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出
2018-05-31祁建
文 祁建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每个人,在每段时光都期待或渴望或是正在进行着一场美好的旅程,人生就是一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旅行。当您感叹时光老去时,却细品出岁月悠悠。等待回首,往事似乎却已经过了大半生,或是长达整个世纪。
晓风拂面,很是寒冷,我知道要想看到日出就必须先过这一关。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颠簸,无意之中看到一片片云缓缓从山间缓缓掠过,刹那间,心如海潮,一种异样的情感激动于心,我也陷入沉思之中。北京怀柔的云梦仙境相传是两千多年前孙膑、庞涓的师傅鬼谷子隐居、修道、授徒的洞天府地,在此地拜鬼谷仙人为师的苏秦、张仪、毛遂等等下山后都成为了栋梁之材。
且不说京北第一漂,也不说龙潭涧和鬼谷卢……单说那天,我从迷迷糊糊的睡梦之中睁开眼睛,车窗外迷蒙着亮光,我一点点穿越沉沉的夜幕。四处是那样沉寂,只有山涧下的水声有节奏地激荡在海阔天空之中,我们在哪里呢?远处偶尔有一点亮光,其实也是来看日出的车辆。
万籁俱寂,偶尔从草地中传出虫鸣。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望京台一览山间云海,白河水环绕着群山,河面上云雾缓缓地上来,白白的云朵缠绕在整座青山之间。据景区的工作人员说云海在平常的季节是很难看到的,一般都在七八月份,这时雨水足,白河河流湿度大,再加上有潮气才形成了云海。尤其是在暴雨过后,第二天早上凌晨四五点起床,准能看到美丽、壮观的云海。
恰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人充分的遐想空间。我猜想那等待的主角已经上场,好象唱戏的人未到,声先到,可我还是不见日出的踪影。在一个自己曾经无限憧憬与遐思的山水里,来一场和大自然的风景不期而遇的邂逅。感受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朦胧羞怯之美。而最终,这些在光阴溜走以后。最终,也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变成碎片式的波浪不断荡涤。等待,焦急地等待……三分焦急,三分忧虑,三分惊叹,还有一分足以令我不断动笔的平静,交织在一起……
乾隆皇帝在《己酉四月登日观峰看日出》这样说“忽见明霞吐海东,天鸡初唱五更中。未收夜色千山黑,渐发晨光万国红……”黎明前,天空还是那样墨黑,突然,东方地平线上透出缕缕红霞,一点紫红缓缓升起,由暗到明, 地,微微一跃,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顷刻朝霞满天……这里传说的鬼谷子就像鬼魅一般捉摸不定,神秘,是每个读过他的书,看过他的故事的人,最直观的感受。关于他个人生平的记载,在史书上几乎不见踪迹,但是鬼谷子应该是确有其人的。他不是神 仙,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位老师,一位行走于乱世的学者。“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这就是《鬼谷子》的精髓所在。
一线红色的霞光从水天连接之处溢出来,淡蓝色一下子变得更蓝,有一种不可言语的优雅。“看日出,看日出!看日出……”,人们在热心的吆喝着。望京台,人群一阵骚动,纷纷朝东方的天际眺望,日出时刻就要到了。我赶紧挤回原来的位置,顺着众人的指指点点看过去,东方的天已红成一片,却看到太阳的轮廓被前面的游人挡住了。
“真是太美了!”不知是谁赞叹了一声,人们才一下子回过神来,叫喊着、跳跃着、欢呼着,一起陶醉在云梦仙境日出的神奇和美丽之中。太阳在峰顶露出半张脸,已经由红转白,天色接近大亮。我们在静静地旁观着大自然在新旧两个世界间进行着的壮丽无比的转换。有人曾把日出的过程比喻为一种生命的”孕育“过程,想想很贴切。东方初白前那短暂的黑暗中的期待很像是我们在母体中的体验;旭日陡然喷出的刹那正是生命降临的瞬间,而现在周围的世界已经清晰于我们的眼前——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我心一动,放眼望去,断定最光明的一边就是东方。站在高台上,怎么也看不清太阳的面目,朦胧的亮色,延续到天际的尽头……这是晨与夜交替的时刻,转眼间,暗红色变浓变深,片刻后东方的一团云霞变成了深红,透出一些光亮的使者。
蓦然露出一点红色的光芒,我还来不及仔细观察,太阳已经迫不及待地探出半个身子,红光一下洒满半个天空。“出来了,出来了……”一群年青的朋友拍起手,跳跃欢呼,也分不清是男的还是女的。
我却一声不吭,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色,身边一张张年青的面孔被日出映红了。我那激动的心,被壮丽的色彩紧紧地摄住,云席卷着海的旋律,闪着淡红的光波,向着日出奔跑着,但刚刚跑几步,就放佛受了惊吓,一纵而起,站在山边。此刻整个天空霞光万道,光彩夺目,在瑰丽朝霞的簇拥下,在轻盈云朵的缭绕下,太阳冉冉升起,像一位仪态端庄的少女。人生、命运……你在旅途中终归会和哪些人擦肩而过。最终又会与哪一个人相濡以沫,似乎都是冥冥之中的注定。既然来了,那就无法逃离。
在我们一生中的短短几十载,不论有少眷念、真爱都将会离开。不管再美的风景,你始终无法一辈子驻足。人生若是一辈子都行走在不知疲倦的旅程中,或是快乐,或是看透……一切都只会在一个人的心底,与他人断然无关。而你,在日出下,不自觉的收敛起自己那些发疯的感伤,变成活脱从另一个世界走来的人。
十九世纪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按时看日出”,又激励了多少后人的勤奋?迎接日出,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
云海茫茫,波涛滚滚,风萧萧,天沉沉……日出牢牢地占据了游子的灵魂。我被眼前的景色给迷住了,仿佛自己也变成一朵云,融进这灿烂的霞光里。每当记忆中掠过一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时,也总会忍不住再三从生锈的往事去打捞一些回不去的过往,再也无法保留那一份曾经的执着,记忆的深处有一片深褐色的空洞,最终,便什么也没有再被忆起。