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探索绿色金融改革“衢州样本”
2018-05-31耿国彪
文|摄 本刊记者 耿国彪
2018年12月1日,浙江省衢州市召开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衢州市一年多来开展“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
衢州市自2017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一年多来坚持“绿色+特色”理念,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紧紧抓住“标准、产品、政策、流程”的四个核心因素,发挥其乘数效应,绿色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一是围绕“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工作主线,衢州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完成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评价方法。这两个评价方法具有符合政策导向、体现环境优先、突出行业特色等亮点,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对美丽经济幸福产业、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的支持。二是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综合责任保险服务规范上升为省级标准,得到了国家应急管理部、生态环境部、银保监会、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三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贷款专项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实现绿色信贷地方标准统一。四是率先建立地方法人机构绿色银行体系标准。全国范围内小法人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没有固定模式,也缺乏评定标准。衢州市农信系统在全国率先开展市县一体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绿色银行体系建设,出台地方法人银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量化绿色属性等级、显化绿色资产映射、实化绿色效益计量的三大标准,打造了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重重落地的全新样板,充分体现了“让绿色更普惠,让普惠更绿色”的理念。
形成了一批绿色金融产品“衢州模式”。一是打造绿色信贷“衢州样板”。开展无形资产、环境权益类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无缝续贷、投贷联动、债转股、债股结合等绿色信贷产品;二是创新绿色债券“衢州样板”。积极探索政府产业基金与私募可转债结合模式,发行全国首单“私募绿色双创金融可转债”;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支持本地绿色项目建设;三是形成绿色保险“衢州样板”。全国首创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综合责任保险,建立“保险+过程管理”的保险综合服务新机制,实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全流程的科学管控;首创生猪保险及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从源头解决了畜禽的环境污染,在全省全面推广;首创电动自行车综合责任保险,为市民绿色出行和市人大出台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四是探索绿色金融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巨化样板”。大力助推老化工基地实现绿色转型;五是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开启样板”,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银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形成了一个绿色金融的审批流程体系。衢州立足现实,先下后上,先易后难,倒逼前行,重点在全市农信系统再造绿色信贷审批流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单设绿色金融事业部、独立的绿色信贷审批通道、单列绿色信贷规模、建立绿色信贷考核激励制度,力争走便捷快速通道,得到广泛响应,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8年10月底,全市绿色贷款余额472.34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达到21.45%,同比增长61.9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7.52个百分点;绿色贷款平均利率5.66%,低于各项贷款利率0.45个百分点。
衢州市副市长王良春表示,当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已进入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衢州市将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努力打造“大花园统领、大平台集聚、大数据支撑、大联动服务”的衢州模式,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下步,主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支撑体系。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打通体制机制的痛点和堵点,推动绿色金融地方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构建绿色金融信用体系,打造“评价、监管、应用”为一体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绿色金融联动服务体系,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构建绿色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二是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保障。围绕“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主线,创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直融、绿色支付等绿色金融模式,激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从供给端满足绿色发展的广泛需要,为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三是深入开展金融机构“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从体制上、机制上打通融资障碍,建立信息对称、简便把控、快速高效的绿色金融通道。四是加大绿色金融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新型金融业态甚至国际资金,全力做大绿色金融总量。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衢州办事处主任吴通政对记者说,自去年6月试点以来,衢州农信立足于“体系化推进、标准化引领、特色化发展”的三大原则,不等不靠,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国探索开展“小而美”的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率先在全国开创一个地级市全部农信法人机构“一盘棋”推进的工作机制、率先在全国出台地方法人银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三大标准并创新七大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绿色金融改革的成效初步彰显。既为全国绿色金融标准化、市场化建设提供了“衢州经验、农信模式”参考,也有效推动经济产业和自身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截止10月末,共向乡村振兴等绿色产业、企业和项目投放绿色贷款135.3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绿色信贷总量的28.6%。在扩大有效信贷投放的同时,信贷资产质量也稳步提升,不良率控制在1.5%左右,经营效益明显好转,向高质量发展渐行渐近。
会上,衢州市金融办、人行衢州市中心支行、衢州银监局等介绍了试验区建设的“衢州经验”,部分金融界专家对衢州绿色金融改革的“农信样板”这一案例进行了点评,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