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压模具凸凹模间隙控制和调整方法研究

2018-05-31吴广东朱永强刘松青

商情 2018年18期

吴广东 朱永强 刘松青

【摘要】控制模具的凹模和凸模的间隙是整个模具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整个模具的冲压质量和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凹模和凸模的间隙控制作为冲压模具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是冲压模具工作中重点关注的方面。如何控制凹模和凸模的冲压间隙,并且在冲压过程中及时采取工艺方法进行调整成为保证冲压模具质量的关键一步。笔者在对模具装配的准备过程详细分析之后,提出冲压模具凸凹模间隙控制和调整应该采取多种方式。

【关键词】冲压模具 凹模 凸模 间隙控制 间隙调整

一、前言

冲压模具工艺过程中,凸凹模的间隙大小对于最后制件的质量和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模具在冲压之前,装配过程是首先需要进行的阶段,装配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装配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最后制件的模具效果。在模具装配的阶段如果出现了调整措施不到位,对于间隙控制的方式采取的不得当的话,最后的制件效果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效益的损失。凹模和凸模的间隙控制,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成为模具装配阶段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了最终制件的间隙合格的程度。

二、模具装配的准备事项

模具装配的工作是整个冲压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保证模具装配较高的质量和效果,将可以保证冲压工作事半功倍的效果。凹凸模之间的间隙控制一方面与加工过程中机械控制精度有影响,另一方面与整个装配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有这十分密切的联系。

(一)合理制定凸凹模

凸凹模的设计过程十分缜密的,需要考量多种机械指标,特别需要注重的是凸凹模的寿命和断面效果的问题。冲压模具的耗损也应当是整个流程的重要考虑问题,为了防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过大的耗损对于凸凹模的寿命衰减的问题,需要在冲压过程中将凸凹模的间隙控制在最小的合理范围内,从而保证凸凹模在使用上的寿命和制件质量。在一些特殊的冲压模具制件中,这个问题尤为需要值得注意。

(二)选择合适的装配方式

冲压模具在装配方式上一般采用两种,一种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配坐装配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装配之前可以进行仔细的设计和考量,最大程度上保证制件的间隙质量;另一种是直接装配法,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制作出所需要的制件,比较适合使用情况较为紧急而且质量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制件。冲压模具的装配工作中必须要考虑到整个装配流程各个阶段的关键步骤,按照模具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仔细分析相关设计精度的控制,保证凸凹模间隙的冲压质量和效果,满足最终的制件要求。

(三)制定科学的装配顺序

装配顺序对于整个模具的制作过程来说是串联的部分,科学合理的装配顺序才能保证整个制件最终的良好的使用效果和质量。考虑到凸凹模在最终阶段要实现对中,因此合理的制定装配顺序就显得极为重要。在装配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装配原则,首先对于没有相关的导向装置控制的冲压模具,在凸凹模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过分的注重装配的要求,可以灵活的进行冲压工作。对于凹模在下模座上的制件来说,柱模的安装首先应该考虑到下模的精度要求。

三、冲压模具凸凹模间隙控制和调整的方法

冲压模具在整个装配流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制定间隙控制和调整的具体方法,保证最终凸凹模的间隙达到设计图纸的精度要求。凸凹模间隙控制和调整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当按照现场的工艺要求和精度要求,因地制宜的选择调整方法。

(一)垫片法的方式

垫片法是这一系列调整方法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也是当前冲压模具领域最为成熟的一种调整方法。在装备过程中,需要在合膜过程之后,在模具中加上等高垫铁,然后凸凹模结合到一起,观察分析凸凹模结合的间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果这一过程中,发现垫片并没有保证凸凹模间隙的均匀程度,需要对凹模上的固定板面进行敲打,控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距离,达到合适的距离之后,再进行之后的工艺流程操作。最后阶段需要用制片进行试冲的环节,通过纸片上的切面的良好程度来分析制件的质量问题,从而进一步确保凸凹模的紧密结合。在较大模具的制作过程中,垫片法的使用极为普遍,并且在冲裁大间隙材料工艺中得到重视和采用。

(二)化学辅助的方式

在一些工艺处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凸凹模形状较为复杂,对于间隙的控制无法准确把握的状况,这个时候就需要采取化学辅助的方式来进行间隙的控制。电镀一层金属替代垫片法中的等高垫铁,是化学处理方法中电镀法的施工工艺。镀层的厚度和间隙的单面厚度保持一致,通过刃入凹模的空隙,观察上下之间的凸凹模是否紧密一致,是否达到整个工艺施工的质量精度要求,检查凸凹模之间是否紧固。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的冲压模具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镀层不需要其他的工艺处理,在整个模具的操作过程中会自然的去除,保证了整个制件的使用精度。

(三)采取透光检验的方式

透光检验的方法操作是十分簡便,只需要在凹凸模结合之后,使用光线进行照射,观察在光照情况下,凹凸模的刃口是否均匀,光线透过的程度是否一致,从而判断凹凸模的紧密程度是否达到图纸的精度要求。如果透光检验的方法发现整个模具精度达不到图纸要求,可以进行间隙的重新控制,达到图纸要求之后再次进行透光的方法进行多次检验,对于小间隙模具的冲压精度控制十分有帮助。

(四)样件的标准化方式

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可以通过首先制作一个样件的方式进行凸凹模的精度控制,这种办法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人力和物力的节约,并且可以很好的实现冲压模具的标准化制作的过程,对于大间隙的冲压模具十分受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如何控制凹模和凸模的冲压间隙,并且在冲压过程中及时采取工艺方法进行调整成为保证冲压模具质量的关键一步。笔者在对模具装配的准备过程详细分析之后,提出冲压模具凸凹模间隙控制和调整应该采取多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韩忠冠.谈冲压模具装配方法的改进[J].考试周刊,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