术引入建设小荷感知园的经费需进一步协调落实;“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压力就是动力,问题就是目标,我们相信最美的项目在心里,最好的项目在路上!

责任编辑:丁伟红

Construction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Experiencing Space for Children

LIU Yi-hui

(Wuxi Out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Wuxi 214153,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experiencing space for children is the first Jiangsu Provincial Students Character Improvement Project. Our school constructs three plates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experiencing space, childrens experiencing and character formation assessments, hoping that the implementing of the project can promote childrens formation of basic characters such as diligence and frugality, perseverance and responsibility, self-discipline and cooperation, and autonomous creation to realize the goal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growth an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aracter promotion; material curriculum; farming civilization; child experien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