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降速骑得稳才能行得远
2018-05-31文/时晓
文 / 时 晓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很多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各类事故发生率也居高不下。电动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快,有的时速达到了50~60 km/h,加之一些骑行者违规在机动车道行驶或是乱闯红灯,都极易引发事故。围绕车速、质量等关键指标,电动自行车国标也是反复修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2018年1月16日开始公示,提出要确保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所有道路交通参与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确保广大消费者基本的出行需求。新标准中,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由20 km/h调整为25 km/h,整车质量(含电池)由40 kg调整为55 kg。
为了确保安全,源头上首先要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不要为了一企、一时的利益,不要再抱着侥幸、打擦边球的心态生产超标车。为了企业发展得更稳健长远,要不怕牺牲一点短期利益。况且新标准充分考虑到了广大企业的利益诉求,从发布到正式实施拟设置半年到1年过渡期,给企业一定时间进行新产品研发、生产线调整和库存产品消化。无锡是全国电动自行车重要生产基地,产量大、企业多,新标准势必对企业带来影响,广大企业要早转型、早研发新产品,早占领新市场。
作为消费者,要端正思想认识。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骑行的速度慢一点又何妨。作为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更加不能放松。质监部门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出厂的电动自行车符合要求。交管部门在常规监管手段上,要积极采用视频检测技术等新手段。比如无锡市2017年下半年开始在部分路口实行的闯红灯“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对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和行人就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当然,在道路建设中,为适应电动自行车骑行需求,一些客流量大的道路要适当拓宽非机动车道,路况不好的非机动车道也要加强改造、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