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女子图鉴

2018-05-31范嘉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丽丽落户果园

范嘉

背负着年龄压力和婚恋选择等社会话题,城市女性对于一座城市有着更敏锐的感受,她们在城市空间的生活也成为时代发展的睛雨表

《北京女子图鉴》火了。成都女孩陈可依的10年“北漂”生活,在背井离乡的年轻人中引起不少共鸣,也掀起一番关于“择城”的讨论。如果可以预见10年后的成都,女主人公的选择或许会有不同?

2018年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单上,成都位列15个“新一线城市”之首,未来可塑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指数在“新一线城市”中均排名首位。在这里,“安分”与“不安分”并存:穿梭的地铁与写字楼里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梦想翻腾,玉林路的尽头和小酒馆的门口则将慵懒的时光无限拉长。尤其对于成都女子而言,这种相得益彰的喧嚣与巴适,也给她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种可能。

王安忆曾用“女人”连接起男人与城市的关系:“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背负着年龄压力和婚恋选择等社会话题,城市女性对于一座城市有着更敏锐的感受,她们在城市空间的生活也成为时代发展的晴雨表。

她说,我爱这座优雅城市

邹雪怡喜欢美的事物,譬如美食、美景、美女,还有美好的生活。可当别人喊她“美女”时,这位西南财经大学的95后姑娘还是会有些不好意思。

舞台上的她其实自信得很。前不久,邹雪怡在“蓉漂校园大使”选拔活动中拔得头筹,与其他19名成都高校学生共同入选“蓉漂校园大使”。在评选环节,每位选手需在三分钟内展示自己作为“蓉漂”的青春力量,她打动评委的不仅是饱满的热情,还有对这座城市细微的观察。

“在这边生活和学习,朋友圈经常会被成都的生活美学刷爆。虽然我是外地人,但是生活在成都真的感受得到家的温暖。”邹雪怡说,在互联网上,人们从来不吝啬对成都的溢美之词,尤其是对这里的美食和美女。

赋号“美女之都”,漂亮姑娘是这座城市的代言人。她们或是柔美地驻足于街头小巷,或是妆容精致地穿过太古里……“美”是一件美好的事,成都姑娘从不怯于展示这种美好。在邹雪怡的朋友圈里,你会看到充满古韵的锦里巷口穿着华服的她,校园活动中落落大方的她,还有春熙路上青春张扬的她。

“打扮得美美的,带朋友或是家人去看看成都的大街小巷,找个甜品店聊聊天,看着窗外人来人往,真的很满足,我爱这座城市。”她说。

刚刚过去的“五一”,她给来成都的外公外婆做了次导游,带他们逛成都。“他们感慨这里太漂亮了。这也是我对成都的一份热爱吧,我想把它的美带给我的家人,让他们多看一些,多享受一些。”

在成都待久了,邹雪怡的用词开始有些变化,“以前回家叫‘回,现在回成都才用‘回。”于她而言,这里安放着大学四年来的点滴成长,承载着未来的理想。顺利保送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研究生,她的下一步计划是延伸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成都找到热爱的工作。

“我希望以后能在成都落户,真正留在这里。”邹雪怡说。

她说,这里有诗和远方

2017年7月20日上午,成都市公安局办证中心。

四川内江姑娘曾栌贤顺利办完落户手续,前后不过短短10分钟就拿到新户口簿,成为《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人才新政12条”)实施后,正式开始接受申请办理落户手续以来第一个“新成都人”。

照片与报道开始出现于网络媒体,“落户第一人”的称号,让她成为落户政策的“义务宣传员”。远近朋友和曾经的学弟学妹开始问起具体的落户程序,在外地工作的同学也纷纷向她打听回成都“怎么样”。

“新成都人”的队伍正在变得庞大。去年7月“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在蓉落户的人才已超过了18.7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30岁及以下青年人才是当仁不让的落户主力军,占到人才落户总数的八成。

“落户后我觉得自己就是这儿的人了,以后的生活、工作都要在成都。”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本硕博连读后,曾栌贤选择留校成为一名老师。从求学开始,今年是她与成都朝夕相处的第11年。这期间,她也曾考虑过换一座城市生活,但最后还是没舍得离开成都。

