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音乐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018-05-31廖明玉

商情 2018年18期
关键词:儿童音乐情感

廖明玉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幼儿音乐教育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规律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幼儿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工作,违反这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给幼儿带来心理、生理上的损伤。

(二)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幼儿进行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样一条音乐艺术途径,来完成它的教育。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包括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同时表现出这些思想情绪背后所隐藏的称颂、赞扬、关心、同情、鼓舞、帮助等鲜明的态度。音乐艺术不是靠直接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感情,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领悟其教育内涵。在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进行思想意识、情绪体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还是进行知识技能、认识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过审美感受的途径来进行。

(三)寓教于乐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又一特点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四)音乐教育的影响产生于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

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而音乐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二、音乐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一)陶冶性情,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满怀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睁开眼睛就要寻觅鲜艳、明快的色彩,看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竖起耳朵就要倾听母亲的声音和环境中丰富多变的音响。美丽鲜艳的色彩与图案可以满足儿童视觉的需要,而优美动听、欢快活泼的音乐便是满足他们听觉需要的最好刺激。

儿童终日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块积木、一堆沙土、一个小动物等,这些简单的物品都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想象天地。同样,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音乐旋律与节奏,尤其是一些描述性的、模拟性的发挥儿童想象力的好材料,他们可以从音乐中领略到大自然的流水淙淙、鸟语花香、野蜂飞舞、万马奔腾等美妙动人的场景。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感受,所以儿童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以至于常常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

正是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感,保持和发展了儿童的想象力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二)寓教于乐,与德育相互渗透

音乐教育对儿童德育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音乐教育正可以德育培育良好的情感基础。音乐在实现其思想教育的作用时,并不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的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例如《一分钱》这首儿童歌曲,以一个儿童的口吻,叙述了他把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经过,全曲天真活泼充满稚气,毫无说教的味道,非常自觉地赞扬拾金不昧的美德。

大多数音乐活动都是集体活动,无论是音乐游戏、器乐合奏、还是合唱,都能培育人的集体主义精神,遵守纪律的习惯,以及形成人与人紧密合作的良好道德。

(三)启迪智慧,与智育相辅相成

音乐教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这一点不仅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气重视,还逐步形成了社会的共识。增加智力投资,加强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家庭为孩子购买乐器,请家庭教师。大量事实说明,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确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知道智力是人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从智力的结构角度来看,智力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智力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科學研究表明,音乐活动不仅依赖于大脑皮质的分析机制,它还依赖于那些主管感受与动机的皮质的分析机制,它还依赖于那些主管感受与动机的次皮质结构而这些结构对人智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儿童对音乐具有敏锐感觉,对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让初生婴儿在哺乳、活动或睡眠时听一些优美、愉快的音乐,可以使婴儿的朦胧期缩短,学语期提前。

(四)以美促健,与体育相得益彰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医治人的疾病,正为因为此,音乐治疗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正在全世界人蓬勃发展。事实上,在人类的音乐发展史中,音乐始终与人体的运动分不开的。古人云:诗、乐、舞三位一体,正是指这一状态。许多作曲家都强调音乐与身体或手势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他们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本身最好还是被看成一种延伸了的手势、一种由身体所执行的运动或方向。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甚至认为音乐必须被看见,这样才能得到恰当的吸收.他认为一个人在听音乐时必须看演奏者演奏。确实,听音乐会的录音要比亲临现场观看演出给人心灵的震撼差得多。幼儿当然会把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他们觉得如不伴以某种身体运动是唱不出歌来的。奥地利的音乐教育家提出具有体态律动配合的音乐教学法,体现了音乐与运动的密切联系。他认为:“音乐的学习应该从有关运动的经验开始”。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为图片故事配音乐、创作乐曲、编动作等,激励幼儿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猜你喜欢

儿童音乐情感
情感
台上
音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