“川大的高分子专业十分抢手,去其他地方的时候也都觉得没有成都舒服,我又是一個很有主见的人。”用她自己的评价来说,“我有很清醒的规划,别人很难打动我。”

成都,这座排行“2017年中国十大美食名城”前三甲、每年要吃掉超过700亿的城市,生活在其间抬眼时,不经意就能望见雪山,这些都俘获曾栌贤的芳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流淌在城市日升月下的市井气息揉成一方人的秉性与脾气。曾栌贤骨子里的爽快泼辣与说话时的软侬合在一起,像是火锅与豆奶的完美搭配,也带着成都稳中求进的沉静与昂扬。

看似温柔的曾栌贤,私下可是个爱挑战的姑娘,登山、徒步、马拉松,每一个她都想体验一下。

去年“十一”长假,她与男朋友在网上约了一群人,去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背着帐篷与食物,用了三天从四姑娘山翻到毕棚沟,完成计划很久的路线。这个暑假,她的计划则是:完成贵州六盘水马拉松。

“读博时每天泡在实验室,那时候就想毕业后要有自己的生活,还要诗与远方。”现在,当初立下的小目标已经实现。生活中的平静与波澜,与这座城市的快节奏与慢生活相得益彰,哪一种她都能游刃有余。

“无论生活在哪里,我觉得都要与这座城市的状态契合,找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我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我能有一点点改变,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在成都当老师。”

当被问及“成都的女孩可以代表成都吗?”这位90后四川大学博士生曾栌贤的回答是:“我觉得可以啊,成都就像个漂亮的女孩子,看上去温婉,内心却很狂野。”

她说,种下一棵葡萄,收获一座果园

像曾栌贤这样留下来的博士生还有很多,成都对全国人才的虹吸效应正在逐步显现。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成都流入人才中,本科学历占62.7%,硕士及以上学历达到6.1%,不少高学历人才选择在这里站稳脚跟。

2011年,四川农业大学博士段丽丽来到成都,面对30岁的迷茫,她希望可以在这里找到“三十而立”的机会。

专业是农业、大学就已经认识的老公又先她一步来成都打拼,两个人决定就在成都做农业,建一片自己的农场。

段丽丽的农场选址在成都市郊金堂县的一个村庄,川西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恰好能为果园提供丰富的肥料,可村镇之间的泥路却让人犯了难。当政府得知情况后,马上进行道路修缮,前后只用了短短一周。这也为她在果园架起第一片葡萄藤建立了信心。

电影《云中漫步》里,美国加州绝美的Napa Valley葡萄庄园让无数影迷心驰神往,也在段丽丽的心中留下一片郁郁葱葱的葡萄藤。“我希望有自己的葡萄园,决定种水果时,第一想到的就是葡萄。”

从一棵葡萄藤开始,段丽丽一步步在收获她的果园。从成都金满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到中欧联合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再到四川省中安检测有限公司,段丽丽的创业规模实现了巨大的变化,员工也从夫妇二人发展到近200人。如今,37岁的她不仅获得过“中国青年创业奖”,也是四川省“千人计划”、成都市“蓉漂计划”专家。

这些成绩,让段丽丽的父亲改变了最初的偏见。“最初父亲对我来城里种地不能理解,如今他非常为我自豪!”段丽丽说。

去年,段丽丽被推荐作为代表参加在美国召开的一个农业发展圆桌论坛。她告诉记者,当时是成都市负责人才工作的一个领导半夜给她打了电话。“他说在经过资料数据库的层层挑选,觉得我很合適。我也很需要这个机会。想得真的很贴心。”段丽丽每每谈起此事都很兴奋:“我在论坛上发了言,拿了证书,还结交了20多个国家的朋友。”

段丽丽名片上要印刷的文字变得越来越多,家庭也从二人的小浪漫转向一家三口的大祥和。9岁的女儿随了父母喜欢闯荡与好学的性格,最近捧着路遥《平凡的世界》不撒手。

如今小两口会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每到周末,夫妻二人会带孩子来到果园,体验乡村的生活。段丽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拥有一大片果园,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尝自己喜欢的味道。

猜你喜欢

丽丽落户果园
画一画
呼噜猪的大果园
Who They Are Decides Where They Go
果园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I love my family
丽丽的周末
夏日果园
蓬蓬的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